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竹

zhēn zhú [ zhen zhu]
繁体 貞竹
注音 ㄓㄣ ㄓㄨˊ

词语释义

1.竹。竹经寒不凋,四季常青,故称。

词语解释

  1. 竹。竹经寒不凋,四季常青,故称。

    宋 马令 《南唐书·党与传·宋齐邱》:“贞竹无盛衰,媚柳先摇落。”

引证解释

⒈ 竹。竹经寒不凋,四季常青,故称。

宋马令《南唐书·党与传·宋齐邱》:“贞竹无盛衰,媚柳先摇落。”

贞竹的网络释义

贞竹

  • 释义
  • 竹。竹经寒不凋,四季常青,故称。 宋 马令《南唐书·党与传·宋齐邱》:“贞竹无盛衰,媚柳先摇落。”
  • 汉字详情

    zhēn [zhen]
    部首: 401
    笔画: 6
    五笔: HM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YBO
    四角: 21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说文》

    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周礼·春官·天府》。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

    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周礼》

    (2) 又如:贞龟(占卜。古人灼龟甲以卜);贞吝(卜问不吉,其事难行);贞卜(占卜;卜问)

    形容词

    (1) 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元、亨、利、贞。——《易·乾》

    厥赋贞。——《书·禹贡》。传:“正也。”

    求永贞。——《周礼·大祝》

    万国以贞。——《礼记·文王世子》

    一人元良,万邦以贞。——《书·太甲下》

    君子贞而不谅。——《论语》

    (2) 又如:贞白(正直清白);贞曜(正光);贞一(心正专一);贞期(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贞明(正大光明);贞确(贞正坚固)

    (3) 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

    言行抱一谓之贞。——《贾子道术》

    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贞亮死节(坚贞忠诚,能够以死殉节);贞亮(坚贞亮节);贞固(能固守正道,坚贞不变,始终如一);贞人(志节坚定不移、能守正道的人);贞毅(坚贞刚毅)

    (5) 坚硬;坚劲

    严霜识贞木。——房玄龄《晋书》

    (6) 又如:贞木(坚劲耐寒,经严冬而不凋的树木);贞珉(坚美可做碑铭石刻的石块);贞悦(坚挺劲直);贞柯(坚挺耐塞的枝柯);贞玉(坚美的玉石)

    (7) 忠;真诚

    慕古人之贞节。——张衡《思玄赋》。注:“诚也。”

    不贰者,则是贞于君也。——《韩非子·难三》

    (8) 又如:忠贞(忠诚而坚定不移);贞臣(廉正有操守的臣子);贞夫(忠直有守的正人君子。也作“真夫”);贞实(忠信诚实)

    名词

    (1) 贞操,节操。旧称女子“贞节”

    清白守节曰贞。——《周书·谥法》

    贞女不更二夫。——《史记·甲单列传》

    一念之贞。——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贞妇(夫死不再改嫁的女子);贞心(坚贞不移的心地);贞艳(有坚贞之节的美女)

    (3) 碑石 。如:贞碣(碑石的美称);贞碑(碑石的美称);贞琬(碑石的美称);贞珉(石刻碑铭的美称);贞刻(石刻碑铭)

    (4) 正轨,正道 。如:贞度(符合正道的法度);贞则(符合正道的准则)

    英文翻译

    virtuous, chaste, pure; loyal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宋本广韵

    zhú [zhu]
    部首: 624
    笔画: 6
    五笔: TT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H
    四角: 88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3) 又如:竹笋汤(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竹撞(竹编提盒);竹箨(竹笋的皮;笋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开的篾条,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竹笆(竹篱);竹皮(笋壳);竹母(带有笋芽的竹鞭);竹工(制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编制器具的手工业者);竹席(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竹笪(粗竹席);竹笠(竹丝或竹蔑编成的笠帽)

    (4) 竹简

    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盐铁论》

    (5) 又如:竹刑(记载于竹简上的刑法条文);竹素(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与白绢);竹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

    (6) 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

    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

    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竹人(吹奏竹制乐器的乐工);竹肉丝(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笛(竹制管乐器);竹管(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8) 竹林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英文翻译

    bamboo; flute; KangXi radical 118

    方言集汇

    ◎ 粤语:zuk1
    ◎ 客家话:[宝安腔] zuk7 [海陆丰腔] chuk7 [客英字典] chuk7 [陆丰腔] chuk7 [梅县腔] zhuk7 [沙头角腔] zuk7 [东莞腔] zuk7 [台湾四县腔] zuk7 [客语拼音字汇]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張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ţĭuktriuk/ti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