踉踉跄跄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liang liang qiang qiang]
繁体 踉踉蹌蹌
注音 ㄌ一ㄤˋ ㄌ一ㄤˋ ㄑ一ㄤˋ ㄑ一ㄤ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踉踉跄跄 liàngliàng-qiàngqiàng

(1)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staggering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成语辨析

踉;不能写作“浪”;跄;不能写作“呛”。

成语用法

踉踉跄跄联合式;作状语;形容走路的样子。

踉踉跄跄的国语词典

步伐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隋唐演义.第八○回》:「当下国桢出得门来,已是傍晚的时候,踉踉跄跄,走上街坊。」《精忠岳传.第三二回》:「立起身来,踉踉跄跄,走下大堂。」也作「踉踉蹡蹡」、「跄跄踉踉」。

踉踉跄跄的网络释义

踉踉跄跄

  • 踉踉跄跄,读音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汉语成语,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出自·施耐庵《水浒传》。
  • 踉踉跄跄造句

    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他喝醉了酒,走路踉踉跄跄的,你把他扶回家吧。
    我真心的看不起你这种踉踉跄跄的行为。
    他喝醉了酒,踉踉跄跄走出屋去。
    处世为人须知道,虚名如缥缈浮云,不可太过重视,炫耀光鲜的人往往掩藏着干涸的心灵,经不起被现实一巴掌打的踉踉跄跄。
    你看那人走路踉踉跄跄。
    踉踉跄跄地走进屋中,身子一下瘫倒在床上,话也不想说一句,眼睛早已睁不开。
    一下,她踉踉跄跄着想平衡自己的身体,但最终还是没站稳,背着我重重地摔在地上。我
    看到你踉踉跄跄的走过来我就知道没有什么好事。
    老人拄着拐杖,踉踉跄跄地来到医院。
    走了好久,他才踉踉跄跄地走进公司所设的临时办公处。
    他看见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走了出去。
    雨后,醉鬼踉踉跄跄的走在泥泞的街道上。
    从远处踉踉跄跄地走来一个人,他手中握着一把扇子,另一手拿着一个酒瓶,嘴里嘟囔着不清不楚的话。
    当他停了这个消息之后就踉踉跄跄得走回到寝室来了。
    路不在脚下,路在心里。精彩的人生是在挫折中造就的,世态炎凉,玩的起继续,玩不起出局;身不由己的若干伪装,也许是应对世事无常;言不由衷的嘴角上扬,或许是踉踉跄跄的坚强。
    武松提着哨棒,踉踉跄跄走上景阳冈。
    踉踉跄跄不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表现。
    他非常懊恼的走出门,步伐踉踉跄跄,一霎间,似乎老了好几岁,想到往后的孤苦伶仃,如蝼蚁般的生存,心里不禁觉着荒凉。
    所谓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踉踉跄跄的受伤,跌跌撞撞的坚强。

    汉字详情

    liáng,liàng [liang]
    部首: 717
    笔画: 14
    五笔: KHYE
    五行:
    仓颉: RMIAV
    四角: 63132

    详细解释

    liáng

    (1) ——“跳踉”( tiàoliáng)

    (2) 又如:跳踉(纵跃;窜跳)

    (3) 另见 liàng

    lià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hop, jump; hurriedly, urgently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loeng6 l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liong2 [海陆丰腔] liong2 long2 [台湾四县腔] liong2 long2 [客英字典] liong2 long2 [陆丰腔] liong3 [宝安腔] liong2 long2 | l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l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
    liáng,liàng [liang]
    部首: 717
    笔画: 14
    五笔: KHYE
    五行:
    仓颉: RMIAV
    四角: 63132

    详细解释

    liáng

    (1) ——“跳踉”( tiàoliáng)

    (2) 又如:跳踉(纵跃;窜跳)

    (3) 另见 liàng

    lià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hop, jump; hurriedly, urgently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loeng6 l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liong2 [海陆丰腔] liong2 long2 [台湾四县腔] liong2 long2 [客英字典] liong2 long2 [陆丰腔] liong3 [宝安腔] liong2 long2 | l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l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
    qiāng,qiàng [qiang]
    部首: 717
    笔画: 11
    五笔: KHWB
    五行:
    仓颉: RMOSU
    四角: 68112

    详细解释

    qiāng

    形容词

    (1) (形声。从足,仓声。本义:行走有节奏的样子)

    (2) 同本义

    跄,动也。——《说文》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诗·齐风·猗嗟》

    跄捍凌越。——傅毅《舞赋》。注:“马走疾之貌。”

    (3) 跄跄

    跄跄,动也。——《尔雅》

    济济跄跄。——《诗·小雅·楚茨》

    跄跄济济。——《诗·大雅·公刘》。笺:“士大夫之威仪也。”

    朝庭之美,济济跄跄。——《荀子·大略》。注:“有行列貌。”

    鸟兽跄跄。——《虞书》

    笙镛以间,鸟兽跄跄。——《书·益稷》

    凤鸟跄跄,匪尧之庭。——《法言·问明》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跄跄。——《礼记·曲礼》

    (4) 另见 qiàng

    qiàng

    动词

    (1) 走。也作“蹡”

    蹡,走也。或从仓。——《集韵》

    (2) 急趋 。如:跄捍(疾驰的样子)

    (3) 另见 qiāng

    英文翻译

    walk rapidly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1

    宋本广韵

    qiāng,qiàng [qiang]
    部首: 717
    笔画: 11
    五笔: KHWB
    五行:
    仓颉: RMOSU
    四角: 68112

    详细解释

    qiāng

    形容词

    (1) (形声。从足,仓声。本义:行走有节奏的样子)

    (2) 同本义

    跄,动也。——《说文》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诗·齐风·猗嗟》

    跄捍凌越。——傅毅《舞赋》。注:“马走疾之貌。”

    (3) 跄跄

    跄跄,动也。——《尔雅》

    济济跄跄。——《诗·小雅·楚茨》

    跄跄济济。——《诗·大雅·公刘》。笺:“士大夫之威仪也。”

    朝庭之美,济济跄跄。——《荀子·大略》。注:“有行列貌。”

    鸟兽跄跄。——《虞书》

    笙镛以间,鸟兽跄跄。——《书·益稷》

    凤鸟跄跄,匪尧之庭。——《法言·问明》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跄跄。——《礼记·曲礼》

    (4) 另见 qiàng

    qiàng

    动词

    (1) 走。也作“蹡”

    蹡,走也。或从仓。——《集韵》

    (2) 急趋 。如:跄捍(疾驰的样子)

    (3) 另见 qiāng

    英文翻译

    walk rapidly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