趫敏

qiáo mǐn [ qiao min]
注音 ㄑ一ㄠˊ ㄇ一ㄣˇ

词语释义

1.勇健敏捷。

词语解释

  1. 勇健敏捷。

    唐 陆贽 《奏论缘边守备事宜状》:“器非犀利,甲不坚完;识迷韜鈐,艺乏趫敏。”《新唐书·王难得传》:“ 吐蕃 赞普子 郎支都 者,恃趫敏,乘名马,寳鈿鞍,略阵挑战,甚闲暇,无敢校者。”

引证解释

⒈ 勇健敏捷。

唐陆贽《奏论缘边守备事宜状》:“器非犀利,甲不坚完;识迷韜鈐,艺乏趫敏。”
《新唐书·王难得传》:“吐蕃赞普子郎支都者,恃趫敏,乘名马,寳鈿鞍,略阵挑战,甚闲暇,无敢校者。”

趫敏的网络释义

趫敏

  • 词目:趫敏
  • 唐 陆贽 《奏论缘边守备事宜状》:“器非犀利,甲不坚完;识迷韬钤,艺乏趫敏。”《新唐书·王难得传》:“ 吐蕃 赞普子 郎支都 者,恃趫敏,乘名马,寳钿鞍,略阵挑战,甚闲暇,无敢校者。”
  • 近音词:侨民 巧敏 翘敏
  • 开头相同:趫材 趫轻 趫腾 趫雄 趫才 趫勇 趫揵 趫夫 趫健 趫迅 趫捷 趫悍 趫疾 趫趫 趫荡 趫猛
  • 结尾相同:翅趫 女趫 轻趫 跳趫 悍趫 猛趫趫 长趫
  • 汉字详情

    qiáo [qiao]
    部首: 716
    笔画: 19
    五笔: FHTK
    仓颉: GOHKB
    四角: 428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行动轻捷,善于缘木升高

    趫,善缘木走之才。——《说文》

    皆以其气之趫。——《吕氏春秋·悔过》

    趫材悍过。——左思《吴都赋》

    (2) 又如:趫才(矫健轻捷之才);趫夫(矫健轻捷的人);趫轻(矫健轻捷)

    英文翻译

    ni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ki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au2 [梅县腔] kiau2 [台湾四县腔] kiau2 [客英字典] ki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嬌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gʰĭɛugieu/gyeu
    mǐn [min]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TXG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YOK
    四角: 887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攴( ),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2) 同本义

    敏,疾也。——《说文》

    曾孙不怒,农夫克敏。——《诗·小雅·甫田》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3) 又如:敏给(敏捷);敏赡(敏捷而多智);敏睿(敏捷聪慧);敏疾(敏捷,迅速);敏思(才思敏捷);敏才(敏捷的才思)

    (4) 思想敏锐,反应快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我虽不敏。——《孟子·梁惠王上》

    礼成而加之以敏。——《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审当于事也。”

    (5) 又如:敏悟(聪敏伶俐;善解人意);敏博(聪明博学);敏达(敏捷而通达事理);敏隽(聪明俊秀);敏智(聪敏机智);敏识(聪明博识);敏瞻(机灵多智;敏捷而丰富)

    (6) 勤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人道敏政。——《礼记·中庸》。注:“犹勉也。”

    (7) 又如:敏行(指勉力修身);敏求(勉力以求);敏学(勤勉好学)

    名词

    假借为“拇”。足大指

    履帝武(足迹)敏,歆,攸介攸止。——《诗·大雅·生民》

    英文翻译

    fast, quick, clever, smart

    方言集汇

    ◎ 粤语:man5
    ◎ 客家话:[梅县腔] men1 [海陆丰腔] mien1 men1 men3 [东莞腔] men3 [宝安腔] men3 [客英字典] men1 mien3 men3 [陆丰腔] mia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3 [台湾四县腔] mien1 men1 m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眉殞眞B開上聲開口三等眞Bmĭĕnminx/my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