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捐
词语释义
赈捐
(1) 赈济捐助
词语解释
清 末因国用不足,许人出钱捐官,其中用于赈灾所开的捐例,称为“賑捐”。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复沉太史书》:“賑捐减成核奬,其例既已通行,将届一年截止之期,未便再议更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自从前两年开了这个 山西 賑捐,到了此刻,已成了强弩之末。”
泛指捐助以赈灾。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二:“劳农政府设着种种方法力图救济,各机关实行赈捐,没有被灾的农村,都派人募收志愿捐助的粮食。”
引证解释
⒈ 清末因国用不足,许人出钱捐官,其中用于赈灾所开的捐例,称为“賑捐”。
引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复沉太史书》:“賑捐减成核奬,其例既已通行,将届一年截止之期,未便再议更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自从前两年开了这个山西賑捐,到了此刻,已成了强弩之末。”
⒉ 泛指捐助以赈灾。
引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二:“劳农政府设着种种方法力图救济,各机关实行赈捐,没有被灾的农村,都派人募收志愿捐助的粮食。”
赈捐的国语词典
救济捐助。
如:「各地纷纷赈捐灾区,发挥同胞爱的精神。」
赈捐的网络释义
赈捐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辰声。本义:救济) 同本义 。本作“振”
战士以奉,饥民以赈。——《盐铁论》
悉府库以赈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又如:赈给(救济;赈济);赈田(专为赈济饥荒之用的田地);赈贷(救助、救济);赈荒(赈济遭荒灾民);赈物(赈济的物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肙(
)声。本义:舍弃)(2) 同本义
捐,弃也。——《说文》。按,粪除秽污谓之捐。故寺人谓之中涓。以涓为之。
捐殡。——《谷梁传·宣公十八年》。注:“弃也。”
而国无捐瘠者。——《汉书·食货志》。注:“骨不埋者。”孟康曰:“捐,谓民有饥相弃捐者,或谓贫乞者谓捐。”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捐失成功。
(3) 又如:捐世(弃世。人死的婉辞);捐馆(指弃房舍,死亡的婉称。也作“捐馆舍”);捐身(牺牲生命);捐却(抛弃);捐灰(丢弃尘土)
(4) 除去;废除
捐不急之官。——《史记》
(5) 又如:捐甲(脱去铠甲);捐阶(除去阶梯);捐荐(去掉荐席);捐除(废除;消除);捐书(废书不读)
(6) 捐献,贡献
富者捐资。——《广东军务记》
捐二万五千金。——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捐者麋集。
(7) 又如:捐廉(官员向政府或为公务捐献自己的养廉银子);捐纳(秦代开始准许士民通过向政府捐款纳粮而买官职,历代效法,到清代而滥);捐选(挑选吉日)
(8) 花费;耗用
人能捐百万钱嫁女,而不肯捐十万钱教子。——《五杂俎》
名词
旧时税收的一种名称 。如:车捐;房捐;苛捐杂税;上了一笔捐;捐商(旧时承包捐税的商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kian1 [客语拼音字汇] gian1 [沙头角腔] gien1 [梅县腔] gian1 [海陆丰腔] gien1 [客英字典] gen1 gien1 [宝安腔] gen1 [东莞腔]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沿 | 與專 | 以 | 仙A合 | 平聲 | 先 | 合口三等 | 仙A | 山 | jyen/jven | jĭwɛ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