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

chèn rè [ chen re]
繁体 趁熱
注音 ㄔㄣˋ ㄖㄜˋ
词性 副词

词语释义

1.亦作"趁热"。 2.谓趁食物未冷时吃。 3.冒暑,受热。 4.比喻抓住有利时机。

词语解释

  1. 亦作“趂热”。谓趁食物未冷时吃。

    《三侠五义》第六五回:“你老趁热,也闹一张尝尝,包管喷鼻香。” 赵树理 《刘二和与王继圣》三:“ 李恒盛 便先举起筷来在碗上点了几下,笑嘻嘻向 王光祖 打着招呼说:‘来吧来吧!趁热!’”

  2. 冒暑,受热。

    明 何景明 《苦热行》之九:“乘炎趁热虽吾畏,露打霜飘不汝怜。”

  3. 比喻抓住有利时机。

    《平妖传》第二二回:“两个於路上商量着:那里有门廝当户廝对的好人家,趁热就去説便好。” 鄢国培 《巴山月》第十章:“他微笑夸赞 张阿德 说:‘ 张师傅 ,你对公司这样爱护,很好。’ 张阿德 趁热补上一句:‘ 童经理 , 陆总经理 不是说过:公司的事大家解决,大家的事公司解决嘛。’”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趂热”。

⒉ 谓趁食物未冷时吃。

《三侠五义》第六五回:“你老趁热,也闹一张尝尝,包管喷鼻香。”
赵树理《刘二和与王继圣》三:“李恒盛便先举起筷来在碗上点了几下,笑嘻嘻向王光祖打着招呼说:‘来吧来吧!趁热!’”

⒊ 冒暑,受热。

明何景明《苦热行》之九:“乘炎趁热虽吾畏,露打霜飘不汝怜。”

⒋ 比喻抓住有利时机。

《平妖传》第二二回:“两个於路上商量着:那里有门廝当户廝对的好人家,趁热就去説便好。”
鄢国培《巴山月》第十章:“他微笑夸赞张阿德说:‘ 张师傅,你对公司这样爱护,很好。’ 张阿德趁热补上一句:‘ 童经理,陆总经理不是说过:公司的事大家解决,大家的事公司解决嘛。’”

趁热的国语词典

趁其未冷。

趁热的网络释义

趁热

  • 趁热,汉语词汇。
  • 拼音:chèn rè
  • 释义: 1、亦作"趁热"。 2.谓趁食物未冷时吃。 3.冒暑,受热。 4.比喻抓住有利时机。
  • 趁热造句

    做事情趁热打铁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小英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地把这项工作完成了。
    李红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姐姐趁热打铁,鼓励她继续努力。
    这篇课文快背下来了,趁热打铁,再练几遍。
    游击队又趁热打铁,一连拔掉敌伪军的几个据点。
    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趁热打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咱们趁热打铁,赶下课前把这点作业做完吧!
    当天学的功课要当天复习,趁热打铁才能记得牢。
    在占领敌军的桥头堡之后,我军趁热打铁,又向敌人的纵深地带挺进了。
    米契如果我是你,我就会打铁趁热。
    蛤蟆镜趁热打铁,又深入挖掘故事素材,采访了黑塔的手下冬瓜。
    相互嬉闹一番之后,皆又趁热打铁,回归莲座,各自翻开密笈第二章继续修练。
    刚刚赢了一场官司,还有舆论支持,现在不趁热打铁,等这热乎劲过去了,少了大众关注,老美才不会自己废除排华法案。
    小王第一次和女友约会,小王感到很紧张,没什么聊的,气氛很尴尬。这时服务员端来一盘凉菜,小王赶忙说:“来,趁热吃!”。
    东方小飞也趁热打铁经常在办公室里吃莫莫的豆腐,总裁办公室经常是莺歌燕舞,春色满园。
    学习学习,先学后习,学了之后要趁热打铁,熟能生巧,百炼成钢。
    说道这里,文轩偷瞄了宿管阿姨一眼,发现她似乎已经被故事吸引了,赶紧打铁趁热继续说道“大学生活多姿多彩,俊男美女更是充斥其中,让人目不暇接。
    中药煎好后需要趁热喝吗?其实,中药未必都要趁热喝。
    程雄志打铁趁热的直接对着古风吩咐道。
    这道菜一定要趁热吃,鸡蛋一熟就吃,不要等,不然鸡蛋结块了就老了,柴把兔兔肉很嫩,全瘦,埋在辣椒下面,不过并不会很辣,一般人都能接受的程度。

    汉字详情

    chèn [chen]
    部首: 716
    笔画: 12
    五笔: FHWE
    五行:
    仓颉: GOOHH
    四角: 48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追逐)

    (2) 同本义

    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疾趁(急追);趁逐(追逐;追求);趁赶(追逐)

    (4) 乘便 。如:趁年轻时候;趁势(利用有利的形势、时机);趁早;趁时;乘便(利用有利时机)

    (5) 满足,遂。用同“称” 。如:趁心如意(遂心满意);趁意(称心;满意)

    介词

    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利用某种条件、某个时间或机会进行某种事情 。如: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

    英文翻译

    take advantage of, avail oneself

    方言集汇

    ◎ 粤语:ca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n3 chin3 chin5 [梅县腔] cen5 [台湾四县腔] tsiin3 tsiin3 tsiin5 [客英字典] chin5 [东莞腔] cin5 [宝安腔] cin3 [客语拼音字汇] ci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珍眞B開平聲開口三等眞Bɖʰĭĕndrin/dyn
    [re]
    部首: 403
    笔画: 10
    五笔: RVY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QIF
    四角: 5533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温度高)

    (2) 同本义。跟“冷”相对

    肺甚畏热。——《素问·五常变大论》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梁惠王下》

    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列子·汤问》

    (3) 又如:热天;热釜(热锅);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4) 满腔热情;热心肠 。如 :热莽(热蟒。感情狂热得不能自制);热气换冷气(好心没好报);热合(热心)

    (5) 有权势的,权势显赫的 。如:热官(权势显赫的官吏);热势(显赫的权势);热撮撮(威势显赫貌);热地(比喻权势显赫的地方)

    (6) 形容羡慕至极 。如:热眼(热切的目光);热念(热切的愿望)

    (7) 新;新近 。如:热话(方言。新的话题);热尸(刚死的人的尸体。指新近去世者)

    (8) 情意深厚 。如:热手辣的(依依不舍);热腹(热心肠);热语(热情、亲昵的话语)

    (9) 喧闹;热闹 。如:热乱(胡闹;纷乱);热嘈嘈(形容热闹嘈杂);热闹场(热闹的场所)

    (10) 亲热 。如:热乱(亲密,亲热);热火(亲热);热落(亲热);热熟(亲热);热嘴(口头上的亲热);热络(亲热;热和)

    (11) 很受人关注或欢迎的 。如:热门货;热门

    名词

    (1) 滚热的物体

    亏之若月,靡之若热。——《韩非子·扬权》

    谁能持热,逝不以濯。——《诗·大雅·桑柔》

    (2) 热气

    天收其声,地藏其热。——汉· 扬雄《解嘲》

    (3) 中医学亦泛指因外感而引起的热性疾病

    能已(治)积热。——明· 刘基《苦斋记》

    (4) 又如:热入血室(热邪进入下焦、胞宫);热风(由风邪挟热所致病症);产褥热;回归热;鹦鹉热;鼠咬热

    (5) 反常的人体高温;发烧 。如:先给他退热再说

    (6) 一时激起的极度热情 。如:乒乓热

    动词

    (1) 加温;使之热 。如:热化(受热而熔化);热饭(给饭或饭菜加热)

    (2) 烧,烧灼 。如:热灼(灼热;火烫);热焰(火焰)

    (3) 烦躁 。如:热呼辣(焦灼;发烫);热忽刺(匆急;急躁);热躁(焦躁;焦急);热恼(谓焦灼、苦恼)

    (4) 激动

    英文翻译

    hot; heat; fever; restless; zeal

    方言集汇

    ◎ 粤语:jit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