踊悦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踊悦”。 喜悦貌。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乃行因託长者以搆合之。其见受也,则踊悦过於幽繫之遇赦;其不合也,则懊悴剧於丧病之逮己也。”《百喻经·劫盗分财喻》:“一人所得倍於众伴,方乃欢喜踊悦无量。”《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舍利弗 既见此事,踊悦身心,含笑舒颜。” 蒋礼鸿 通释引 徐复 曰:“‘踊悦’双声字,形容心中喜悦的样子。字当作‘悀’,《广韵》上声二肿韵:‘悀,心喜也。余陇切。’” 清 王拯 《送龙翰臣典试粤东序》:“当时闻者莫不踊悦,以为国家二百年,天下人心之固结,于此可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踊悦”。喜悦貌。
引晋葛洪《抱朴子·交际》:“乃行因託长者以搆合之。其见受也,则踊悦过於幽繫之遇赦;其不合也,则懊悴剧於丧病之逮己也。”
《百喻经·劫盗分财喻》:“一人所得倍於众伴,方乃欢喜踊悦无量。”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舍利弗既见此事,踊悦身心,含笑舒颜。”
蒋礼鸿通释引徐复曰:“‘踊悦’双声字,形容心中喜悦的样子。字当作‘悀’,《广韵》上声二肿韵:‘悀,心喜也。余陇切。’”
清王拯《送龙翰臣典试粤东序》:“当时闻者莫不踊悦,以为国家二百年,天下人心之固结,于此可见。”
踊悦的网络释义
踊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勇声。从足,表示脚的动作行为。本义:往上跳)
(2) 同本义
踊,跳也。——《说文》
踊,上也。——《广雅》
曲踊三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三踊于幕庭。——《左传·哀公八年》
踊于柸而窥客。——《公羊传·成公二年》
跛者不踊。——《礼记·丧服四制》
(3) 又如:踊骇(惊扰跳跃);踊跳(跳跃);踊身(纵身)
(4) 登,登上
景公为路寝之台,成,而不踊焉。——《晏子春秋》
(5) 引申为高出,超过。如:踊塔(多宝塔的涌现)
(6) 上涨
物踊腾粜。——《史记·平准书》
百姓疲于土木之功,金银之价为踊上。——《北史》
(7) 又如:踊贵(物价上涨);踊腾(物价飞涨)。引申为向上升起;冒出。如:踊冶(金属熔液在炉内沸滚);踊腾(汹涌翻腾);踊发(迸发);踊现(冒出;突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g3 [客英字典] j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陆丰腔] jung3 [梅县腔] jung3 [宝安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勇 | 余隴 | 以 | 鍾 | 上聲 | 腫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jyungx/jvnk | jĭwoŋ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说省声。本作“说”。本义:高兴,愉快) 同本义
悦,犹说也,拭也,解脱也。若人心有郁结能解释之也。——《说文系传统论》
(2) “说”、“悦”古今字
客见太子有悦色也。——枚乘《七发》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孙子》
桓侯又不悦。——《韩非子·喻老》
张飞等不悦。——《三国志·诸葛亮传》
权大悦。——《资治通鉴》
(3) 又如:悦心(愉悦心情);悦情(欢乐之情);悦笑(欢乐笑谑);悦喜(喜悦);悦畅(和畅,欢畅);悦乐(快乐);悦泽(光润悦目);心悦诚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e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