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缯船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清 时一种用于海战的快艇。
《清史稿·兵志六》:“ 雍正 二年,额定四种战船:曰水艍船,曰赶繒船,曰双篷船,曰快哨船。”
引证解释
⒈ 清时一种用于海战的快艇。
引《清史稿·兵志六》:“雍正二年,额定四种战船:曰水艍船,曰赶繒船,曰双篷船,曰快哨船。”
赶缯船的网络释义
赶缯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走,旱声。①(
)本义:兽类翘起尾巴奔跑。《说文》:“举尾走也。”②追赶;驱赶)(2) 追赶,从后面追上
心道进退而刑道滔赶。——《管子·君臣》。注:“走也。”
思虑果敢曰赶。——《周书·谥法》
多多益辨真难事,半里撑船赶不归。——宋· 张镃《五家林》
(3) 又如:赶先进;你追我赶;赶逐(追赶);赶彀(追赶);赶罗(催逼;逼迫);赶人不要赶上(比喻不要逼人太甚);赶势利(趋炎附势,依附有势力的人)
(4) 急赴 。如:赶火车;赶路;赶赴;赶座子(艺人到茶坊酒馆奔走卖唱);赶考;赶热(凑热闹);赶碌(忙碌)
(5) 驱逐
厨人馈食于堂,手中盘馔,皆被群禽搏撮,莫可驱赶。——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
(6) 又如:赶苍蝇;赶麻雀;赶下台;赶网儿(将鱼赶到网里去,喻得到好处);赶羊(用六粒骰子掷出分高低的一种玩法)
(7) 辗压。通“擀” 。如:赶面打(用棍棒来回碾面团似的打);赶饼(即“擀饼”)
(8) 从速;加快 。如:赶任务;赶即(赶紧;立即);赶速(从速,抓紧时间)
(9) 碰上(某种情况) 。如:正赶上他去省里开会
(10) 驾御 。如:赶马车
(11) 等到 ——跟时间名词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到某个时候才发生,多用于口语
赶我长大一点,抗日战争爆发了。——《海市》
(12) 又如:赶年(等到过年);赶年下(同“赶年”);赶晚(等到晚上)
(13) 趁,把握时间 。如:正赶在风暴来临之前到达蔽风处;赶眼错(乘人不注意);赶饭(混饭);赶闲(趁有空闲)
(14) 按,按照 。如:应该赶自己所最能接近、最能知道的东西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详细解释zēng名词 (1) (形声。从糸( ),曾声。本义: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2) 同本义 缯,帛也。——《说文》 杂帛曰缯。——《三苍》 瘗缯。——《礼记·礼运》 赤绨缘缯。——《汉书·匈奴传》。注:“缯者帛之总名。”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滑稽列传》 灌婴, 睢阳贩缯者也。——《汉书·灌婴传》 (3) 又如:缯服(丝织的衣服);缯絮(丝絮。也指丝絮作成的棉衣);缯纩(丝布与丝棉絮的合称);缯帛(丝绸之统称);缯布(缯帛布疋) (4) 通“矰”。古代射鸟用的箭 治其缯缴。——《战国策·楚策四》 好弋者先具缴与缯。——《淮南子·说山》 缯缴充蹊。——《三国志·袁绍传注》 (5) 又如:缯缴(即矰缴。猎取飞鸟的射具。缴为系在短箭上的丝绳;比喻陷害他人的手段) (6) 古国名 。姒姓,相传为夏禹后裔 (7) 姓 (8) 另见 zèng动词 (1) 绑;扎 缯丝为弦。——《新增格古要论·制琴法》 (2) 另见 英文翻译silk fabrics; surname
方言集汇◎ 粤语:zang1
宋本广韵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水运工具。古称舟)
(2) 同本义
船,舟也。——《说文》。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
小曰舟,大曰船。——《说文义证》
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庄子·渔父》
便舍船,从口入。——陶潜《桃花源记》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3) 又如:船坞(船厂;停泊、修理或制造船只的地方);船把板(船主);船不漏针(比喻绝无遗失);船多不碍路(数量虽多,但互不妨碍);船横芦篚嚣(轩然大波;闹出乱子);船人(船夫。也作舩人);船头(船的前部;船老大)
(4) 空间交通工具 。如:太空船
动词
用船运载
蔡人告饥,船粟往哺。—— 韩愈《平淮西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son3 [沙头角腔] son2 [客英字典] son2 [海陆丰腔] son2 [梅县腔] shon2 [台湾四县腔] son2 [宝安腔] son2 [东莞腔] son2 [客语拼音字汇] so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船 | 食川 | 船 | 仙A合 | 平聲 | 先 | 合口三等 | 山 | 仙A | dʑʰĭwɛn | zsjyen/dj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