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素

zhì sù [ zhi su]
繁体 質素
注音 ㄓˋ ㄙㄨˋ

词语释义

质素 zhìsù

(1) 本质,素养

一批质素不高的人把持着权力
quality

(2) 因子;成分

质素不纯
factor

(3) 质朴

他穿着质素的干部服
plain

词语解释

  1. 谓其本色素朴,不加文饰。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孔子 曰:賁,非正色也,是以叹之。吾思夫质素,白当正白,黑当正黑。” 扬雄 《太玄·文》“大文弥朴” 晋 范望 注:“木故称朴,朴而质素,故似不文也。” 夏衍 《法西斯细菌》第二幕:“ 俞实夫 的住宅相当宽大的西式客厅,质素而具备着品格的陈设。”引申为(1)文词平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及 后汉 鲁丕 ,辞气质素,以儒雅中策,独入高第。”又《书记》:“或事本相通,而文意各异;或全任质素,或杂用文綺。”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惟 李 杜 古赋,词句质素。”(2)有操守;俭朴。《南齐书·刘善明传》:“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南史·循吏传·杜慧度》:“ 慧度 布衣蔬食,俭约质素。”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其父子无嗜欲,自奉质素如此。”

  2. 素质;固有的品质或性质。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炭也,铅也,金刚石也,此三者质素相同,而成形各异。” 李大钊 《什么是新文学》:“一般最流行的文学中,实含有很多缺点。概括讲来,就是浅薄,没有真爱真美的质素。”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他也富有实行的质素, 法国 作家所常有的享乐的气息,在他的作品中是丝毫也没有的。” 柳青 《狠透铁》:“他们说老汉精神上有一种先天的质素,使他嗅出异己阶级的味道。”

  3. 古代刀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六·刀剑录缺》:“显显名世若 舜 之吴刀, 周 之赤刀, 鲁 之孟劳, 魏文帝 之百辟。刀六名:灵宝、含章、清刚、扬文、质素、龙鳞。”

引证解释

⒈ 谓其本色素朴,不加文饰。

汉刘向《说苑·反质》:“孔子曰:賁,非正色也,是以叹之。吾思夫质素,白当正白,黑当正黑。”
扬雄《太玄·文》“大文弥朴” 晋范望注:“木故称朴,朴而质素,故似不文也。”
夏衍《法西斯细菌》第二幕:“俞实夫的住宅相当宽大的西式客厅,质素而具备着品格的陈设。”
引申为(1)文词平实。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及后汉鲁丕,辞气质素,以儒雅中策,独入高第。”
又《书记》:“或事本相通,而文意各异;或全任质素,或杂用文綺。”
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惟李杜古赋,词句质素。”
(2)有操守;俭朴。 《南齐书·刘善明传》:“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
《南史·循吏传·杜慧度》:“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其父子无嗜欲,自奉质素如此。”

⒉ 素质;固有的品质或性质。

章炳麟《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炭也,铅也,金刚石也,此三者质素相同,而成形各异。”
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一般最流行的文学中,实含有很多缺点。概括讲来,就是浅薄,没有真爱真美的质素。”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他也富有实行的质素, 法国作家所常有的享乐的气息,在他的作品中是丝毫也没有的。”
柳青《狠透铁》:“他们说老汉精神上有一种先天的质素,使他嗅出异己阶级的味道。”

⒊ 古代刀名。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六·刀剑录缺》:“显显名世若舜之吴刀, 周之赤刀, 鲁之孟劳, 魏文帝之百辟。刀六名:灵宝、含章、清刚、扬文、质素、龙鳞。”

质素的网络释义

质素

  • 质素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ì sù,指事物本来的性质,素养;因子,成分;质朴;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被列为“7S”之一;专业术语,材质。
  • 质素造句

    虽然梅艳芳在上海站只演一场,但重本投资,制作认真,阿梅强调不是为赚钱,只求有优质素献给观众。
    采后绿芦笋、豌豆苗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粗纤维、细胞壁多糖和木质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针对沥青路面中木质素纤维不能再生、聚合物纤维价格高、玄武岩纤维需进口的缺点,研发出了碱性矿物纤维。
    你对于连卡佛的员工服务质素有何感想?
    通过肥料的沙柱淋溶性试验,研究了以亚铵法制浆蒸煮废液氨解产物为原料研制的木质素肥料的缓释特性。
    马鹿食物中粗蛋白和酸性洗涤木质素的含量低于狍,可消化干物质的含量高于狍。
    论述了木质素磺酸盐化学改性制取水煤浆添加剂的试验研究。
    白萝卜为十字花科植物的新鲜根茎,萝卜所含丰富的维生素和淀粉酶,可消除烤焦肉品或烤鱼中硝酸氨的致癌物质,而所含的木质素也可以抑止癌细胞的生长。
    竹浆废水酸析处理后会产生以木质素为主要成分的固体废物。
    本文将碱木质素制成膜材料并探索膜的用途,先后制备了碱木质素壳聚糖共混膜和碱木质素壳聚糖反应膜。
    结果表明,溶出木质素的缩聚程度较高,其共轭双键的增加主要发生在蒸煮前期。
    对麦草碱木质素和木材硫酸盐木质素的氧化氨解反应进行研究。
    急性期大剂量皮质素、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均有较好疗效。
    农作物秸秆含有大量难降解的木质素,难于直接被厌氧微生物利用,降低了高固体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效率。
    虽然研究并未将它明确地订定为规划目标,但改善生活质素与可持续发展在实际上殊途同归,故相信此目标可归纳于可持续发展概念之下。
    以工业木质素磺酸盐为原料,采用自由基共聚反应对进行接枝羧基改性,制备得到改性磺化木质素,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而未使用胶体磨进行缩合反应,由于碱木质素在酸性条件下析出,使得产物固液分离。
    将毛头鬼伞菌丝体接种到不同栽培培养基上,分析了菌丝体对培养基中综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淀粉利用的动态变化。
    安利的产品有质素保证,给予顾客很大的信心,令我们在发展的时候事半功倍。
    再怪"普天同庆"显得苍白无力,更可能的解释就是川岛只是一个低质素的门将。

    汉字详情

    zhì [zhi]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RFM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JBO
    四角: 722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斦( zhì)声。 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2) 同本义

    质,以物相赘也。——《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 齐, 齐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遂纳子为质。——《后汉书·班超传》

    犹质其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质库(当铺);质作(抵押其身,使服劳役);质鬻(典押出卖);质录(收押);质卖(典押和出卖);质债(抵债);质当(典当;质押);质肆(当铺)

    (4) 通“诘”( jié)。问;诘问

    爰质所疑。——扬雄《太玄经》

    援疑质理。——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质之鬼神;质责(以正义质询责问);质问(向人询问疑难的问题);质让(诘问,谴责);质辩(质疑辩论);质论(质疑评论)

    (6) 双方对质,验证

    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礼记·曲礼上》

    (7) 又如:质验(验证;勘验);质凭(证实);质审(质对审讯)

    (8) 评断

    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礼记·王制》

    (9) 又如:质成(请人评断事情的是非);质律(古代评定市价的一种文书)

    名词

    (1) 抵押品;人质

    故周郑交质。——《左传·隐公三年》

    以三公子为质。——《左传·昭公二十年》

    请以宝为质于子,以假子之邑粟。——《管子·山权数》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2) 又如:质馆(安置人质的馆舍);质布(质人向犯约者所收的罚金,称为“质布”);质婆(作人质的妇女);质留(扣留作为人质);质宫(人质的居室);质任(人质和任子)

    (3) 盟约

    黄池之役,先主与 吴王有质。——《左传·哀公二十年》

    (4) 古代贸易用的券书

    并质共剂。——《后汉书》

    (5) 又如:质剂(古代贸易的券契);质要(古代买卖货物的凭证);质契(契约,契据)

    (6) 箭靶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荀子·劝学》

    骑而驰,而击方寸之质。——《器胜策》

    (7) 又如:质的(射侯。箭靶)

    (8) 素质;本质;禀性

    太素者,质之始也。——《列子》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王粲《登楼赋》

    (9) 又如:质像(资质仪表);质性(资质,本性)

    (10) 物质;事物

    气形光声,无逃质理。——《物理小识》

    (11) 形体

    骈门裸质。——《南齐书》

    (12) 又如:质辞(仪表言辞);质貌(形体相貌);质干(躯体);质象(形体);质状(形状;体态)

    (13) 质地、底子

    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玉质而金色。——明· 刘基《卖柑者言》

    (14) 通“锧”。砧板 。行斩刑时用的垫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衣伏质。——《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

    訢已解衣伏质。——《汉书·王訢传》

    (15) 通“贽”。信物;见面礼

    臣委质于狄之鼓。——《国语·晋语九》

    出疆必载质。——《孟子·滕文公下》

    惠王患之,乃令 张仪佯去 秦,厚币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6) 对象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左传·徐无鬼》

    形容词

    (1) 朴实、朴素

    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韩非子·难言》

    以求其质。——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质木(质朴无华);质厚(朴实浑厚);质讷(朴实厚道,不善言辞);质简(质朴简易)

    (3) 信实;诚信

    楚子闻 蛮子之乱也,与 蛮子之无质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英文翻译

    matter, material, subst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at1
    ◎ 潮州话:zieh4 zi3

    宋本广韵

    [su]
    部首: 627
    笔画: 10
    五笔: GX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MVIF
    四角: 509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 )。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2) 同本义

    素,白致缯也。——《说文》

    纯以素。——《礼记·杂记》

    素服哭于库门之外。——《礼记·檀弓》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3) 又如:素幭(古代盖在车前横木上的白绸);素服缟冠(丧服,素、缟,指白绘)

    (4) 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

    英骨秀气,洒落毫素。——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

    (5) 又指用绢帛纸张写的书籍或信件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6) 本质;本性

    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斫,终负素质。——《文选·张华·励志诗》

    (7) 又如:根素(根本);素怀(本心)

    (8) 带根本性的物质或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 。如:核素;毒素;色素;维生素;元素(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毒素(某些有机体产生的有毒物质);因素(构成事物的本质成分);要素(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

    (9) 蔬菜瓜果等副食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墨子·辞过篇》

    果蓏素食当十石。——《管子·禁藏》

    (10) 又如:三荤一素;吃素;素什锦(杂取诸种蔬菜配合而成的一种素肴);素膳(素食)

    (11) 旧交

    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唐· 韦应物《慈恩伽蓝清会》

    (12) 又如:素故(旧交);素情(旧交,旧情);素结(故交);素旧(旧交)

    (13) 姓 。三国魏有素利

    形容词

    (1) 白色,雪白

    秦伯素服郊次,乡向而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服尚素玄。——班固《东都赋》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素纸(白纸;没有写过字的纸);素衣将敝(比喻人处境艰难,生活困苦);素练(白色的熟绢);素车(以白土涂饰的车);素风(秋风);素秋(即秋季,古代阴阳五行家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称秋季为“素秋”);素娥(指月宫中仙女“嫦娥”。因月色白,故称“素娥”)

    (3) 质朴;不加装饰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唐· 刘禹锡《陋室铭》

    众人皆以奢靡为贵,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素碑(没有刻字的石碑);素一(纯朴简约);素冠(素朴无饰的练冠);素室(朴实而不加华饰的房间);素琴(无装饰的琴);素妆(淡妆);素几(不加雕饰的小几);素面朝天(不加妆饰而面见天子)

    (5) 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诗·魏风·伐檀》

    孔子作《春秋》以示王意,然则 孔子之《春秋》,素王之业也;诸子之传书,素相之事也。—— 汉· 王充《论衡超奇》

    (6) 又如:素放(无条件释放);素王(指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的人);素封(没有官爵封邑但和封君一样富有的人家);素手(空手;不带礼物);素功(素王的功业);素官(没有实际权力的闲官)

    (7) 平素,往常,旧时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 名。”——《明史·海瑞传》

    (8) 又如:素位(平日所处的地位);素守(平素的操守);素抱(平素的志趣、抱负);素衷(平素的心意);素期(平素所期望的);素意(平素的意愿);素怀(平素的怀抱);素著(一向都很著名);素孚(平时很得人心;一贯深受众望)

    (9) 寒素,低微

    文帝使人问 诩自固之术, 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三国志·贾诩传》

    (10) 又如:素士(布衣之士;贫寒的读书人);素姓(平民,百姓);素品(低微的门第);素室(寒门);素流(寒素之辈。指门第低微的人);素族(寒门);素门(清寒之家。与世族豪门相对)

    (11) 质数的 。如:素数(质数);素因子

    (12) 诚心的,真情的

    夫公孙鞅事 孝公,极身毋二,…竭智能,示情素。——《战国策》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曹植《洛神赋》

    副词

    (1) 预先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国语·吴语》

    (2) 又如:素脩(预先早作准备);素构(预先构思草拟);素赏(预先行赏);素定(预先确定)

    (3) 向来;从来就 。如:素不相识;素不通信

    用于语言或方言中某种具有重大特色的结构单位 。如:语素;调素

    英文翻译

    white (silk); plain; vegetarian; formerly; normally

    方言集汇

    ◎ 粤语:sou3
    ◎ 客家话:[东莞腔] su5 [沙头角腔] su5 [客英字典] sii5 [台湾四县腔] su5 [梅县腔] se5 [海陆丰腔] su5 [陆丰腔] sii5 [宝安腔]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s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桑故去聲開口一等soh/su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