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选

huì xuǎn [ hui xuan]
繁体 賄選
注音 ㄏㄨㄟˋ ㄒㄨㄢˇ

词语释义

贿选 huìxuǎn

(1) 用行贿来拉选票,使自己或自己所在党派的候选人当选

practise bribery at an election;get elected by bribery

词语解释

  1. 谓用钱财买通选举人。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文士’别有慧心,那里会给我便宜呢,自然即代以自‘ 袁世凯 称帝’以来的罪恶,仿佛‘称帝’‘贿选’那类事,我既在教育部,即等于全由我一手包办似的。” 王邗华 等《民国名人罗曼史·一个名伶众相追逐》:“垂涎于 刘喜奎 美色的还有卖布出身的北洋政府的贿选总统 曹锟 。”

引证解释

⒈ 谓用钱财买通选举人。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文士’别有慧心,那里会给我便宜呢,自然即代以自‘ 袁世凯称帝’以来的罪恶,仿佛‘称帝’‘贿选’那类事,我既在教育部,即等于全由我一手包办似的。”
王邗华等《民国名人罗曼史·一个名伶众相追逐》:“垂涎于刘喜奎美色的还有卖布出身的北洋政府的贿选总统曹锟。”

贿选的国语词典

选举时,候选人用财物买通选举人,以图当选。

如:「政府决定杜绝贿选的歪风。」

贿选的网络释义

贿选

  • 贿选是一种跟随着选举出现的现象,对于一般对政治没有热情或研究的大众施以小利就能得到支持。在小范围的选举(如乡镇长或村里长),只要买了几百人就是笃定当选。因此,像一部分较少人口的乡镇长或县市议员选举都有严重的贿选情形。在台湾更是特别明显,虽然近年台湾对贿选要加以杜绝并提供检举人检举奖金,但在地方议会黑道把持和桩脚买票技术的改进下很难抓到具体的买票罪证。因此,在台湾虽然查获贿选的数量非常多,不过实际上真正起诉的数量却很少。
  • 贿选造句

    里长选举贿选东闻,闹得满城风雨。
    这次贿选的丑闻,使得他威风扫地,真是太不值得了。
    尽管总是存在对贿选的抱怨,但总体上说,这次选举是公正的。
    苏嘉全率领的助选团,分为“相信鹿港”、“鹿港胜利”、“反贿选”三个队伍,徒步在鹿港的大街小巷,挨家挨户拜票。
    无记名投票可以防止选举作弊。记名投票可能会招致贿选的弊病,但有时候会带来其它好处。
    白宫称正在关注伊朗总统选举中出现的贿选报道。
    不过,印度政府的胜利由于出现贿选的指控而失色。
    有的热衷于赚面子、打场子、搞圈子,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目的就是为了积攒人脉、拉票贿选。
    高雄请出锺馗抓贿选奖金最高千万。
    苗栗某里长候选人及桩脚涉嫌送猪脚礼盒贿选,也被起诉。
    为此,太原市将严格执行“六个做到、六个严禁”,严厉打击八种贿选行为,严肃选风选纪,维护正常选举程序。
    南二中毕典影片疑讽议长贿选。
    以后,议会成为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发生了被长征饭店作"猪仔议会"的贿选总统的丑闻。
    报道称,张政雄下午在反贿选记者会后表示,投票动线只有一种,进去要领选举票就开始领,可以领“公投”票也可以不领,之后走到圈票处圈投,再投入票匦。
    对蔡正元称连胜文民调第一,呼吁支持者改投连,丁守中质疑,连、蔡两人有期约贿选嫌疑,明显违反选罢法。
    事实上,桩脚在动用各种手段替候选人揽票时,贿选的金钱或礼品亦通常由桩脚经手。
    总的来说,贿选是个好办法。
    广东的朋友见我没听懂,补充说,我们这里村长都得贿选。我更不明白了,您能看懂吗?
    特别是对在选举中通过拉票贿选获取职位的,不仅要给予严厉的纪律处分,还要依纪依法撤销其获取的职务;
    记名投票可能会招致贿选的弊病,但有时候会带来其它好处。

    汉字详情

    huì [hui]
    部首: 401
    笔画: 10
    五笔: MDEG
    五行:
    仓颉: BOKB
    四角: 748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贝,有声。本义:财物)

    (2) 同本义

    贿,财也。——《尔雅》

    窃贿为盗。——《左传·文公十八年》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卫风·氓》

    商贾阜通货贿。——《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

    贿用束纺。——《仪礼·聘礼》。注:“贿予人财之言也。”

    先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假货居贿。——《国语·晋语》

    (3) 又如:贿交(以财物相交);贿货(财物);贿赂(财货)

    (4) 贿赂的财物 。如:行贿;受贿

    动词

    (1) 赠送财物

    孟献子聘于 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左传·宣公九年》

    贿用周室之璧。——《穆天子传》

    宋人重贿之。——《左传·襄公二十年》

    (2) 又如:贿赠(以财物奉赠);贿谢(赠礼酬谢。亦指赠送或酬谢的礼物);贿币(赠送的礼物)

    (3) 贪财 。如:贿求(以行贿手段营求好处);贿交(因贪图其财富而与之结交)

    (4) 用财物买通别人

    政刑驰紊,贿货公行。——《陈书·后主沈皇后传》

    (5) 又如:贿免(用财物买通);贿嘱(贿赂嘱托);贿遗(行贿的财物);贿卖(收受贿赂,卖官爵,通关节)

    (6) 受贿

    居官必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非贿得之。——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污贿不饬。——清· 周容《芋老人传》

    英文翻译

    bribe; bribes; riches, wealth

    方言集汇

    ◎ 粤语:fui2

    宋本广韵

    xuǎn [xuan]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TFQ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HGU
    四角: 343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巽( xùn)声。本义:遣送;放遂)

    (2) 同本义

    选,遣也。——《说文》

    其母曰:“弗去,惧选。”癸卯,针适 晋。——《左传·昭公元年》

    (3) 假借为“柬”。挑选,选择

    选,一曰择也。——《说文》

    圣人,十人曰选。——《白虎通》

    不可选也。——《诗·邶风·柏舟》

    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礼记·王制》

    昼选男德以象谷明。——《国语·晋语》

    器成卒选,则士知胜矣。——《管子·七法》

    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礼记·礼运》

    选文以定篇。——《文心雕龙·序志》

    定选士,胜。——《管子》

    (4) 又如:选侍(选入宫中的侍女);选锋(挑选出来的精壮兵卒);选刷(挑选);选人(选用人才);选士(挑选人才);选权(铨选官吏之权);选簿(铨选官吏的簿籍);选职(主管铨选官吏的职务)

    (5) 派遣;使令

    选兵八万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已选三万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更选将官。——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 扬雄《甘泉赋》

    (6) 又如:选入外班(派往外地任职的官员)

    (7) 畏怯

    恐议者,选软复守和解。——《汉书·西南夷传》。注:“怯不前之意。”

    (8) 入

    既纳于百揆,宾于四门,选于林木,入于大麓。——《古列女传》

    (9) 牵引,攀连

    乃征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史记》。司马贞索隐:“ 应劭云:‘送,当作选。选,引也。’”

    (10) 选辑成册 。如:选家(科举时代,专门选集科场墨卷八股文章,印行以供考生模拟习作的人)

    (11) 具有;拥有

    选徒嚣嚣。——《诗·小雅·车攻》

    名词

    (1) 选辑成册的作品 。如:文选;民间诗选

    (2) 德行

    夫民群居而无选,为政以始之。——《逸周书》

    (3) 片刻,须臾

    选间食熟。——《吕氏春秋·任数》。注:“须臾也。”

    选,少选,须臾也。——《古今韵会举要》

    (4) 又如:选顷(选间。片刻,一会儿)

    英文翻译

    choose, select; elect; el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