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用法
赶潮流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引证解释
⒈ 比喻随着社会习尚或一时趋势而行动。
引陈登科《赤龙与丹凤》五:“他为了标榜自己革新赶潮流,是革命者,是孙中山的信徒,便将辫子剪掉,剃成一个青皮大鸭蛋似的光葫芦头。”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四章:“郑百如那个规划全是瞎胡闹,也许他自己还没弄清楚呢,不过是为了赶潮流,临时翻翻报纸文件,胡乱凑了出来应付上级领导。”
赶潮流的网络释义
赶潮流
赶潮流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走,旱声。①(
)本义:兽类翘起尾巴奔跑。《说文》:“举尾走也。”②追赶;驱赶)(2) 追赶,从后面追上
心道进退而刑道滔赶。——《管子·君臣》。注:“走也。”
思虑果敢曰赶。——《周书·谥法》
多多益辨真难事,半里撑船赶不归。——宋· 张镃《五家林》
(3) 又如:赶先进;你追我赶;赶逐(追赶);赶彀(追赶);赶罗(催逼;逼迫);赶人不要赶上(比喻不要逼人太甚);赶势利(趋炎附势,依附有势力的人)
(4) 急赴 。如:赶火车;赶路;赶赴;赶座子(艺人到茶坊酒馆奔走卖唱);赶考;赶热(凑热闹);赶碌(忙碌)
(5) 驱逐
厨人馈食于堂,手中盘馔,皆被群禽搏撮,莫可驱赶。——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
(6) 又如:赶苍蝇;赶麻雀;赶下台;赶网儿(将鱼赶到网里去,喻得到好处);赶羊(用六粒骰子掷出分高低的一种玩法)
(7) 辗压。通“擀” 。如:赶面打(用棍棒来回碾面团似的打);赶饼(即“擀饼”)
(8) 从速;加快 。如:赶任务;赶即(赶紧;立即);赶速(从速,抓紧时间)
(9) 碰上(某种情况) 。如:正赶上他去省里开会
(10) 驾御 。如:赶马车
(11) 等到 ——跟时间名词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到某个时候才发生,多用于口语
赶我长大一点,抗日战争爆发了。——《海市》
(12) 又如:赶年(等到过年);赶年下(同“赶年”);赶晚(等到晚上)
(13) 趁,把握时间 。如:正赶在风暴来临之前到达蔽风处;赶眼错(乘人不注意);赶饭(混饭);赶闲(趁有空闲)
(14) 按,按照 。如:应该赶自己所最能接近、最能知道的东西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2) 同本义 潮,水朝宗于海。——《说文》 牛女为江潮。——《春秋·元命苞》 水朝夕而至曰潮。——《初学记卷六水》 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4) 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 。如:风潮;工潮;学潮;暗潮;思潮;怒潮 (5) 气温变化或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或寒冷的天气 。如:寒潮;热潮 (6) 微湿,潮气 。如:防潮;回潮;潮润;火柴受潮了 动词 两颊透出 。如:潮面(涌上面部);潮红 形容词 (1) 〈方〉∶成色不足、质量低劣 。如:潮银(回过炉或成色不好的银子);潮金 (2) 技术不高的 。如:手艺潮 英文翻译tide; moist, wet, damp; flow
方言集汇◎ 粤语:ci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au2 [梅县腔] chau2 [陆丰腔] chau3 [宝安腔] cau2 [台湾四县腔] ceu2 [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eu2 [客英字典] chau2 cheu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