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块8廉价药难求

kuài lián jià yào nán qiú [kuai lian jia yao nan qiu]
国学 楚辞

词语释义

本是一盒仅售7.8元的普通药,在医院里时常难觅踪影,黑市上却卖到数千元。记者调查发现,关键时刻一些能救命的廉价好用药在现实中却成为“孤药”。廉价救命药缘何“一药难求”?

词语解释

本是一盒仅售7,8元的普通药,在医院里时常难觅踪影,黑市上却卖到数千元。记者调查发现,关键时刻一些能救命的廉价好用药在现实中却成为“孤药”。廉价救命药缘何“一药难求”?

事件:网上爱心接力找药

不久前,杭州萧山区一位出生不到8个月的韩果果患上婴儿痉挛症,进入浙江省儿童保健院进行治疗。医生说,用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医院没药,很多都是病人自己想办法买药。打电话向多家医院询问无果后,孩子母亲周女士8月15日将求助信息发到了微信朋友圈。

看到信息后,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主治医师陈澍马上在医院内部系统搜药,也无货。他随即转发求助信息,多方寻找后发现武汉基本无药,而且全国多地相熟的医学界人士都反映各自医院也无药。还好,最终有热心人称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药。8月16日晚上,两盒ACTH连夜送到孩子父亲手中。

但并不是所有类似患者都会像韩果果一般幸运。在福建,一岁零10个月的婴儿痉挛症患者小宸正躺在漳州市一家医院里,从春节开始他就断药了。他的母亲告诉记者,之前帮忙买药的人说已经买不到药,“黄牛”本来同意以8000多元两盒的价格卖给他们,但犹豫之时,却被别的患者家属买走。事实上,一盒ACTH正常只要7、8元。

记者发现,这些婴儿痉挛症患者都面临着同一种困境,长年以来,患者家属不停地在网上发帖找药。一位患者家属称,在北京一家大医院患者需自己准备28支ACTH才可以住院。

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是治疗婴儿痉挛症的常用药,针对婴儿痉挛有效。属于处方药,一般零售药店不会卖,都是在医院买到。

7块8廉价药难求

缺货原因

1、ACTH一盒只卖7、8元,利润只有2%,再加上需求量很少,很多厂商不愿意生产,分销商也不愿意备货。

2、在医院里,受长期以来以药养医的体制弊端影响,一些医院会选择进贵的替代药而不是便宜药,有些药品需求量不是特别大,医院索性不进货。

调查:廉价好药都曾紧缺

记者通过多方调查发现,目前在网上能搜到的ACTH的生产厂商基本上只有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一家。针对韩果果事件,该公司发出声明,为便于患者获取有关ACTH的信息,已经设立专线提供有关服务。小宸的母亲曾致电该专线寻药,接线员给了她一个业务员的电话,拨通后业务员直接表示没药。

目前,黑市上的ACTH价格惊人。在一个有关婴儿痉挛症的聊天群里,记者发现,一盒ACTH被炒到了4000元,相当于正常价格的500多倍。

一位药品销售商透露,上海医药总公司一位销售经理说,作为全国第二大的药品分销商,他们目前ACTH的库存也只有两箱,每箱100盒。而他们一般的药都有几万箱甚至几十万箱的储备。在备货方面,据医务人员反映,这些药品需求量不是特别大,医院索性就不进货。

近年来,不少类似好用的廉价药,如“鱼精蛋白”、在心脏手术中用来控制血管痉挛的“罂粟碱”等,都曾出现紧缺。业内人士指出,在药品价格管制的情况下,药厂生产这类药物长期亏本或者至少不赚钱。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主治医师陈澍认为,放开对药物的价格和分配管制,让企业自主定价,有自由市场竞争,药品最终将处于一个合理的价格水平而且不至于长期短缺。

7块8廉价药难求

建立有效的国家短缺药物储备管理制度

国内和国际的经验告诉我们,药品短缺问题完全由市场调节是难以解决的,必须靠政府的干预。

保障基本药物特别是医院临床必需药物的供给,及时补充短缺药品,是国家药品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短缺药品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已势在必行。

一是将短缺药物管理作为国家药品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议在国家药品管理部门增加相应的职能和专门的机构,将短缺药品的管理作为药品管理的一项重要 工作来抓。 其主要职责是:开展短缺药品的申报、调查、登记和信息反馈;组织审核和评价短缺药品;指导和督促药品生产企业投入或恢复短缺药品的生产,组织流通企业对短 缺药品的调拨和配送。

要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开放的短缺药品登记系统,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院、个人等都可以申报、登记。要建立企业基本药物停产的报告制度。要分析药品短缺的原因,进行预测和预警,提出解决的对策。要建立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医疗机构和药品监管等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药品短缺情况,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药品供应,必要时,实行政府补贴采购或定点生产和统一配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用药。

二是严格药品的准入和注册管理。要提高药品准入的门槛,鼓励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建议对所有药品进行一次重新审查,特别是对常用药物的同类仿制品 种要严格筛 选,取缔那些主要成分相同、疗效没有明显改善的药品。同时,要严格控制新药的审批,对超过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的仿制药的生产和上市要控制一定的数量。新药 的审批不仅要考虑安全有效和技术进步,还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考虑药品的整体结构和用药成本,保障基本用药。

三是完善药品定价、招标政策。在国家确定对药品实行价格管制的前提下,建议尽快对所有药品实行国家统一定价,消除价格“双轨制”的弊端。要完善价格管理政策,建议采取“限高和保低”相结合的定价原则,形成药品价格双向调节机制,在对药价虚高进行控制的同时,要对用量大、价格低的临床常用药和“孤儿药”进行 价格保护。针对药品生产的能源和原料涨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提升等因素,要及时调查和相应调整价格。要研究目前实行的药品定价和招标的体制和政策,协调处理好定价和招标的关系。建议对目前的三段式定价办法进行调整,要么由政府确定价格,招标时不再重复定价;要么在招标中根据采购数量确定价格。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步伐。要抓紧研究出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和推行医疗机 构用药规范制度,特别是针对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基层医院推广用药规范,从技术上提供指导,促进合理用药。要继续开展医疗服务领域有关药品回扣的反商业贿赂行动,规范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

五是清理各种药品目录。建议国家在当前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工作中,整合和规范现有的各种药品目录。选择安全、疗效好、廉价、使用方便的药品,制定国家基本 药物目录,作为全国各类综合医疗机构必备的基本药物,包括农村和社区用药。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不宜太多,以保障基本需求和供给的普遍性为原则经专家遴选确定。目录一旦制定,有关部门就要加强监管,特别是对基本药物、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应规定医疗机构的备药率,并实施严格的检查。

六是调整国家药品储备的品种。1999年制定的《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规定,中央及地方医药储备机构主要负责储备全国及地方重大灾情、疫情及重大突发事故和战略储备所需的特种药品、专项药品及医疗器械。从长远看,战备和突发事故是偶发情况,而一些特殊药品短缺则是一个常态。为了充分发挥药品储备的作用,建议在国家药品储备中增加治疗特殊疾病、罕见疾病的“孤儿药”品种,并通过储备库及时调剂短缺药品,保证医院必需药品的供给。

汉字详情

kuài [kuai]
部首: 334
笔画: 7
五笔: FN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GDK
四角: 451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2) 同本义

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说文》。张舜徽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

凷,坚土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寝苫枕块。——《仪礼·丧服传》。释文:“土也。”

大块噫气。——《庄子·齐物论》

大块禀群生。——《文选 ·张华诗》。注:“谓地也。”

石块丛起则历。——《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块阜(小土丘);块苏(土块和草堆。比喻卑微);块山(土墙)

(4) 成块的东西 。如:把肉切成块;块子(成块状的形体);块聚(凝结成块)

(5) 郁结的心思 。如:块磊(比喻郁结在胸中的愁闷或气愤)

量词

(1) 整体的一部分

人运大石一块。——清· 邵长衡《青门剩稿》

(2) 又如:一块布;一块石头;一块煤;一块方糖;一块肥皂;一块冰砖

(3) 中国基本货币单位 。如:三块钱

形容词

(1) 孤独;孑然

块然独立天地间。——《荀子·性恶》

块然独立,则哀愤两集。——刘琨《答卢谌书》

(2) 又如;块坐(独坐);块然(孤独;安适自得的样子);块独(孤独)

英文翻译

piece, lump; dollar

方言集汇

◎ 粤语:faai3
◎ 潮州话:go3

宋本广韵

部首: 314
笔画: 13
五笔: HDTO

英文翻译

upright, honorable, honest
jià,jiè,jie [jia,jie]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W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OLL
四角: 28220

详细解释

jià

名词

(1) (形声。从人,贾声。本义:价格,价值)

(2) 同本义

经千载以待价兮。——《文选·嵇康·琴赋》

国贫而用不足,请以平价取之。——《管子·轻重》

以求重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如:价贯(价关。以铜钱计算的价钱);价一不择主(价钱一样,卖得谁都可以);价比(是一种物品计算期价格与其基期价格之比);价色(价格)

(4) 钱款、费用

倘蒙不外,赍价前来,以一报答,并无虚谬。——《水许传》

(5) 又如:价钞(价款);价银(指物品、产业按价应收付的银两数)

(6) 声望

百战百胜价,河南河北闻。——杜牧《史将军二首》

(7) 又如:价称(声价名誉)

(8) 化合价 。如:原子价;氢是一价元素;硫可以是二价、四价或六价

动词

(1) 论价

此屏后出为君得,胡贾欲价著不识。——宋· 王安石

(2) 另见 jiè;jie

jiè

形容词

(1) 善

介,善也。——《说文》

价人维藩。——《诗·大雅·板》

(2) 又如:价人(善人);价藩(大德之人是国家安全的屏藩)

名词

(1) 称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邻道守将走价驰书来诣。——《宋史》

(2) 又如:价傧(导引和接待宾客的人;陪从);价妇(仆妾)

(3) 另见 jià;jie

jie

助词

(1) 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如:甭价;不价;别价(注意:跟否定副词单独成句,后面不再跟别的成分)

(2)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水浒全传》

(3) 另见 jià;jiè

英文翻译

price, valu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i5 [台湾四县腔] gai5 kie5 kiai5 [梅县腔] giai5 [宝安腔] gai5 [客英字典] ga5
◎ 潮州话:gê3 g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拜皆開去聲開口二等kɐikraih/kaey
yào [y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XQY
五行:
吉凶:
仓颉: TVMI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乐声。本义:治病的物品。药物;药材。一般是植物,故从艸)

(2) 同本义

药,治病草也。——《说文》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

勿药有喜。——《易·无妄》

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

(3) 又如:药肆(药店);药贴(处方单);药封(用红纸袋封送的诊断费);药案(药方);药王(指治病用药如神的人);药引(中医处方中先选某种药物作为其他药物的导引,使药力可以达到病处,称为药引);药局(专司配药剂的机构;俗称出卖药品的部门为药局);药饵(药物)

(4) 指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药稍稍化开,此指松脂、腊等)。——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药水龙(化学灭火器);药骰(在骰子中封入水银或铅,庄家可以任意操纵得到的点数,以欺骗押赌者)

(6) 特指火药

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宋应星《天工开物》

(7) 芍药的简称 。如:药蔓(芍药花的蔓藤);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栏)

(8) 泛指能使人改过迁善,有益身心的东西 。如:药石之言(金玉良言;劝人改过的话);药言(良药苦口之言)

(9) 姓

动词

(1) 用药治疗

多将熇熇,不可救药。——《诗·大雅·板》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孔子家语·正论》

彼得之不足以药伤补败。——《荀子》

(2) 又如:药师(药工、医师之古称);药捻(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药膳(配有中药做的菜肴或食品)

(3) 使中毒或毒杀 。如:药老鼠;药死(毒死)

英文翻译

leaf of Dahurian angelica plant; medicine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1 joek6
◎ 潮州话:腰8 央8 ,iêh8/ioh8(iêh) iag8(iâk)

宋本广韵

nán,nàn [nan,nan]
部首: 811
笔画: 10
五笔: CWYG
仓颉: EOG
四角: 70415

详细解释

nán

形容词

(1) (形声。从隹( zhuī)?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 困难;艰难;不容易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3) 又如:难句(难得的佳句);难老(难于衰老);难行(难于施行;不容易走);难治(不容易治理);难航(不易舟行);难期(难及,难于企及);难义(不易索解的辞旨);难极(不易穷尽);难疑(相互讨论不易索解,心存迷惑的要义);难乎为继(指前人做得太好,不易照样继续下去)

(4) 不可;不好

桓谭作论,明弱水之难航。—— 汉· 王褒《灵坛碑文》

动词

(1) 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难与,“难与之”的省略。之,指代曹军。)——《资治通鉴》

难测也。——《左传·庄公十年》

铁衣冷难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余幼女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使感到困难

今不行礼于卫,而藩其君舍以难之。——《左传》

(3) 通“戁”。

(4) 恐惧

故君子恭而不难。——《荀子·君道》。注:“难读为戁,惧也。”

(5) 敬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诗·小雅·桑扈》

名词

通“攤”。驱除疫鬼之祭

命有司大难。——《礼记·月令》

后缀词

(1) 现常作后缀加在词或词组后构成新的名词,构成某种存在较大困难的事 。如:卖棉难;乘车难;买菜难

(2) 另见 nàn

nàn

名词

(1)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然 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

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免于难。——《国语·晋语》

芟夷大难。——《资治通鉴》

故及于难。——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排难解纷;苦难(痛苦和灾难);逃难(逃灾);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蒙难(遭受到人为的灾祸);罹难(遇灾遇险而死);避难(躲避灾难或迫害)

(3)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贾谊《过秦论》

(4) 又如:发难(发动反抗或叛乱);首难(首先发难)

(5) 怨仇;仇敌

将西南以与秦为难。——《战国策》

动词

(1) 诘问;责难

追难孔子,何伤于人?—— 王充《论衡·问孔》

交相问难。——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刁难(故意使人为难);难言(非难的言论);难极(诘难);驳难(反驳责难);责难(指摘非难);非难(指摘和责问)

(3) 抵挡;拒斥

难壬人。——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難德允元,而难任人。——《书·舜典》

(4) 如:阻难(阻挠留难)

(5) 论说;争辩

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史记·五帝本纪》

(6) 又如:难说(讨论解说);难诘(讨论责问);难驳(攻讨反击)

(7) 另见 nán

英文翻译

difficult, arduous, hard; un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naan4 naan6

宋本广韵

qiú [qiu]
部首: 434
笔画: 7
五笔: FIYI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JE
四角: 439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3) 姓

动词

(1)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2)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3)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求,索也。——《玉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求剑若此。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

求钱之民。——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以求钱也。

以求重价。

求太监后。——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5) 索取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空言求璧。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6) 探索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求思之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责备,责求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8) 选择 。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9) 招来

求善良。——《礼记·学记》

(10) 贪求;贪婪

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

(11) 通“逑”。聚合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12) 通“赇”。贿赂

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英文翻译

seek; demand, request; beseech

方言集汇

◎ 粤语:ka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u2 [宝安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东莞腔] kiu2 [陆丰腔] kiu3 [梅县腔]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海陆丰腔] k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