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笔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写作富于文采。
《陈书·文学传·杜之伟》:“御史中丞 沉炯 、尚书左丞 徐陵 、 梁 前兼大著作 虞荔 、 梁 前黄门侍郎 孔奂 ,或清文赡笔,或彊识稽古。”
引证解释
⒈ 谓写作富于文采。
引《陈书·文学传·杜之伟》:“御史中丞沉炯 、尚书左丞徐陵、梁前兼大著作虞荔、梁前黄门侍郎孔奂,或清文赡笔,或彊识稽古。”
赡笔的网络释义
赡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詹(
)声。本义:供给)(2) 同本义
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晋书·羊祜传》
(3) 又如:赡家(养家);赡育(赡养抚育);赡身(养活自身);赡私(赡养身家);赡用(供给费用);赡老(供养老人)
(4) 周济;帮助
缉盗贼,赡穷困。——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
(5) 又如:赡族义田(以谷租收入救济本家、同族的田地);赡账(资助救济);赡恤(救济,抚恤);赡助(救济帮助);赡遗(周济,赠送);赡济(资助;救济)
(6) 充满
故川源不能实漏卮,山海不能赡溪壑。——《盐铁论·本议》
形容词
(1) 足;充足;足够;才情丰富;满足
此惟救死而不赡(这里“不赡”等于说“来不及”),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赡足(充足);赡学(饱学);赡闻(见闻丰富);赡智(足智多谋);赡墨(内容丰富的诗文);赡畅(形容诗文内容丰富);赡蔚(形容文辞丰美);赡裕(丰富,充裕);赡富(丰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从聿。“聿”(
),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2) 同本义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 笔法。曲笔,伏笔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动词
(1) 书写;记载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词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