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影

zōng yǐng [zong ying]
繁体 蹤影
注音 ㄗㄨㄥ 一ㄥ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踪影 zōngyǐng

(1) 踪迹和形影

毫无踪影
trace;vestig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踪影”。足迹和身影。多指寻找的对象。

唐韩愈《盆池》诗之三:“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虫无数不知名;忽然分散无踪影,惟有鱼儿作队行。”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只为那八千子弟无踪影,因此上送得他十二瑶堦独自行。”
杨朔《大旗》:“他背着犁头,好不容易才寻到母亲,女人却失落得不见踪影。”

踪影的国语词典

踪迹与形影。

踪影的网络释义

踪影

  • 汉语言文学大专,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新密市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和收入多种文集,以及中国作家网、新华网、红袖添香、新浪读书、一起写网,数字出版等各大官方网站
  • 踪影造句

    冬天一到,那些小虫的踪影就看不到了。
    忽然分散无踪影,惟有鱼儿作队行。
    大街上的车辆比往日少多了,平常司空见惯的堵车现象今日踪影全无。
    雷达发现敌机踪影,我军飞机急如星火升空拦截。
    机遇真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就像一个小偷一样,来的时候没有踪影,然而走的时候却会让你损失惨重,只有认真仔细的人才能够发现它。是的,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有机会改变我们的人生,使自己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小猫在一瞬间就不见了踪影。
    时间的脚步总是走得如此悄然,还未等我来得及记下那故事的细节,便走得很远很远,很不经意间就消失得没有任何踪影,让人想念时,也都无痕可寻。
    当我起来时,旁边不见妈妈的踪影,我想他看我有些见好了,又匆匆去上班了吧!。
    很快,烟花从灿烂到哀伤,最后消失的不见了踪影,而人们却还沉浸在它带来的快乐中,浑然没注意到它的消逝。
    你如一阵风刮过我的生活,一眨眼没了踪影,却留下阵阵芳香,渗透我生活的点滴。
    他行动非常敏捷,一转眼就没了踪影。
    他听了以后,拂袖而去,一转眼就没了踪影。
    他听了以后,奉扬仁风,一转眼他没了踪影。
    他离家出走后,如同泥牛入海般,从此不见踪影。
    于是,很多很多年之后,当初那些我们以为永远也无法忘记的事情,就在脑海里隐匿了踪影。我们坐在落地窗面前,也只能看见远处江面一片淋漓的反光,却想不起当初因为哪一种心痛,而几乎想要跳下去离开这个世界。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
    那辆汽车开得很快,转瞬之间,就不见踪影了。
    你拨动了我的心弦,却不曾为我驻足,当我以为你还在的时候,你已没有踪影,当你回头找寻我的时候,我已开始寻找自己的天空,亲爱的,我把最美好最美好的年华留给了你,我,于你无愧。亲爱的,我的青春有限,承担不起一生一世的等待。亲爱的,让我骄傲一次,这次,是我不要你了。
    鼎盛时期的喧沸,如今难觅踪影了,但是从村上老辈人的言谈中,我知道,家乡的老井在他们的心目中,仍然是风情依旧,抹之不去!。
    吉美林巴说:“看看老鹰吧,它高高地翱翔天际,了无踪影,但一旦它侦测到地上的猎物,就会突然从高空俯冲袭击。

    汉字详情

    zōng [zong]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PI
    五行:
    仓颉: RMJMF
    四角: 6319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2) 同本义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李白《谒老君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绝无踪响。——《聊斋志异·促织》

    胆寒潜踪。——《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踪尘(尘世的事情);踪绪(踪迹,头绪);踪响(踪迹和声响);踪辙(踪迹)

    (4) 事物的痕迹

    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己随风。——《鹿虔扆·临江仙》

    (5) 又如:踪由(事情的始末);跟踪

    动词

    (1) 追随

    朕欲远追周文,近踪 光武,使宗庙有太山之安。——《晋书·刘曜载书》

    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隋书》

    (2) 又如:踪行(跟着走)

    英文翻译

    footprints, traces, tracks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ung1 zung1 [客英字典] ziung1 zung1 [海陆丰腔] ziung1 zung1 [宝安腔] zung1 [沙头角腔] zung1 [梅县腔] ziung1 [东莞腔] zung1

    宋本广韵

    yǐng [ying]
    部首: 326
    笔画: 15
    五笔: JYI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AFHHH
    四角: 629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彡,景声。彡( 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2) 同本义

    影,形影。——《广韵》

    犹表之与影。——《吕氏春秋·功名》

    吾日悠悠惭于影。——《淮南子·修务》

    (3) 字本作“景”

    二子乘舟,汛汛其影。——《诗·邶风·二子乘舟》。疏:“景,指舟影。”

    罔两问于景。——《淮南子·道应》

    正日景以求地中。——《周礼·大司徒》。释文:“景,本或作影。”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4) 又如:影灯(点火取影的彩灯);影不离灯(紧密地连在一起);影形不离(形影不离。比喻关系密切);影柱(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表柱。引申指法规、标准);影表(即圭表。为古代测度日影的天文仪器);影子花(影踪);影兆(踪影);影附(谓如影附形);影神(迷信谓人影有神灵主之,故称);影从(如影随形。形容迅速依附、追随);影影(身影);影踪(身影,踪迹);湖光塔影;影娥池(汉代未央宫中池名。本凿以玩月,后以指清澈鉴月的水池)

    (5) 图绘的佛像或人物肖像

    三有佛影,焕若真容,相好具足,俨然如在。——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毁神影,坏屋舍。——《南史》

    写了武松乡贯年甲,貌相模样,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水浒传》

    (6) 又如:影身(画像);影图(画像);影殿(寺庙中供奉神佛的殿堂);影室(影堂。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处);影神(指遗像;画像)

    (7) 照片 。如:合影;影集

    (8) 痕迹,某物经过后留下的一条线或踪迹 。如:影子花(影踪);影迹(踪迹;线索)

    动词

    (1) 遮蔽;遮盖 。如:影屏(门内做屏障用的屏风);影蔽(掩蔽;隐匿)

    (2) 影射 。如:影子语(含蓄影射的言语、议论);影带(犹影射)

    (3) 假冒

    虽有富户,或投名于势要,以求影庇。——《旧五代史·唐庄宗纪》

    (4) 又如:影射(假冒他人字号、招牌;以假充真);影庇(将户籍或土地财产虚挂在权势人家名下,以逃避徭役税收);影占(虚占人户或财产,使逃避赋役、税收)

    (5) 隐藏

    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水浒传》

    (6) 又如:影着(隐着;藏着);影射(暗中耍手腕)

    (7) 照射

    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西游记》

    (8) 描摹;影印 。如:影宋元本或校宋元本的书籍

    (9) 晃动

    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水浒传》

    英文翻译

    shadow; image, reflection; photograph

    方言集汇

    ◎ 粤语:jeng2 ji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ang3 [海陆丰腔] rang3 [梅县腔] jang3 [沙头角腔] jang3 jang5 [客语拼音字汇] yang3 [陆丰腔] jang3 [台湾四县腔] jang3 [宝安腔] jang3 [东莞腔] j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丙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ʔĭɐŋqiengx/y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