身分

shēn fen [shen fen]
注音 ㄕㄣ ㄈㄣ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身分 shēnfèn

(1) 身段,体态

舞出身分来
figure

(2) 东西的质量

quality

(3) 勾当

(dirty)deal

(4) 指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资格,也指人受尊敬的地位

医生的身分
对有点身分的街坊四邻,他相当的客气。——老舍《四世同堂》
status

词语解释

  1. 亦作“ 身份 ”。指出身和社会地位。

    《宋书·王僧达传》:“固宜退省身分,识恩之厚,不知报答,当在何期。”《红楼梦》第四七回:“不知他身分的人,都悮认作优伶一类。”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个奴隶。”

  2. 指身价。

    刘澍德 《迷》:“当个小股员,就把身份提得那样高,脾气弄得那样大。”

  3. 模样;姿态;架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行一似摤老,坐一似猢猻。甚娘身分!”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山水诀》:“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 高老先生 虽是一个前辈,却全不做身分,最好顽耍,同众位説説笑笑,并无顾忌。”

  4. 指手段;本领。

    《水浒传》第二三回:“﹝ 武松 ﹞把那打虎的身分拳脚,细説了一遍。众上户道:‘真乃英雄好汉!’”《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张铁臂 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舞出许多身分来。”

  5. 行为,勾当。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婆子﹞所以閒常也与人做些不伶俐的身分。”

  6. 质地,质量。

    《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比 杭州 织来的花样身分更强十倍。”《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你这肴饌是精极的了,只是这酒是市买来的,身分有限。”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四章二:“ 顾天成 当下把一件染过两水、身分还很厚实的 嘉定 大绸长衫脱下来,搭在左手臂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身份”。

⒉ 指出身和社会地位。

《宋书·王僧达传》:“固宜退省身分,识恩之厚,不知报答,当在何期。”
《红楼梦》第四七回:“不知他身分的人,都悮认作优伶一类。”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个奴隶。”

⒊ 指身价。

刘澍德《迷》:“当个小股员,就把身份提得那样高,脾气弄得那样大。”

⒋ 模样;姿态;架势。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行一似摤老,坐一似猢猻。甚娘身分!”
明陶宗仪《辍耕录·写山水诀》:“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高老先生虽是一个前辈,却全不做身分,最好顽耍,同众位説説笑笑,并无顾忌。”

⒌ 指手段;本领。

《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把那打虎的身分拳脚,细説了一遍。众上户道:‘真乃英雄好汉!’”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张铁臂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舞出许多身分来。”

⒍ 行为,勾当。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婆子﹞所以閒常也与人做些不伶俐的身分。”

⒎ 质地,质量。

《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比杭州织来的花样身分更强十倍。”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你这肴饌是精极的了,只是这酒是市买来的,身分有限。”
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四章二:“顾天成当下把一件染过两水、身分还很厚实的嘉定大绸长衫脱下来,搭在左手臂上。”

身分的国语词典

个人具有的社会地位。

身分的网络释义

身分

  • 身分,亦作“身份”。指出身和社会地位。见《宋书·王僧达传》:“固宜退省身分,识恩之厚,不知报答,当在何期。”
  • 身分的翻译

    英语: variant of
    德语: Herkunft (S)​, Rang (S)​, soziale Stellung (S)​, sozialer Stand (S)​, Status (S)​
    法语: identité, rang, statut, position sociale

    身分造句

    我们的服务,向来不论身分,一视同仁。
    房子招租时一定要确知租屋者的身分,以避免引狼入室。
    他以民意代表的身分掩饰他的罪行,实在是狼心狗肺。
    我何幸而有这样勇敢的一个臣子,敢把我的亲生的儿子依法定罪;我又何幸而有这样一个儿子,甘于放弃他的尊贵的身分,服从法律的制裁。
    我身分卑微,所说的话也许无法一言九鼎,但我一定说到做到。
    整套书获得了六十三次出标,但该慈善团体未透露得标者身分。
    雅莉曾以交换生身分到明尼苏达大学进修一年,使她拓阔了视野,丰富了人生经验。
    郭秀云与钱小豪离婚多年,近日因他们的儿子庞景峰将在韩国以歌手身分出道而爆发骂战。
    仪式由户政所主任陈用国、金门监狱秘书吴声朋见证,当场为两人补发已在配偶栏添上彼此姓名的新身分证后完成。
    这并不完全是怕;青缎鞋,灰哔叽袍,恰合身分;慢慢的走,也显得稳。
    白素贞遇上书生许仙后结为夫妇,妖精身分被法海和尚识穿,终于将其收服,爱侣分离,引发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然而,后来有身分不明的人发信息给鲍思高堂另一位神父,说费尔南德斯神父已在西孟加拉与比哈尔邦交界的一间医院里逝世。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延长,畜禽粪便中的金霉素随自身分解和微生物等作用降解而逐渐减少,但短期内可能产生环境危害。
    最佳的敌人是那种伴你卧在走廊面鸿鹄之志,只字不语,而后伏身分开,却让你感到好像聊得很绝兴的人。
    电阻分压器的测量精度和响应时间受自身分布电容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高压分压器。
    六合彩盛行期,不具正神身分的树王公成了求明牌的热门对象。
    它们一样平常皆露有自然的滋润及抗朽迈身分,具有很强的渗出力,以供防备及改擅。
    台当局前“监察院长”钱复此次仍以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身分担任台方代表团团长,钱复夫人田玲玲将同行。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的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
    事实上,王跟易两人都不喜欢他们的职业,他们的秘密身分,他们效忠国家的任务,甚至也不喜欢那颗粉红的大钻戒。

    汉字详情

    shēn [shen]
    部首: 710
    笔画: 7
    五笔: TMD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XH
    四角: 27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 同本义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身边钱(随身带的钱);身品(身材);身伴(身旁);身边人(贴知伺候的奴婢,妾);身首分离(人的头和躯体分开。指被杀);身殃(谓身遭灾殃);身牖(身体的窗子,指耳朵);身无长物(比喻人的穷困)

    (4) 物件的主体部分

    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尔雅·释木》

    亥有二首六身。——《左传·襄公三十年》

    (5) 又如:树身;河身

    (6) 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远者数世,近者及身。——清· 黄宗羲《原君》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唐· 韩愈《原毁》

    (7) 又如:身己(本身,指属于自己的事);身外(自己以外,自身之外);身愆(己身的过失)

    (8) 生命,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献身;奋不顾身;舍身救人

    (10) 地位或身分

    惟恐或后,竞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清· 周容《芋老人传》

    (11) 又如:身名俱泰(物质生活优裕,名望亦崇高);身地(出身地位)

    (12) 毕生,一辈子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唐· 韩愈《答李翊书》

    (13) 又如:身后萧条(死后景况凄凉,没有遗下产业、钱财或子女)

    副词

    (1) 亲身,亲自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

    动词

    (1) 怀孕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大任:周文王之母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身已(妇人怀孕);身怀六甲(即怀孕);身瑞(身孕)

    (3) 体验

    尧、 舜性之也; 汤、 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孟子》

    (4) 担当

    中有贤子自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明· 李贽《战国论》

    (5) 担任

    自奉天入,琯身中军先锋。 ——《新唐书》

    量词

    用于衣服 。如:一身衣服

    英文翻译

    body; trunk, hull; rad. no. 158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1 s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1 [客英字典] shin1 [沙头角腔] sin1 [宝安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陆丰腔] shin1 [东莞腔] sin1 [梅县腔] shin1 [客语拼音字汇]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失人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ɕĭĕnsjin
    fēn,fèn [fen]
    部首: 201
    笔画: 4
    五笔: WV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CSH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fēn

    动词

    (1) (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 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分,别也。——《说文》

    死生分。——《礼记·月令》

    然则何以分之?——《荀子·礼论》

    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荀子·仲尼》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官武将…分两行而入。——《三国演义》

    (3) 又如:分合(分开与合并);分地(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间(分开,间隔);分灶(分家度日)

    (4) 辨别,区分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分绝(区别;分隔);分划(区分;划分);分殊(区分;区别);分年(区别年岁)

    (6) 分给,分配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而官与吏剖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分与(分给);分茅裂土(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向用白茅包土给予受封者)

    (8) 离开;离别

    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分袂(分手、离别);分北(分离);分首(离别);分违(分隔。离别)

    (10) 分派,委派某人到某一岗位上去或担任某一职务 。如:分任务;分工作

    (11) 分散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12) 又如:分损(分散,减少);分披(披散;分散)

    (13) 把…隔开成两半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14) 又如:分界牌(分别阳间和阴间(生和死)的界标);分墨(中分墨线。相当于设计图的中心线)

    (15) 排解,调和矛盾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矣。——《后汉书》

    (16) 分担,共同承担

    己乃分城而守。——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17) 又如:分过(分担过失、过错);分谤(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

    名词

    (1) 表示分数 。如:三分之一;五分之四

    (2) 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 。如:分贝;三分成绩

    (3) 节候名 。如:春分;秋分

    量词

    (1) 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2) 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3) 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5) 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副词

    (1) 分头;分别

    吾与足下分任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分遣贝勒及它将略定东南郡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2) 又如:分置(分别设置);分统(分别统率);分掌(分管);分治(分别治理)

    形容词

    (1) 分出的(部分) 。如:分店;分号;分行;分卡(分站)

    (2) 通“纷”。乱,杂

    分其师众,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亡之道也。——《管子·势》

    (3) 又如:分错(纷乱错杂)

    (4) 另见 fèn

    fèn

    名词

    (1)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孙子·谋攻》

    (2) 又如:股分;部分;分资(共同送礼或办事情时每个人所分摊的钱);分例(按规定或习惯分发的每人一份的钱或物);分均(各分相等)

    (3) 分际,合适的界限

    两个正斗到分际。——《水浒传》

    (4) 又如:分际(紧要关头;程度;地步;分毫);分直(分齐。犹分际)

    (5) 成分。特定物质包含、提供或产生的量 。如:水分;盐分;养分;肥分

    (6) 职分;本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本分;分守(职守);分事(职分);分素(职分确定)

    (8) 原则;原理

    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荀子》

    (9) 身分 。如:分上(本分之内;情面;有面子、能说情的人);分理(名分与事理);分限(本分);分势(地位权势)

    (10) 资质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成。——《人物志》

    (11) 缘分;命运;机遇 。如:分福(福分);分缘(缘分)

    (12) 情分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

    (13) 又如:分好(情义,友谊)

    动词

    (1) 甘愿;满意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2) 又如:分甘(甘愿)

    (3) 意料;料想

    自分已死久矣。——《汉书·苏武传》

    (4) 又如:分定(命中注定)

    (5) 另见 fēn

    英文翻译

    divide; small unit of time etc.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fa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1 fun5 [陆丰腔] fun6 fun1 [客英字典] fun1 fun5 [东莞腔] fun1 [梅县腔] fun1 fun5 bun1 [宝安腔] fun1 | fun3 | bun1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bun1 fun1 fun4 [台湾四县腔] fun1 fun5 bun1 [海陆丰腔] fun1 fun6 bun1
    ◎ 潮州话:hung1 hung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府文平聲合口三等pyon/pi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