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鼎
词语释义
赝鼎
(1) 伪造的鼎,泛指赝品
词语解释
《韩非子·说林下》:“ 齐 伐 鲁 ,索谗鼎, 鲁 以其鴈往, 齐 人曰:‘鴈也。’ 鲁 人曰:‘真也。’”后因以“贋鼎”指仿造或伪托之物。
明 袁中道 《<袁中郎先生全集>序》:“及其后也,剽窃雷同,如贋鼎伪觚,徒取形似,无关神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你那里是甚么金石家,竟是一个製造贋鼎的工匠!” 陈春生 《壬寅洪全福广州举义记》:“ 英 官以 粤 吏越境诱捕国事犯,加以谋杀,且又属贋鼎,大碍 香港 治安,向 粤 吏严重交涉。”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贋鼎”指仿造或伪托之物。
引《韩非子·说林下》:“齐伐鲁,索谗鼎, 鲁以其鴈往, 齐人曰:‘鴈也。’ 鲁人曰:‘真也。’”
明袁中道《<袁中郎先生全集>序》:“及其后也,剽窃雷同,如贋鼎伪觚,徒取形似,无关神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你那里是甚么金石家,竟是一个製造贋鼎的工匠!”
陈春生《壬寅洪全福广州举义记》:“英官以粤吏越境诱捕国事犯,加以谋杀,且又属贋鼎,大碍香港治安,向粤吏严重交涉。”
赝鼎的国语词典
齐伐鲁,索谗鼎,鲁把假造的送还。见《韩非子.说林下》。后称伪造的物品为「赝鼎」。
如:「他们大量从大陆走私古董赝鼎,存心诈骗钱财。」
赝鼎的网络释义
赝鼎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贝,雁声。本义:假的,伪造的) 同本义
居然见真赝。——韩愈《酬隹少府》
(2) 又如:赝钻石;赝作(伪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 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3)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4) 比喻帝王 。如:问鼎;定鼎中原;鼎甲(科举考试殿试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业(帝王的大业)
(5) 指宰相 。如:鼎台(宰辅大臣);鼎臣(指宰相)
(6) 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 。如:鼎辅(三公,宰辅);鼎司(三公的职位)
(7) 指国家 。如:鼎祚(国祚,国运);鼎运(国运)
形容词
(1) 显贵 。如:鼎臣(大臣,重臣)
(2) 显赫,盛大
高门鼎贵。——晋· 左思《吴都赋》
(3)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门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举世无匹);鼎族(巨族,豪门贵族)
(4) 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 。如:鼎分(三分)
动词
变革
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
鼎革固天启。——徐浩《谒禹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n3 den3 [客英字典] din3 [梅县腔] din3 [宝安腔] din3 [客语拼音字汇] din3 [陆丰腔] din3 [东莞腔] din3 [台湾四县腔] din3 de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頂 | 都挺 | 端 | 青開 | 上聲 | 迥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tengx/tenk | tie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