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帐

shē zhàng [ she zhang]
繁体 賒帳
注音 ㄕㄜ ㄓㄤˋ

词语释义

亦作'赊账'。 把买卖的货款记在帐上延期收﹑付。

词语解释

  1. 亦作“ 赊账 ”。把买卖的货款记在帐上延期收、付。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我入城收拾机户赊帐,回来算你日逐卖帐。”《三侠五义》第六一回:“就是他来此喫酒,也是白喫白喝,儘赊帐,从来不知还钱。” 茅盾 《林家铺子》二:“下午卖了十六元八角五分,八块钱是赊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赊账”。把买卖的货款记在帐上延期收、付。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我入城收拾机户赊帐,回来算你日逐卖帐。”
《三侠五义》第六一回:“就是他来此喫酒,也是白喫白喝,儘赊帐,从来不知还钱。”
茅盾《林家铺子》二:“下午卖了十六元八角五分,八块钱是赊账。”

赊帐的国语词典

买东西时暂不付款,而将货款记在帐目上。《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开个小香蜡店,胡乱度日,每日叫我拿这经折去讨些赊帐。」也作「记帐」、「赊账」。

赊帐的网络释义

赊帐

  • 赊帐(OPEN ACCOUNT)
  • 在财务会计学中的定义: 一般情况下,买方的授权签名即足以保证付款而无需签发正式的期票.这种购货方式即所谓的赊帐.
  • 赊帐造句

    如果你想要再赊帐的话就不能再延期付款了。
    你能不能赊帐卖给我这些东西?
    及至到了山两,发货之后,遇着连岁荒歉,讨赊帐不起,不得脱身。
    当企业以赊帐方式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就产生应收帐款。
    那我大概没法子开单子赊帐了吧?
    张静不是没有想过去代销店赊帐解决燃眉之急,但是看到人家门口挂着的概不赊帐的几个大字,便退了回来,就是能赊那也需要钱来还帐。
    你可以用赊帐的方式购买这台电视机。
    创业期的企业更多依赖内源融资和贸易赊帐,包括家庭和朋友。
    除非他把旧帐付清,否则他不能赊帐购买任何东西。
    那些赊帐购物的人,得支付他们所应分担的这笔加码的价款。
    他赊帐买了这部小汽车。
    欠帐,赊帐;一种顾客与商店的商定,按此商定顾客可先买东西后交钱,一般于月底交。
    付房租的日子临头时的麻烦更多了,在附近买东西的赊帐范围也更广了。
    这么一来,我们把房子全部抵押了,有几年冬天,我们要向副食店赊帐度日。
    她能在那间商店赊帐。
    我的钱不够付全部赊帐。不过,要是他们能等到星期六,我还会拿到一些钱。
    这些轻松得到的赊帐和很低的偿还需求创造了一代人,这代人被鼓励去购买他们想要的而不需要存钱或者等待。
    等我把所需物品放在收银台上后,我小心翼翼地说:“我想赊帐。”
    在某个星期二早上,楼下的杂货店开始不让他继续赊帐,城里的银行也很久不接他电话了。
    这是我赊帐买的。

    汉字详情

    shē [she]
    部首: 401
    笔画: 11
    五笔: MWFI
    五行:
    仓颉: BOOMF
    四角: 7889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佘( shē)声。本义:赊欠)

    (2) 同本义

    (3) 买货延期交款

    赊,贳买也。——《说文》

    (4) 段注:“贳买者,在彼为贳,在我则为赊也。”

    赊,不交钱而贾曰赊。——《字汇》

    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周礼·泉府》

    他游到夜间,赊了两碗酒,喝下肚去。——《阿Q正传》

    (5) 又如:赊贷(出借财物给人,准予借者缓期偿还);赊头(欠帐的期限);赊钱(所欠的贷款);赊券(欠帐的字据)

    (6) 卖物延期收款

    少年来酤者,皆赊与之。——《后汉书·刘盆子传》

    (7) 又如:赊卖(买卖货物时,卖方延期收款);赊得不如现得(比喻眼前的好处最实惠)

    (8) 借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9) 宽恕,饶恕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李白《秦女休行》

    形容词

    (1) 遥远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王勃《滕王阁序》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唐· 戎昱《桂州腊夜》

    (2) 又如:赊僻(偏远);赊远(赊遥。久远;遥远);赊促(远近;缓急)

    (3) 长;久

    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王泠然《古木卧平沙》

    (4) 又如:赊愿(宿愿)

    (5) 多,繁多

    胡马迎风起恨赊。——朗士元《闻吹扬叶者》

    (6) 又如:赊望(过高的愿望)

    (7) 迟缓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唐·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8) 又如:赊迟(延缓;拖延);赊缓(迟缓;缓慢)

    (9) 渺茫

    物土南州异,关河北信赊。——唐· 张说《岳州作》

    (10) 极端

    自怯春寒苦,那堪禁火赊。——唐· 李商隐《寒食行次冷泉驿》

    (11) 为数很少的

    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韩愈《次邓州界》

    (12) 通“奢”。奢侈

    楚楚衣服,戒在穷赊。——《后汉书·仲长统传》

    (13) 又如:穷赊(极端奢侈)

    (14) 宽松;松缓

    带赊衣改制。——刘禹锡《武陵书怀》

    (15) 稀少

    惟愁面会赊。——钱起《送费秀才归衡州》

    助词

    作语助。同“啊”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李商隐《昨日》

    英文翻译

    buy and sell on credit, distant

    方言集汇

    ◎ 粤语:se1
    ◎ 潮州话:cia1

    宋本广韵

    zhàng [zhang]
    部首: 318
    笔画: 7
    五笔: MHTY
    五行:
    仓颉: LBPO
    四角: 4223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长声。巾,麻丝织品。本义:篷帐,有顶的篷帐)

    (2) 同本义 。一种张挂或支架起来作为遮蔽用的器物。通常用布帛毡革制成

    帐,帱也。——《说文》

    帱谓之帐。——《尔雅》

    在上曰帐,在旁曰帷,禅帐曰帱。——《何承天纂要》

    项羽晨朝上将军 宋义,即其帐中斩 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3) 又如:帷帐(帷是四周相围而无顶的篷帐;帐是有顶的篷帐);帐具(陈列帷帐入筵。指备膳、帷帐和膳具);帐门(篷帐的出入口);帐下(营帐中;将帅的部下);帐内(军幕中的将佐);帐天(布篷);帐落(游牧部落聚居之处);帐殿(作为行宫的帐幕);帐幄(帐御。帷帐衣服等);帐饮(在郊野张设篷帐,宴饮送别);帐饯(设帐置酒饯行)

    (4) 蚊帐,床帐

    帐,张也,张施于床上也。——《释名》

    偷夜解齐将军之帱帐而献之。——《淮南子》

    (5) 又如:帐檐(帐荫子。帐子前幅上端下垂如檐,用作装饰的横幅);帐钩(床帐的金属框架)

    (6) 古代游牧民族计算人户的单位 。因他们逐水草而居,每户住一顶帐篷,故按帐计人户数

    帐者,犹中国之户数也。——《后汉书》

    英文翻译

    tent; screen, mosquito net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