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

zī zhù [ zi zhu]
繁体 資助
注音 ㄗ ㄓ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资助 zīzhù

(1) 以资财钱物相助

aid financially;subsidize;support

词语解释

  1. 帮助;提供。

    《金石萃编》卷三四引《合邑诸人造佛堪铭》:“浄修波若,四摄资助。” 徐特立 《怎样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神秘的东西可以资助清谈。”

  2. 以财物帮助。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他穿的衣,吃的食,男女婚姻,公私赋税,那一件不在俺身上资助他。”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于是解开钱袋来资助灯彩蜡烛以及杂项开支。”

引证解释

⒈ 帮助;提供。

《金石萃编》卷三四引《合邑诸人造佛堪铭》:“浄修波若,四摄资助。”
徐特立《怎样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神秘的东西可以资助清谈。”

⒉ 以财物帮助。

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他穿的衣,吃的食,男女婚姻,公私赋税,那一件不在俺身上资助他。”
叶圣陶《倪焕之》十:“于是解开钱袋来资助灯彩蜡烛以及杂项开支。”

资助的国语词典

以财物帮助他人。

资助的网络释义

资助

  • 资助,汉语词汇。
  • 拼音:zī zhù
  • 是指帮助、提供资金资助。
  • 资助造句

    他用自己的汗水挣钱资助了上学的弟妹,使风雨飘摇的家多少现出些起色。
    同学们纷纷捐款捐物,资助灾区人民。
    您慷慨的赠予,不只是物质的资助,而且是精神的支持,使我的心湖涌起了感激的涟漪。
    女的是因为家里生意上想得到男方的资助。才和男的在一起的。
    它不会改变我父母遭遇事故的事实,也不会抹去我为了振作做出的努力。还有为这个小实验花去的六亿一千一百万。脑子正常的人绝对不会资助这种项目。
    万不已的话,他可以对巴特勒推心置腹而受到资助。
    一些学生和家长不理解经济资助的含义,或是错误的认为他们在选择一所学院时必须先选择某一专业,要不就认为所有的大学都是一样的。
    王老师虽然不富裕,可是在金钱上很大方,经常资助有困难的同学。
    尽管有短期的资助供给那些回国准备在公立大学工作的学者,但是没有什么可以保证这些人能找到一份正当的职业来偿还资助费用。
    你慷慨资助我读书,所以每次面对您时总是感愧交并。
    他是个十足的守财奴,在亲人需要资助时,他也一毛不拔。
    多承援救,又蒙资助,高义薄云,感激之至!
    吝啬,俗称小气。是一种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却不肯付诸于行动的行为。
    大学的助学金是专门用来资助特困生的。
    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捐资助学活动是由王老师倡导的。
    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资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资助。
    没有鲁肃的慷慨解囊来资助周瑜的话,他肯定是无法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的。
    在政府的资助下,他们可以保留工人,而且打赌订单将很快应接不暇。
    兆基博士高瞻远瞩,对资助高等教育及培育人才不遗馀力,对中大给予多方面支持。

    汉字详情

    [zi]
    部首: 401
    笔画: 10
    五笔: UQW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OBO
    四角: 378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2) 同本义

    资,货也。——《说文》

    资,川也。——《广雅》

    怀其资——《易·旅》

    丧乱蔑资。——《诗·大雅·板》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战国策·秦策一》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 秦王宠臣中庶子 蒙嘉。——《战国策·燕策》

    应得之资。——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富者捐资。——《广东军务记》

    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清· 方苞《狱中杂记》

    厚资而遣之。——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投资(把资金投入企业);内资;外资;集资;薪资(工资);茶资(茶钱);资业(资产);借资

    (4) 费用

    问几月之资。——《仪礼·聘礼》

    致马资于有司。——《礼记·少仪》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资斧不裕(旅费盘缠不宽裕);资装(盘缠与行装);川资(旅费);邮资(邮费);资值(衣食之值);开资

    (6) 资历;资格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 伯阳有师资之尊。——《世说新语·言语》

    愔自以资望少。——《晋书·郄愔传》

    资轻望浅,舆论不孚。——《大波》

    (7) 又如:资履;资任(资格;资历);资名(资历名望);资级(资格和品级);资秩(资历和品质);资籍(资格履历)

    (8) 天赋;天资

    然大王资侮人。——《汉书·陈平传》

    绝世之资,必不如专门之夙习也。——魏源《默觚下·治篇》

    (9) 又如:资质愚钝(天资愚鲁、蠢笨);资质甚鲁(天资愚笨);资略(才智、见识);资补(天资素质);资望(丰姿仪容)

    (10) 条件

    三资者备。——《战国策·秦策一》

    (11) 资料;材料

    每相见必以欧战为一谈资。——梁启超《欧战蠡测》

    (12) 粮食

    唯是脯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资穷困。——《国语·晋语四》。注:“资廪也。”

    南军谷少,而资储不如北。——《后汉书》

    (13) 又如:资饟(粮饷);资粮(粮食)

    (14) 水名 。发源于湖南省武冈县,北流入洞庭湖

    (15) 凭借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世说新语·文学》

    以资切磋。——清· 刘开《问说》

    (16) 能力;作用

    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资乎。——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17) 姓

    动词

    (1) 资助;供给

    资之以币帛。——《韩非子·说疑》

    固大王资余兵。——《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资馈(馈赠;出资帮助);资禄(提供俸禄);资给(供给财用);资给馆谷(供给宾客的宿食)

    (3) 给予

    王资臣万金而游。——《战国策》

    如姬资之三年。(“资”,为……悬赏,为动用法;“之”,指杀如姬之父的仇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又如:资给馆谷(供给宾客的宿食)

    (5) 救助;帮助

    尧何以助汝?——《庄子》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如:资全(周济);资政(帮助治理国政);资辅(资助;帮助)

    (7) 蓄积

    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令也。——《国语·越语上》

    (8) 又如:资聚(积聚);资储(积蓄,贮备)

    (9) 取,取用

    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王安石《与马运判书》

    (10) 又如:资取(获取;取得);资福(取福,求福);资纵(取用无度)

    形容词

    (1) 锋利

    旅于处,得其资斧。——《易·旅》

    (2) 又如:资辩(利口善辩)

    英文翻译

    property; wealth; capital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宋本广韵

    zhù,chú [zhu,chu]
    部首: 217
    笔画: 7
    五笔: EG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MKS
    四角: 74127

    详细解释

    chú

    动词

    (1) 同“锄”。除去

    颜不疑归,而师 董梧,以助其色。——《庄子》

    (2) 另见 zhù

    zhù

    动词

    (1) (形声。从力,且( )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2)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助,左也。——《说文》

    助,佐也。——《小尔雅》

    非助我者也。——《论语》。孔注:“犹益也。”

    九一而助。——《孟子》

    助天为虐者,不祥。——《国语·越语下》

    予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唐纪》

    挟矢以助战。——明· 魏禧《大铁椎传》

    肤觉之助。——蔡元培《图画》

    (3) 又如:助胆(帮助壮胆);互助(互相帮助);扶助(帮助);资助(用财物帮助);助力(帮助;援助)

    (4) 辅助

    射夫即同,助我举柴。——《诗·小雅》

    (5) 又如:助化(辅助教化);助葬(佐助他人发丧送葬);助研(助理研究员的简称)

    (6) 增添;增加

    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史记》

    (7) 又如:助哭(旧俗,客来灵前吊丧,丧主命人号哭以助哀,谓之助哭)

    (8) 另见 chú

    英文翻译

    help, aid, assist

    方言集汇

    ◎ 粤语:zo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6 [梅县腔] ze5 [沙头角腔] cu5 [客英字典] cih5 co5 [台湾四县腔] cu5 [宝安腔] cu5 [客语拼音字汇] ci4 co4 [东莞腔] cu5 [陆丰腔] cih5
    ◎ 潮州话:zo6 (tsõ)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牀據去聲開口三等dʒʰĭozrioh/dr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