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死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缓死。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江贼书》:“纵贼不捉,事败抵法,谓之赊死;与贼相拒,立见杀害,谓之就死。” 宋 陆游 《长歌行》:“但愿少赊死,得见平胡年。”亦谓宽容免于一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 嫦娥 叠指弹之,曰:‘小鬼头陷人不浅!’ 颠当 叩头,但求赊死。”
引证解释
⒈ 缓死。
引唐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纵贼不捉,事败抵法,谓之赊死;与贼相拒,立见杀害,谓之就死。”
宋陆游《长歌行》:“但愿少赊死,得见平胡年。”
亦谓宽容免于一死。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嫦娥叠指弹之,曰:‘小鬼头陷人不浅!’ 颠当叩头,但求赊死。”
赊死的网络释义
赊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佘(
)声。本义:赊欠)(2) 同本义
(3) 买货延期交款
赊,贳买也。——《说文》
(4) 段注:“贳买者,在彼为贳,在我则为赊也。”
赊,不交钱而贾曰赊。——《字汇》
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周礼·泉府》
他游到夜间,赊了两碗酒,喝下肚去。——《阿Q正传》
(5) 又如:赊贷(出借财物给人,准予借者缓期偿还);赊头(欠帐的期限);赊钱(所欠的贷款);赊券(欠帐的字据)
(6) 卖物延期收款
少年来酤者,皆赊与之。——《后汉书·刘盆子传》
(7) 又如:赊卖(买卖货物时,卖方延期收款);赊得不如现得(比喻眼前的好处最实惠)
(8) 借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9) 宽恕,饶恕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李白《秦女休行》
形容词
(1) 遥远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王勃《滕王阁序》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唐· 戎昱《桂州腊夜》
(2) 又如:赊僻(偏远);赊远(赊遥。久远;遥远);赊促(远近;缓急)
(3) 长;久
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王泠然《古木卧平沙》
(4) 又如:赊愿(宿愿)
(5) 多,繁多
胡马迎风起恨赊。——朗士元《闻吹扬叶者》
(6) 又如:赊望(过高的愿望)
(7) 迟缓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唐·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8) 又如:赊迟(延缓;拖延);赊缓(迟缓;缓慢)
(9) 渺茫
物土南州异,关河北信赊。——唐· 张说《岳州作》
(10) 极端
自怯春寒苦,那堪禁火赊。——唐· 李商隐《寒食行次冷泉驿》
(11) 为数很少的
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韩愈《次邓州界》
(12) 通“奢”。奢侈
楚楚衣服,戒在穷赊。——《后汉书·仲长统传》
(13) 又如:穷赊(极端奢侈)
(14) 宽松;松缓
带赊衣改制。——刘禹锡《武陵书怀》
(15) 稀少
惟愁面会赊。——钱起《送费秀才归衡州》
助词
作语助。同“啊”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李商隐《昨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cia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
),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2) 同本义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沁人曰死。——《礼记·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亡何国变,宁南死。——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死却(死去;死掉);死不残(半死不活;不中用);死去还魂(死去活来);死费尽残(半死不活);死数里算帐(离死期不远);死耗(死亡的消息);死君(死去的国君)
(4) 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死义(为信守节义而死);死难;死节(以一死保全节操);死士(誓死效劳之士)
(6) 穷,尽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常建《吊王将军墓》
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
(7) 拼死,拼命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战国策·秦策》
上欲陵死战,召 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汉书·李广传》
(8) 又如:死战:死守;死杀(死命拼杀)
(9) 固守;抱着不放 。如:心还没死;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形容词
(1) 死板,不灵活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白居易《画竹歌》
(2) 又如:死水;死法(固定、死板的方法);死心眼;死画(呆板而不具灵性的画);死规矩;死教条;死口(不可改变的话);死格(死板的格式);死办法;死临侵(亦作“死淋侵。”死呆呆毫无生气的样子)
(3) 不可调和的 。如:死对头;死敌;死雠仇(死对头)
(4) 不能通过的 。如:把漏洞堵死;死胡同;死角;死路
(5) 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与顿丘 李奖一面,便定死交。——《北齐书·宋游道传》
(6) 又如:死扣儿;窗子钉死了;死结;死心搭地(死心落地。不作他想,实心实意);死桩(死木头;木头疙瘩)
(7) 表示爱怜的 。如:死丫头,你快过来
(8) 无用的。詈词 。如:死狗;死公;死货(无用的人);死老头子
副词
(1) 甚;极
这添添小哥哥,今年十三岁,天生的甚是聪明,父亲欢喜死他。—— 杨文奎《儿女团圆》
(2) 又如:死急(极其急迫);死要面子;高兴死了;累得要死;累死了;死沉;高兴死了
名词
(1) 死刑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尸体
生拘白乞而问 白公之死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汉遣使三辈至 唐居,求 谷吉等死。——《汉书·陈汤传》
安所求子死?——《汉书·尹赏传》
(3) 主,主管
一爱相若,其类在死也。——《墨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si3 [宝安腔] si3 [客英字典] si3 [陆丰腔] si3 shi1 [梅县腔] si3 [海陆丰腔] si3 [客语拼音字汇] xi3 [台湾四县腔] si3 [沙头角腔] si3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死 | 息姊 | 心 | 脂B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脂B | si | siix/s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