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赐
繁体
賑賜
注音
ㄓㄣˋ ㄘˋ
词语释义
1.亦作"赈锡"。 2.赈救赐与。
词语解释
亦作“ 賑锡 ”。赈救赐与。
《后汉书·安帝纪》:“詔以宿麦不下,賑赐贫人。” 南朝 梁 玄光 《辨惑论》:“ 汉 末以来,谓为制酒,至 王灵期 削除舋目,先王道民,并其賑锡。”《隋书·食货志》:“运 山 东之粟,置常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賑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賑锡”。赈救赐与。
引《后汉书·安帝纪》:“詔以宿麦不下,賑赐贫人。”
南朝梁玄光《辨惑论》:“汉末以来,谓为制酒,至王灵期削除舋目,先王道民,并其賑锡。”
《隋书·食货志》:“运山东之粟,置常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賑赐。”
赈赐的网络释义
赈赐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辰声。本义:救济) 同本义 。本作“振”
战士以奉,饥民以赈。——《盐铁论》
悉府库以赈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又如:赈给(救济;赈济);赈田(专为赈济饥荒之用的田地);赈贷(救助、救济);赈荒(赈济遭荒灾民);赈物(赈济的物品)
英文翻译
relieve, aid distressed; rich
方言集汇
◎ 粤语:zan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易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赏赐)
(2) 给予;上给予下
赐,予也。——《说文》
上予下曰赐。——《正字通》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礼记·曲礼》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
(3) 又如:赐光(赏脸,赏光);赐环(将放逐之臣赦罪召还);赐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赐田(君主所赐予的田地);赐官(赐予设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权力)
(4) 请给 。如:赐函;赐示
英文翻译
give, bestow favors; ap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c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