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赶集
(1) 到集市上去做买卖或玩耍
词语解释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岭 南之市谓之虚…… 山 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谓之‘赶集’。” 清 刘书年 《沂水桑麻话》:“ 沂邑 集场甚多,著名者三十餘处,尚有义集、小集不计其数,通工易事,莫便於赶集。”《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 齐村 是 枣庄 西边八里路的一个大镇子,今天逢大集,四乡的庄稼人都到这里赶集。”
引证解释
⒈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引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岭南之市谓之虚…… 山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谓之‘赶集’。”
清刘书年《沂水桑麻话》:“沂邑集场甚多,著名者三十餘处,尚有义集、小集不计其数,通工易事,莫便於赶集。”
《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
知侠《铁道游击队》第四章:“齐村是枣庄西边八里路的一个大镇子,今天逢大集,四乡的庄稼人都到这里赶集。”
赶集的国语词典
在偏远地区,买卖货物有一定地点、日期,到时商贩、居民都赶往交易,称为「赶集」。
近义词
赶集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走,旱声。①(
)本义:兽类翘起尾巴奔跑。《说文》:“举尾走也。”②追赶;驱赶)(2) 追赶,从后面追上
心道进退而刑道滔赶。——《管子·君臣》。注:“走也。”
思虑果敢曰赶。——《周书·谥法》
多多益辨真难事,半里撑船赶不归。——宋· 张镃《五家林》
(3) 又如:赶先进;你追我赶;赶逐(追赶);赶彀(追赶);赶罗(催逼;逼迫);赶人不要赶上(比喻不要逼人太甚);赶势利(趋炎附势,依附有势力的人)
(4) 急赴 。如:赶火车;赶路;赶赴;赶座子(艺人到茶坊酒馆奔走卖唱);赶考;赶热(凑热闹);赶碌(忙碌)
(5) 驱逐
厨人馈食于堂,手中盘馔,皆被群禽搏撮,莫可驱赶。——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
(6) 又如:赶苍蝇;赶麻雀;赶下台;赶网儿(将鱼赶到网里去,喻得到好处);赶羊(用六粒骰子掷出分高低的一种玩法)
(7) 辗压。通“擀” 。如:赶面打(用棍棒来回碾面团似的打);赶饼(即“擀饼”)
(8) 从速;加快 。如:赶任务;赶即(赶紧;立即);赶速(从速,抓紧时间)
(9) 碰上(某种情况) 。如:正赶上他去省里开会
(10) 驾御 。如:赶马车
(11) 等到 ——跟时间名词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到某个时候才发生,多用于口语
赶我长大一点,抗日战争爆发了。——《海市》
(12) 又如:赶年(等到过年);赶年下(同“赶年”);赶晚(等到晚上)
(13) 趁,把握时间 。如:正赶在风暴来临之前到达蔽风处;赶眼错(乘人不注意);赶饭(混饭);赶闲(趁有空闲)
(14) 按,按照 。如:应该赶自己所最能接近、最能知道的东西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同本义 集,群鸟在木上也。——《说文》 集,会也。——《尔雅》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诗·周南·葛覃》 (2) 又如:集隼(栖息的隼鸟);集凤(凤停于树) (3) 引申为停留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 齐集有其一。——《孟子·梁惠王上》 沙鸥翔集。——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4) 集合;聚集;收集 人皆集于苑。——《国语·晋语》 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资治通鉴》 皆集于此。——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四面集。——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集凑(收集拼凑);集叠(收取,打叠);集贤院(唐文学三馆之一。掌秘书图籍等事);集缀(聚集联缀,编辑) (6) 依就 有命既集。——《诗·大雅·大明》 (7) 又如:集服(顺从,服从);集附(归心,顺服) (8) 至;遭受 不其集亡。——《国语·晋语》。注:“至也。” (9) 又如:集蓼(遭遇苦难);集枯(遭到冷遇) (10) 成功 谋夫孔多,是用不集。?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左传·成公二年》 (11) 又如:集事(成事;成功) (12) 召集 莫不毕集。——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集诸将而语。——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集谢庄少年。——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3) 通“辑” (14) 和协,安抚 问所以安集百姓。——《史记·曹相国世家》 而吏安集之不称之效也。——《汉书·匡衡传》 安集洛阳。——《后汉书·杜诗传》 安集吏民,顺俗而教。——《吴子·图国》 (15) 安定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史记·秦始皇本纪》 几可以解释安集。——《汉书·王莽传下》 存抚天下,安集中国。——《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名词 (1) 集子,诗文的汇集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曹丕《与吴质书》 (2) 又如:文集;诗集;地图集;画集 (3) 集市 。如:集场(集市);集期(集日) (4) 集镇,市镇 那山里关帝庙有两处,集东一个,集西一个。——《老残游记》 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个幺村,叫做 薛家集,这集上有百十来人家,都是务农为业。——《儒林外史》 (5) 书、影片的一部分 。如:这些文章分三集出版;这部影片分上、下两集;十集电视连续剧 (6) 由某些规定的或满足一定条件的事物(称为元素)组成的总体 。如:空集 (7) 集部,中国图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把诗文等作品列为集部 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新唐书》 (8) 中国古州名 。北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巴州置。取东北集川水为名,寄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9) 姓 英文翻译assemble, collect together
方言集汇◎ 粤语:za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p8 cip8 [客英字典] sip8 cip8 zip8 [沙头角腔] cip8 [陆丰腔] sit7 [宝安腔] cip8 [东莞腔] cip8 [客语拼音字汇] xib6 [梅县腔] sip8 [台湾四县腔] sip8 cip8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