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贫贷乏

zhèn pín dài fá [ zhen pin dai fa]
繁体 賑貧貸乏
注音 ㄓㄣˋ ㄆ一ㄣˊ ㄉㄞˋ ㄈㄚ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1.救济穷人。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新唐书·刘仁轨传》:“赈贫贷乏,劝课耕种,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

成语用法

赈贫贷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引证解释

⒈ 救济穷人。

《新唐书·刘仁轨传》:“賑贫贷乏,劝课耕种,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

赈贫贷乏的网络释义

赈贫贷乏

  • 赈贫贷乏( zhèn pín dài fá):救济穷人。出自 《新唐书·刘仁轨传》。
  • 汉字详情

    zhèn [zhen]
    部首: 401
    笔画: 11
    五笔: MDFE
    仓颉: BOMMV
    四角: 718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辰声。本义:救济) 同本义 。本作“振”

    战士以奉,饥民以赈。——《盐铁论》

    悉府库以赈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又如:赈给(救济;赈济);赈田(专为赈济饥荒之用的田地);赈贷(救助、救济);赈荒(赈济遭荒灾民);赈物(赈济的物品)

    英文翻译

    relieve, aid distressed; rich

    方言集汇

    ◎ 粤语:zan3

    宋本广韵

    pín [pin]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WVMU
    五行:
    仓颉: CSHO
    四角: 808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贝从分,分亦声。“贝”是古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表示贫困。本义:缺少财物,贫困。与“富”相对)

    (2) 同本义

    贫,财分少也。——《说文》

    无财谓之贫。——《庄子·让王》

    贫者,士之常也。——《说苑·杂言》

    分贫振穷。——《左传·昭公十四年》。疏:“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

    贫而无谄。——《论语》

    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荀子·天论》

    楚人贫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贫难(贫苦,困难);贫胎(骂人的话。穷鬼);贫窭(贫苦);贫贱之交(贫困患难中结交的朋友);贫户(贫穷人家);贫交(贫贱者相交友);贫巷(贫民居住的地方);贫病(又穷又病);贫汉(贫穷的男子)

    (4) 引申为缺少,不足

    富于万篇,而贫于一字。——刘勰《文心雕龙·练字》

    (5) 又如:贫阙(不足,短缺);贫薄(浅陋,短浅);贫腐(贫乏陈腐);贫微(贫乏微薄);贫寒(贫乏单薄);贫空(谓空无所有);贫辛(贫乏艰涩)

    (6) 絮叨可厌 。如:他的嘴真贫;贫嘴恶舌(话多而尖刻);贫嘴贱舌(形容人说话轻薄);贫嘴饿舌(形容人话多令人讨厌)

    (7) 僧道、尼姑自谦之称 。如:贫僧;贫尼(尼姑对自己的谦称);贫家(谦称自己的家)

    动词

    (1) 使贫穷 。如:贫人(使人贫穷);贫心(使心纯清。谓不以外物累其心);贫化(在采出的矿石中,有用矿物含量比在矿体中含量低,叫做“贫化”)

    (2) 以为贫穷

    夫人贫之,竟不商女。——《聊斋志异》

    英文翻译

    poor, impoverished, needy

    方言集汇

    ◎ 粤语:pan4

    宋本广韵

    dài [dai]
    部首: 401
    笔画: 9
    五笔: WAM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PBO
    四角: 23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代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施予;给予)

    (2) 同本义

    贷,施也。——《说文》

    贷,予也。——《广雅》

    以财投长曰贷。——《大戴礼记·千乘》

    凡民之货者。——《周礼·泉府》。司农注:“谓从官借本贾也。”

    又称贷而益之。——《孟子》

    不贷无出也。——《庄子·天运》

    贳贷卖买。——《汉书·食货志下》

    (3) 又如:贷施(施舍);贷恤(赈施抚恤)

    (4) 借出钱财

    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潜夫论·忠贵》

    (5) 又如:贷借(金钱物品的借出和借入);贷项(记入账户贷方的账项);贷卖(放贷或出卖)

    (6) 借入

    贷,借也。——《广雅》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 监河侯。——《庄子·外物》

    (7) 又如:向银行贷款;贷钱(借钱);贷赊(借贷,赊欠)

    (8) 推卸 。如:责无旁贷

    (9) 饶恕,宽恕

    每具狱上闻,辄贷其死。——《宋史·刑法志》

    有系狱者,皆挠法贷减。——《旧唐书·王世充传》

    今姑贷汝。——明· 高启《凫藻集》

    (10) 又如:严惩不贷;贷罪(免罪);贷减(宽宥减罪)

    名词

    要付利息的借款 。如:农贷;贷券(债券)

    英文翻译

    lend; borrow; pardon

    方言集汇

    ◎ 粤语:taai3
    ◎ 潮州话:dai3

    宋本广韵

    [fa]
    部首: 103
    笔画: 4
    五笔: TPI
    五行:
    仓颉: HINO
    四角: 203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

    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说文》。按,容也。从反正,推事。受矢者为正,避矢者为乏。

    故文反正为乏。——《左传·宣公十五年》

    凡乏用革。——《仪礼·大射仪》

    乏参侯道。——《仪礼·乡射礼》。注:“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

    (2) 无功伏安,电抗性伏安单位

    动词

    (1) 假借为贬。物质财富短缺

    振乏绝。——《吕氏春秋·季春》。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策》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史记·货殖列传序》

    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2) 又如:乏资(缺乏费用);乏力(缺少气力);不乏其人

    (3) 荒废;耽误

    子往矣,无乏吾事。——《庄子·天地》

    自严奏答无滞,不敢安寝,头目臃肿,事幸无乏。——《明史》

    (4) 没有,无 。如:乏趣(无味,没有兴味);乏手(手头不宽裕);乏角儿(没有名气的演员)

    形容词

    (1) 不正 。如:乏样子(丑陋的相貌)

    (2) 疲乏;无力

    因其劳乏而乘之。——《新五代史·周德威传》

    (3) 又如:乏倦(疲倦);乏乏(很疲倦);人困马乏

    (4) 使土地贫瘠的,或使丧失力量或功效的 。如:乏地

    (5) 无能的,不中用的

    我想昭君娘娘跟那 西施娘娘难道都是这种乏样子吗?——《老残游记》

    (6) 又如:乏角儿(演技不高、没有名气的演员)

    (7) 穷困 。如:乏用(手头拮据);乏竭(竭尽;穷困);乏窘(穷困艰难)

    英文翻译

    lack; poor

    方言集汇

    ◎ 粤语:fat6
    ◎ 客家话:[梅县腔] fat8 [台湾四县腔] fat8 [客英字典] fat8 [东莞腔] fap8 [沙头角腔] fat8 [宝安腔] fat8 [海陆丰腔] fat8 [陆丰腔] fat8 [客语拼音字汇] fad6
    ◎ 潮州话:huag8【潮州】huêg8 (hûak 旧时:hûe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四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房法入聲合口三等bʰĭwɐpbyap/bv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