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免

shè miǎn [ she mian]
注音 ㄕㄜˋ ㄇ一ㄢ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赦免 shèmiǎn

(1) 权力机关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被州长赦免
pardon;remit a punishment

词语解释

  1. 减轻或免除罪犯的刑罚。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赦免罪人,死罪十八人,城旦舂以下五十八人。”《旧唐书·玄宗纪上》:“纵逢赦免,并终身不齿。”《说唐》第二十回:“其餘流徒笞杖等,不论已结证,未结证,已发觉,未发觉,俱皆赦免。”

引证解释

⒈ 减轻或免除罪犯的刑罚。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赦免罪人,死罪十八人,城旦舂以下五十八人。”
《旧唐书·玄宗纪上》:“纵逢赦免,并终身不齿。”
《说唐》第二十回:“其餘流徒笞杖等,不论已结证,未结证,已发觉,未发觉,俱皆赦免。”

赦免的国语词典

免除罪犯应得的刑罚。

赦免的网络释义

赦免 (法律名词)

  • 赦免,是指免除或减轻罪犯的罪责或刑罚。它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刑法措施,在史籍中早有记载。
  • 赦免是政府给予一个特定团体的囚犯或特定类别的囚犯的免罪,权威性的法律词典《布莱克法律词典》解释“赦免”:政府给予一个特定团体的囚犯或特定类别的囚犯的免罪。赦免分为大赦和特赦。大赦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免除刑罚的执行,也可以免除刑事追诉,即同时消除刑和罪,被赦免之罪不能作为刑事前科和累犯的理由。特赦范围小,仅免除特定人的刑,不免其罪。
  • 赦免能调解社会矛盾,有时是政治博弈的结果,需考虑社会和人文因素。
  •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
  • 赦免的翻译

    英语: to pardon, to absolve, to exempt from punishment
    德语: Amnestie (S)​
    法语: gracier, amnistier

    赦免造句

    他犯过罪,干过伤天害理的事,后来虽经赦免,但砋颜人世,没有脸面再去见过去的朋友了。
    他拿着赦免令,赶到刑场,大叫刀下留人。
    若是基督已经赦免了一个人的罪,世上没有任何事能让这人带着悔恨死去。
    得到国王的赦免后他放声大笑。
    使我罪人与神和好,赦免一切罪尤.
    “第一本书,仅补充说:”和同样形式的赦免,应全部采用私人自白书。
    以色列全会众和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就必蒙赦免,因为这罪是百姓误犯的.
    国王明白了他们只是捡拾者而非盗犯,就赦免了那对父子。
    脆弱,疲倦,病容暗淡,恳求您将我赦免。
    这就是说,贝拿勒斯王授予动物赦免令,禁止在他的国家猎杀所有动物。
    一旦我们向他认罪,所有的罪都会被宽恕,被赦免,甚至连过去他都只字不提。
    尽管我们罪大恶极,但只要我们诚心求祂怜恤,祂就愿意赦免我们。
    只有当以赛亚明白自己罪孽深重,他才能感谢并接受上帝的赦免和洗涤。
    22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
    但是崔泰源并没有在监狱中服刑,而是缓刑执行。现在李明博总统同样也赦免他了。
    他会赦免你的罪愆,永远拯救你的灵魂。
    祂为了赦免我们的罪而倾出祂的宝血。
    我们希望北朝鲜能赦免并将她们递解出境。
    愿在邹城的众人认识那在高天又在近处的主,并能悔改蒙赦免。
    他们扣押了若干人质以胁迫当局就赦免毒品犯罪与他们谈判。

    汉字详情

    shè [she]
    部首: 703
    笔画: 11
    五笔: FOTY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COK
    四角: 48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赤声。本义:宽免罪过)

    (2) 同本义

    赦,置也。——《说文》。段注:“赦与捨音义同。非专谓赦罪也。后捨行而赦废。赦专为赦罪矣。”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

    赦止者免止之罪辞也。——《公羊传·昭公十八年》

    先时者杀无赦。——《书·伪允征》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象卦》。疏:“谓放免。”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赦书(宽免刑罚的文书);赦贷(宽免罪过);赦命(赦免的命令);赦宥(宽恕;赦免);赦恕(宽免,饶恕);赦过(赦免过错)。又如:赦释(免罪释放);赦放(免罪释放)

    (4) 宽容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名词

    英文翻译

    forgive, remit, pardon

    方言集汇

    ◎ 粤语:se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a5 [客英字典] sha5 [沙头角腔] sa5 [台湾四县腔] sa5 [陆丰腔] sha5 [梅县腔] sha5 [东莞腔] sa5 [宝安腔] sa5 [客语拼音字汇] sa4
    ◎ 潮州话:si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始夜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sjahɕĭa
    miǎn [mian]
    部首: 207
    笔画: 7
    五笔: QKQ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AHU
    四角: 274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下面是“人”,上面象人头上戴帽形,是冠冕的“冕”本字。由于假借为“免除”义,另造“冕”字。假借义:免除,避免)

    (2) 脱掉;脱落

    免,脱也。——《广雅·释诂四》

    左右免胄而下。——《国语·周语中》

    其将不免乎!——《左传·襄公十年》

    免使者而复鼓。——《左传·成公十六年》

    免胄而听命。——《国语·晋语六》

    秦师过 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谓身不死得免去皮肤也?——《论衡·道虚》

    (3) 又如:免胄(脱下头盔);免丧(脱去丧服);免绖(脱去麻带而仅着丧服)

    (4) 赦免,释放

    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因而获免。——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惠而免之;免囚(被赦免的囚犯);免坐(对罪犯亲属免予治罪);免放(释放);免赦(赦免)

    (6) 逃避灾难或罪过

    诚得如此,臣免死罪矣。——《韩非子·内储说上》

    以免于难。——《国语·晋语》

    于溷藩以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免死。——清· 方苞《狱中杂记》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宋· 苏洵《六国论》

    或能免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免却(避免,防止);免身(脱身免祸)

    (8) 去掉;除掉

    了缘道:“这也容易。但我的徒弟乃新出家的,这个可以免得。望列位做个人情。”——《醒世恒言》

    (9) 又如:免虑(免得挂念);免试;免学费;免俗(不拘世俗常情);免责(不受责备);免掉(消除,除去)

    (10) 罢黜

    遂免丞相勃。——《汉书·文帝纪》

    宰说,免成役。——《聊斋志异·促织》

    多自免去。——《明史》

    (11) 又如:免去(免除);免册(罢免的册书);免臣(被罢官的人);免退(撤职)

    (12) 豁免 。如:免丁(免除服劳役);免租(免交租税);免债(免除债务);免试(免除考试);免虑(不必挂念,放心)

    (13) 生孩子。同“娩”

    将免者以告。——《国语·越语上》

    妇人免乳大故。——《汉书·外戚传上》

    朔妇免身生男。——《史记·赵世家》

    (14) 又如:免身(分娩);免乳(分娩)

    (15) 不允许 。如:闲人免进

    (16) 分开;分离;别离

    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韩非子·解老》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

    (17) 通“俛”。低头

    冯忌接手免首,欲言而不敢。——《战国策·赵策四》

    (18) 通“勉”。努力,尽力

    使百吏免尽。——《荀子·王制》

    免耕杀匿,使农事得。——《吕氏春秋·辩士》

    英文翻译

    spare; excuse from; evade

    方言集汇

    ◎ 粤语:man6 min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en1 [东莞腔] men1 [海陆丰腔] mien1 mien3 [宝安腔] men1 [客英字典] men1 men3 mien3 [客语拼音字汇] mian1 [梅县腔] men1 [台湾四县腔] mien1 mien3 [陆丰腔] mi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亡辨仙B開上聲開口三等仙Bmĭɛnmienx/myeen

    赦免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