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

zhào mèng [ zhao meng]
繁体 趙孟
注音 ㄓㄠˋ ㄇㄥˋ

词语释义

指春秋时晋臣赵盾及其后代赵武﹑赵鞅﹑赵无恤。赵氏世代执掌晋国朝政,贵显无比。

词语解释

  1. 指 春秋 时 晋 臣 赵盾 及其后代 赵武 、 赵鞅 、 赵无恤 。

    赵氏 世代执掌 晋国 朝政,贵显无比。《孟子·告子上》:“ 赵孟 之所贵, 赵孟 能贱之。” 杨伯峻 注:“ 晋国 正卿 赵盾 字 孟 ,因而其子孙都称 赵孟 。 孙奕 《示儿篇》云:‘ 晋 有三 赵孟 : 赵朔 之子曰 武 ,謚 文子 ,称 赵孟 ; 赵武 之子曰 成 , 赵成 之子曰 鞅 ,又名 封父 ,謚 简子 ,亦称 赵孟 ; 赵鞅 之子曰 无恤 ,謚 襄子 ,亦称 赵孟 。’” 明 方孝孺 《寿善堂记》:“虽有 陶 猗 之富, 赵孟 之贵,不能延其年於须臾。”

引证解释

⒈ 指春秋时晋臣赵盾及其后代赵武、赵鞅、赵无恤。赵氏世代执掌晋国朝政,贵显无比。

《孟子·告子上》:“赵孟之所贵, 赵孟能贱之。”
杨伯峻注:“晋国正卿赵盾字孟,因而其子孙都称赵孟。孙奕《示儿篇》云:‘ 晋有三赵孟 :赵朔之子曰武,謚文子,称赵孟 ; 赵武之子曰成,赵成之子曰鞅,又名封父,謚简子,亦称赵孟 ; 赵鞅之子曰无恤,謚襄子,亦称赵孟。’”
明方孝孺《寿善堂记》:“虽有陶猗之富, 赵孟之贵,不能延其年於须臾。”

赵孟的网络释义

赵孟

  • 赵孟(?—前476年),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原名赵鞅,又名志父。《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先后败范氏、中行氏,拓展封地,奠定了后来建立赵国的基业。
  • 赵孟造句

    他原与宋室宗室、著名画家赵孟頫相善,赵降元后,郑当即与之绝交。
    中国古代画家只有赵佶富有,因为他贵为天子;只有赵孟兆页。
    在研究赵孟顺小楷之馀研究西班牙海鲜菜谱。
    此外,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四方草书诗碑亦为国内罕见碑石。
    赵孟子所贵,赵孟能能贱之。
    有近代画评家说,赵孟頫画干旱的北国之乡,却漾溢着浓浓的水乡气息,是以聊解思乡之苦。
    本文认为赵所倡导的“古意”是文化冲突的产物,也是赵孟頫的文化策略,是那个时代解决文化冲突的理想方式。
    他少时习字,青年时期方入碑贴,楷行初学赵孟頫,后对魏碑心摹手追,犹对隶书情有独钟。
    管道升中年色衰,正如她昔日自语,“玉貌一衰难再好”,这时家庭中危机凸现,赵孟頫与妻子的矛盾加深,他性格变得暴躁,对婚姻忠贞不二的观念开始发生动摇。
    刘墉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家,他初学董其昌、赵孟頫,后又学苏轼,并融会唐宋名家,书风丰润浑厚,貌腴而古劲,绵里藏针,有“浓墨宰相”之称。
    大学期间及毕业以后,赵小莉每日笔耕不辍,从无间断,综合赵孟瞓的瘦金体与启功的启体,集此二家之长,再创自己风格,渐有自家风采。
    “天开图画在甘棠桥南,赵孟頫故宅。
    衣裳街历史风貌得到修复;陈英士、沈家本和赵孟頫等大批名人故居,相继开门迎客;飞英塔、小莲庄、铁佛寺等文保单位旧颜换春,沐浴新光。
    此题跋是记赵孟頫发愿抄经的原因,是为了期望能招福、修道、成就佛菩萨。
    商人往往成为官家生财的母鸡,生杀予夺皆操纵于官家之手,所谓“赵孟能贵之,赵孟亦能贱之”。
    这一时期,浙江文化名人有沈括、林逋、周邦彦、陆游、吕祖谦、陈亮、叶适、吴文英、张炎、赵孟、王冕、陶宗仪等。
    看到天殇士兵在赵孟的号令下再次重整旗鼓,韩烨心中暗叹不已。
    宜芸馆前的走廊墙上乾隆临摹赵孟頫的作品《襄阳歌》拓本是楷书。
    少年时他学过赵孟頫,拜启先生后又有意临习欧体、二王等多种碑帖,以增加自己书体的元素。
    你就是赵大人的小公子?极好,你来写一篇字,要我看看你的本领!嗯,就写你祖父赵孟?书的《千字文》!

    汉字详情

    zhào [zhao]
    部首: 716
    笔画: 9
    五笔: FHQ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GOK
    四角: 44800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走,肖声。本义:快走) 同本义

    趙,趋趙也。——《说文》

    趙,及也。——《广雅》

    天子北征,赵行囗舍。——《穆天子传》。郭璞注:“赵,犹超腾。”

    (2) 字亦作“踃”

    简惰跳踃般纷絮兮。——傅毅《舞赋》

    踃,跳也。字之作逍。——《埤仓》

    英文翻译

    surname; ancient 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iu6

    宋本广韵

    mèng [meng]
    部首: 344
    笔画: 8
    五笔: B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DBT
    四角: 17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2) 同本义

    孟,长也。——《说文》

    孟侯。——《书·康诰》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书·大传》

    彼美孟姜。——《诗·郑风·有女同车》。传:“ 齐之长女。”

    孟,姊也。——《方言十二》

    惠公元妃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

    (3) 又如:孟兄;孟孙;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顺次排行为大、二、三、四)

    (4) 始,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孟,始也。——《广雅》

    孟春之月。——《礼记·月令》

    摄提贞于孟陬兮。——《楚辞·离骚》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曹操《步出夏门行》

    (5) 又如:孟月(四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孟享(帝王宗庙祭礼。因于每年的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举行,故称)

    (6) 假借为“猛”。威猛

    孟行以过其情,以遇其主矣。——《管子·任法》

    英文翻译

    first in series; great, eminent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g6
    ◎ 客家话:[梅县腔] men5 [宝安腔] me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4 [海陆丰腔] men6 [客英字典] men5 [东莞腔] mang3 [台湾四县腔] men5 [陆丰腔] men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更庚二開去聲開口二等mɐŋmrangh/mea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