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墨

zhě mò [ zhe mo]
注音 ㄓㄜˇ ㄇㄛˋ

词语释义

服赭衣,受墨刑。指刑罚。

词语解释

  1. 服赭衣,受墨刑。指刑罚。

引证解释

⒈ 服赭衣,受墨刑。指刑罚。

赭墨的网络释义

赭墨

  • 服赭衣,受墨刑,指刑罚
  • 释义
  • 服赭衣,受墨刑。指刑罚。
  • 汉字详情

    zhě [zhe]
    部首: 703
    笔画: 15
    五笔: FOFJ
    五行:
    仓颉: GCJKA
    四角: 442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红土

    赭,赤土也。——《说文》

    偷长以赭污其衣裙。——《汉书·张敞传》

    其土则丹青赭垩。——《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

    (2) 又如:赭垩(红土与白土)

    (3) 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

    赫如渥赭,公言赐爵。——《诗·邶风·简兮》

    (4) “赭衣”的简称

    田叔钳赭,志于夷戮。——《宋书》

    (5) 又如:赭徒(囚徒,犯人。因身穿赭衣,故称)

    (6) 赤地,寸草不生的土地。亦指田野寸草不生的荒芜景象 。如:赭尽(谓使山野草木空尽而成赤地)

    (7) 山名 。在浙江省萧山县东北。山石呈赭色,故名

    动词

    (1) 染成红色

    或赭其垣。——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赭红袍(血溅衣袍,使成红色。比喻战斗激烈);赭面(以赤色涂脸。亦指以赤色涂红的脸);赭颜(因酒醉而脸红)

    (3) 因羞愧而脸红

    人戏称曰:“公之《春秋》,亦权倚阁乎?”秩色颇赭。—— 宋· 彭乘《墨客挥犀》

    (4) 施加罪罚 。如:赭墨(服赭衣,受墨刑。指刑罚)

    (5) 伐尽树木,使山岭赤裸呈赭色。如:赭山(伐尽山上的树木)

    形容词

    (1) 红色、赤红色

    赭,赤也。——《广雅·释器》

    桃汤赭鞭。——《汉书·王莽传》。师古曰:“赭,赤也。”

    (2) 又如:赭袍(红袍);赭衣(古时囚犯穿赤褐色衣,因以赭衣代称囚犯);赭黄(天然的褐铁矿);赭鞭(赤色的鞭);赭衣塞路(比喻犯罪的人很多);赭红、赭赤(红褐色)

    (3) 赤裸

    群饮源槁,回食野赭。——唐· 柳宗元《晋问》

    英文翻译

    reddish brown; hematite; ochre

    方言集汇

    ◎ 粤语:ze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a3 [客语拼音字汇] za3 [台湾四县腔] za3 [梅县腔] zha3 chii.3 [客英字典] zha3 [宝安腔] za3
    ◎ 潮州话:zi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也麻三開上聲開口三等tɕĭacjax/tjaa
    [mo]
    部首: 334
    笔画: 15
    五笔: LFO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WGFG
    四角: 6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2) 同本义

    墨,书墨也。——《说文》

    舐笔和墨。——《庄子·田子方》

    史占墨。——《周礼·占人》

    致其墨。——《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

    (3) 又如:墨丸(古墨的一种);墨本(碑帖的拓本);墨工(制墨的工匠);墨妆(脸部以墨化妆);墨路(墨线)

    (4) 指诗文或书画

    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扬雄《长杨赋》

    (5) 又如:墨君竹(墨绘之竹);文墨;遗墨;墨兵(指史书;指书画诗文);墨妙(精妙的文章、书法和绘画);墨帖(法帖。指名家法书的拓本或印本)

    (6) 绳墨。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

    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物仰其墨。——《太玄·法》。注:“谓绳墨也。”

    (7) 又如:墨斗(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墨路(墨线。木工画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

    (8) 中国古代五刑之一。刺刻面额,染以黑色,作为惩罚的标记。商周叫“墨刑”,秦汉叫“黥刑”

    墨者,墨其额也。——《白虎通·五刑》

    墨罪五百。——《周礼·司刑》。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9) 指墨家。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九流之一,墨翟所创 。如:墨者(墨家的门徒和学者)

    (10) 通“纆”。绳索

    徽以纠墨。——扬雄《解嘲》

    形容词

    (1) 黑色

    墨,黑也。——《广雅·释器》

    面深墨。——《孟子·滕文公上》

    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国语·吴语》。注:“传曰:‘肉食者无墨。’今 吴王有墨。墨,黑气也。”

    其色墨。——明· 魏学洢《核舟记》

    俄倾风定云墨色。——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墨以葬文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始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墨绖(黑色的丧服);墨面(形容面容黑瘦);墨玉(黑色玉石);墨衣(黑衣,指丧服);墨灰(黑灰色)

    (3) 贪污,不廉洁

    贪以败官为墨。——《左传·昭公十四年》

    墨者多自免去。——清· 张廷玉等《明史》

    (4) 又如:墨臣(贪赃不法的臣子);墨吏(贪官污吏)

    (5) 通“默”。不语

    故口可劫而使墨云。——《荀子·解蔽》

    孔静幽墨,冤结纡轸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英文翻译

    ink; writ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 客家话:[宝安腔] met8 [梅县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英字典] met8 [东莞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海陆丰腔] met8 [沙头角腔] miet8 [台湾四县腔] m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北德開入聲開口一等mokmə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