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
词语释义
赶海
(1) 〈方〉趁退潮时到海滩捡取鱼虾、贝壳等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beach comb] 〈方〉∶趁退潮时到海滩捡取鱼虾、贝壳等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称为赶海。
赶海的网络释义
赶海 (打捞或采集海产品)
赶海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走,旱声。①(
)本义:兽类翘起尾巴奔跑。《说文》:“举尾走也。”②追赶;驱赶)(2) 追赶,从后面追上
心道进退而刑道滔赶。——《管子·君臣》。注:“走也。”
思虑果敢曰赶。——《周书·谥法》
多多益辨真难事,半里撑船赶不归。——宋· 张镃《五家林》
(3) 又如:赶先进;你追我赶;赶逐(追赶);赶彀(追赶);赶罗(催逼;逼迫);赶人不要赶上(比喻不要逼人太甚);赶势利(趋炎附势,依附有势力的人)
(4) 急赴 。如:赶火车;赶路;赶赴;赶座子(艺人到茶坊酒馆奔走卖唱);赶考;赶热(凑热闹);赶碌(忙碌)
(5) 驱逐
厨人馈食于堂,手中盘馔,皆被群禽搏撮,莫可驱赶。——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
(6) 又如:赶苍蝇;赶麻雀;赶下台;赶网儿(将鱼赶到网里去,喻得到好处);赶羊(用六粒骰子掷出分高低的一种玩法)
(7) 辗压。通“擀” 。如:赶面打(用棍棒来回碾面团似的打);赶饼(即“擀饼”)
(8) 从速;加快 。如:赶任务;赶即(赶紧;立即);赶速(从速,抓紧时间)
(9) 碰上(某种情况) 。如:正赶上他去省里开会
(10) 驾御 。如:赶马车
(11) 等到 ——跟时间名词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到某个时候才发生,多用于口语
赶我长大一点,抗日战争爆发了。——《海市》
(12) 又如:赶年(等到过年);赶年下(同“赶年”);赶晚(等到晚上)
(13) 趁,把握时间 。如:正赶在风暴来临之前到达蔽风处;赶眼错(乘人不注意);赶饭(混饭);赶闲(趁有空闲)
(14) 按,按照 。如:应该赶自己所最能接近、最能知道的东西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