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庙会

gǎn miào huì [ gan miao hui]
注音 ㄍㄢˇ ㄇ一ㄠˋ ㄏㄨㄟˋ

词语释义

赶庙会 gǎn miàohuì

(1) 到庙会上买卖物品或观赏游玩

go to temple market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go to temple market] 到庙会上买卖物品或观赏游玩 赶庙会,是市境土民、白民最为隆重的节日。旧志载:“知礼之家、设本主于正寝,岁时必祭。 ”凡家族庙有必供本主神像,按本主生辰日,定为会期;亦有以某一历史名人忌日为庙会日的。因本主生辰日或忌日不一,会期自然也多。从正月到冬月,几乎月月有庙会,构成一种特殊的风俗文化现象。如正月十五是谷氏祖京营提督扫敌宫昭武将军永和生日,其后裔于每年此日在其出生地廖坪做庙会。正月初九 是本主王明凯的生日,王姓便将芙蓉桥岩门潭定为庙会址。赶庙会是热情而隆重的。

赶庙会的网络释义

赶庙会

  • 赶庙会,是市境土民、白民最为隆重的节日。旧志载:“知礼之家、设本主于正寝,岁时必祭。 ”凡家族庙有必供本主神像,按本主生辰日,定为会期;亦有以某一历史名人忌日为庙会日的。因本主生辰日或忌日不一,会期自然也多。
  • 从正月到冬月,几乎月月有庙会,构成一种特殊的风俗文化现象。如正月十五是谷氏祖京营提督扫敌宫昭武将军永和生日,其后裔于每年此日在其出生地廖坪做庙会。正月初九 是本主王明凯的生日,王姓便将芙蓉桥岩门潭定为庙会址。赶庙会是热情而隆重的。
  • 赶庙会造句

    赶庙会的人太多了真是人山人海,人满为患,人挨人人挤人真是摩肩擦踵、挥汗如雨啊。
    面对生命危急存亡的选择,他自然会放下一年一次赶庙会一般的高考。可是叶展颜并不知道,如果她在高考当天要求和他分手,或者让他在爱情和高考中做一个选择——也许他扔掉她的速度,比计算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还快。八月长安。
    邓涛一听就白了,但是这是谁个干的呢,因为那天山寨里的人去赶庙会的人也多,我一定要给查出来,要不然今后他们下山不定还会干些什么事来。
    西至宽城子,东到敦化,南起梅河口,北至五常的善男信女,都到北山来赶庙会。
    听说有长久的汗青,原是船帮赶庙会、逢年过节时活动供给的小吃。
    农历四月八,本来是花红柳绿的季节,往年,十里八村的男男女女都来陇山镇赶庙会,敬龙王。

    汉字详情

    gǎn [gan]
    部首: 716
    笔画: 10
    五笔: FHFK
    五行:
    吉凶:
    仓颉: GOMJ
    四角: 41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走,旱声。①( gián)本义:兽类翘起尾巴奔跑。《说文》:“举尾走也。”②追赶;驱赶)

    (2) 追赶,从后面追上

    心道进退而刑道滔赶。——《管子·君臣》。注:“走也。”

    思虑果敢曰赶。——《周书·谥法》

    多多益辨真难事,半里撑船赶不归。——宋· 张镃《五家林》

    (3) 又如:赶先进;你追我赶;赶逐(追赶);赶彀(追赶);赶罗(催逼;逼迫);赶人不要赶上(比喻不要逼人太甚);赶势利(趋炎附势,依附有势力的人)

    (4) 急赴 。如:赶火车;赶路;赶赴;赶座子(艺人到茶坊酒馆奔走卖唱);赶考;赶热(凑热闹);赶碌(忙碌)

    (5) 驱逐

    厨人馈食于堂,手中盘馔,皆被群禽搏撮,莫可驱赶。——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

    (6) 又如:赶苍蝇;赶麻雀;赶下台;赶网儿(将鱼赶到网里去,喻得到好处);赶羊(用六粒骰子掷出分高低的一种玩法)

    (7) 辗压。通“擀” 。如:赶面打(用棍棒来回碾面团似的打);赶饼(即“擀饼”)

    (8) 从速;加快 。如:赶任务;赶即(赶紧;立即);赶速(从速,抓紧时间)

    (9) 碰上(某种情况) 。如:正赶上他去省里开会

    (10) 驾御 。如:赶马车

    (11) 等到 ——跟时间名词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到某个时候才发生,多用于口语

    赶我长大一点,抗日战争爆发了。——《海市》

    (12) 又如:赶年(等到过年);赶年下(同“赶年”);赶晚(等到晚上)

    (13) 趁,把握时间 。如:正赶在风暴来临之前到达蔽风处;赶眼错(乘人不注意);赶饭(混饭);赶闲(趁有空闲)

    (14) 按,按照 。如:应该赶自己所最能接近、最能知道的东西写

    英文翻译

    pursue, follow; expel, drive away

    方言集汇

    ◎ 粤语:go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miào [miao]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M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ILW
    四角: 0026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yǎn),朝声。“广”与建筑物有关。本义: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

    (2) 同本义

    廟,尊先祖貌也。——《说文》。按,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

    庙祧坛墠,鬼祭先祖也。——《广雅·释天》

    室有东西厢曰庙,无曰寝。——《尔雅·释宫》

    寝庙必备。——《礼记·月令》。注:“前曰庙,后曰寝。”

    复于小庙。——《周礼·祭仆》。注:“高祖以下也。始祖曰大庙。”

    太庙,天子明堂。——《礼记·明堂位》。按,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庙成。——《战国策·齐策四》

    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贾谊《过秦论》

    庙在山之西蔍,额曰“惠济”。——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至八月朝,诣庙中坐。——《搜神记》

    藏之于庙。——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3) 又如:少年告庙;庙视道士(庙中管香火的道人);庙主(庙中的牌位;总管全庙事务的僧道);庙见(新妇谒见祖庙);庙祝(管庙里香火的人);庙貌(宗庙中供奉的祖先像);庙堂(宗庙);庙社(宗庙和社稷)

    (4) 古时供奉神佛的处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

    庙在山之西。——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5) 又如:庙有小姑像;小艇游庙中;方立庙门;土地庙;城隍庙

    (6) 古时供奉祭祀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

    诏为亮立庙于 沔阳。——《三国志》

    (7) 又如:文庙(孔庙);武庙(关公庙);岳庙

    (8) “朝廷”的代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9) 又如:庙算(朝廷议定的克敌谋略);庙谋(朝廷的谋略);庙朝(专指朝廷);庙略(朝廷的谋略);庙廊(朝廷;借指天子)

    (10) 古代贵族住房的前厅,王宫和庙宇的前殿都称庙

    宫前曰庙,后曰寝。今王宫之前殿,士大夫之听事是也。——《六书故》

    (11) 已死皇帝在宗庙中的称呼

    及英庙崩, 溥预有入阁之喜。——《典故纪闻》

    (12) 又如:庙号;庙讳

    (13) 庙会 。如:赶庙;去庙买点东西

    动词

    (1) 祭祀;立庙祭祖

    (季春之月)以共郊庙之服。——《吕氏春秋》

    (2) 又如:庙祀(即太祝;立庙奉祀);庙食(谓死后立庙,受人奉祀,享受祭飨)

    英文翻译

    temple, shrine; imperial court

    方言集汇

    ◎ 粤语:mi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iau5 [台湾四县腔] meu5 miau5 [梅县腔] miau5 [海陆丰腔] miau6

    宋本广韵

    huì,kuài [hui,kuai]
    部首: 220
    笔画: 6
    五笔: WF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MI
    四角: 80732

    详细解释

    huì

    动词

    (1) (会意。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2) 同本义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会茶(一起喝茶);会酒(一起吃酒);会猎(原指会合打猎,又比喻会同作战);会衔(联名签署公文);会次(朝会停留的时刻)

    (4) 晤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卻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于西河外渑池。

    与秦王会 渑池。

    与赵王会饮。

    (5) 又如:会定(见到);会少离多(相会少,别离多);昨天我没有会着他

    (6) 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 吴均《续齐谐记》

    (7) 能 。如:他会滑冰;他会读;他会弹钢琴

    (8) 懂得 。如:他会英文;他会做思想工作

    (9) 对…进行社交性看望 。如:会朋友

    (10) 付 。如:会钞;会钱

    (11) 领悟,领会 。如:会家(行家);会事(懂事,识趣);会得(理解);误会;心领神会;会心

    (12) 应当;应须 。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

    (1) 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 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 又如:晚上有个全组会;开会;欢迎会;欢送会;会文(兼含观摩、竟赛、考试等多种功能的写作集会)

    (4) 时机 。如:适逢其会

    (5) 定期市集 。如:赶会;庙会

    (6) 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 。如:会城(省城);省会;会垣(省城;都市)

    (7) 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 。如:帮会;学会;耶稣会;董事会;理事会;同学会;同乡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8) 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9) 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10) 一小段时间 。如:一会儿;多会儿;这会儿;那会儿

    (11) 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 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2) 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

    (1) 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 李白《行路难》

    (2) 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1) 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 查郎河按治, 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2) 另见 kuài

    kuài

    动词

    (1)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2) 又如:会事(统计事务);会最(总计;汇总)

    名词

    (1) 缝隙 。如:会弁(一种束发的小型冠冤。上有缝,可饰以玉);漆其四会(即把盖子四周的缝隙用漆封上)

    (2) 买卖居间人 。如:会任(指专事买通官府,保释罪犯,居间谋利的人)

    (3) 会稽( 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

    (4) 姓

    (5) 另见 huì

    英文翻译

    assemble, meet together; meeting

    方言集汇

    ◎ 粤语:wui2 wui4 wui6
    ◎ 潮州话:huê6 gua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