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跃

jù yuè [ ju yue]
繁体 距躍
注音 ㄐㄨˋ ㄩㄝˋ

词语释义

跳跃;跳越。 谓欢欣雀跃。 谓足不出户。距,通'拒'。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跳跃;跳越。《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距跃三百,曲踊三百。” 杜预 注:“距跃,超越也。” 杨伯峻 注:“ 顾炎武 《补正》引 邵宝 説谓距跃为直跳,曲踊为横跳。 刘文淇 《疏证》谓直跳者,向上跳,今之跳高也;横跳者,向前跳,今之跳远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大沽前后之役》:“ 大沽 砲臺武弁之忠勇,至有距跃向前,奋勇不顾洋人,方欲生致之者。”

引证解释

⒈ 跳跃;跳越。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距跃三百,曲踊三百。”
杜预注:“距跃,超越也。”
杨伯峻注:“顾炎武《补正》引邵宝説谓距跃为直跳,曲踊为横跳。 刘文淇《疏证》谓直跳者,向上跳,今之跳高也;横跳者,向前跳,今之跳远也。”
清夏燮《中西纪事·大沽前后之役》:“大沽砲臺武弁之忠勇,至有距跃向前,奋勇不顾洋人,方欲生致之者。”

⒉ 谓欢欣雀跃。

清祝德麟《淞江水濬河无扰美守令也》诗:“惰者激劝勤者温语呵,子来距跃乐且歌。”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苟三詔既下,赏罚得当,士气咸伸,天下必距跃鼓舞,奔走动容,以赴国家之急,所谓下詔鼓天下之气者此也。”

⒊ 谓足不出户。距,通“拒”。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夫子闭门距跃,专精趋学,有日矣。”
李善注:“距跃,不行也。”

距跃的国语词典

举身向前跳跃。

距跃的网络释义

距跃

  • 距跃,读音jù yuè,是汉语词汇,意思指的是向上跳。
  • 汉字详情

    [ju]
    部首: 717
    笔画: 11
    五笔: KHAN
    仓颉: RMSS
    四角: 611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巨声。本义:鸡爪)

    (2) 同本义

    距,鸡距也。——《说文》

    后阺为之金距。——《左传》

    不鸣不将无距。——《汉书·五行志》。注:“距,鸡附足骨,斗时所用刺之。”

    虽有钩针芒距。——《淮南子·原道》

    长皆及俎距。——《仪礼·少牢礼》。注:“胫中当横节也。”

    公输之刻凤也,冠距未成。——《列子》

    (3) 距离

    距随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4) 又如:苗距;槽距;差距;焦距;行距;株距;距国(介于大国之间,或两面受敌的国家);距随(古人射箭站立时两脚的间隔距离)

    (5) 倒刺

    (6) 古代兵器锋刃上的倒刺

    (7) 钓钩上的倒刺

    动词

    (1)同“拒”

    (2) 抗拒;抵御

    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诗·大雅·皇矣》

    断足以距难。——《荀子·君道》

    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史记·高祖本纪》

    (3) 拒绝

    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孟子·滕文公下》

    其无距言。——《潜夫论·明闇》

    受而不距。——《风俗通义·愆礼》

    距关,毋内诸侯。(距,与“拒”通,抵檝、守卫。)——《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距捍(抵抗防御);距谏饰非(不听劝谏,掩饰过错);距关(闭关据守);距难(拒绝并加以责难;抗拒祸患)

    (5) 离;距离

    距小孤一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距其院东五里。——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距洞百余步。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 谢庄。(距,距离。)——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跳越 。如:距跃(跳越;跳跃);距踊(蹦跳);距跳(跳跃)

    (7) 依仗 。如:距堙(古代兵士攻城时,凭藉以登城的土堆);距险(据险要地形以防守敌人)

    (8) 蹲,踞 。如:距石(踞坐石上)

    (9) 至,到达

    距陆而止。——《庄子·渔父》

    英文翻译

    distance; bird's spur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6 keo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3 gi3 [宝安腔] ki1 [海陆丰腔] ki3 gi3 [客英字典] ki3 [梅县腔] ki3 [客语拼音字汇] ki1 [东莞腔] k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其吕上聲開口三等gʰĭogiox/givv
    yuè [yue]
    部首: 717
    笔画: 11
    五笔: KHT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MHK
    四角: 621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翟( )声。本义:跳跃)

    (2) 同本义

    跃,跳也。——《广雅》

    涌趯(跃)邪阴。——《汉书·李寻传》。师古曰:“趯字与跃同。”

    骐骥一跃。——《荀子·劝学》

    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跃掷径出。——《聊斋志异·促织》

    若将跃舞。

    跃起持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跃龙门(比喻科举考试);跃如(踊跃的样子);跃治(比喻人好炫耀以求表现);跃马横戈(骑马奔跃,横握长戈);跃动(跳动);跃跃(跳动的样子。又指跳跃迅速的样子);跃跃欲试(心动而想尝试)

    (4) 上竖;上举 。如:跃龙(指皇帝登位)

    副词

    迅疾 。如:跃升(迅速提升);跃进(快速前进)

    英文翻译

    skip, jump, frolic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3 joek6 ti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