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确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坚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习禅·慧嵬》:“有一女子来求寄宿…… 嵬 厥志贞确,一心无扰,乃谓女曰:‘吾心若死灰,无以革囊见试。’”《陈书·宣帝纪》:“我心贞确,坚誓苍昊。”《旧唐书·薛登传》:“希仕者必修贞确不拔之操,行难进易退之规。”亦指坚贞不渝的节操。 明 陈子龙 《越中郡斋送徐圣期还松江》诗:“勗哉 茂弘 矩,贞确道所钦。”
引证解释
⒈ 坚定。
引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习禅·慧嵬》:“有一女子来求寄宿…… 嵬厥志贞确,一心无扰,乃谓女曰:‘吾心若死灰,无以革囊见试。’”
《陈书·宣帝纪》:“我心贞确,坚誓苍昊。”
《旧唐书·薛登传》:“希仕者必修贞确不拔之操,行难进易退之规。”
亦指坚贞不渝的节操。 明陈子龙《越中郡斋送徐圣期还松江》诗:“勗哉茂弘矩,贞确道所钦。”
贞确的网络释义
贞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说文》
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周礼·春官·天府》。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
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周礼》
(2) 又如:贞龟(占卜。古人灼龟甲以卜);贞吝(卜问不吉,其事难行);贞卜(占卜;卜问)
形容词
(1) 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元、亨、利、贞。——《易·乾》
厥赋贞。——《书·禹贡》。传:“正也。”
求永贞。——《周礼·大祝》
万国以贞。——《礼记·文王世子》
一人元良,万邦以贞。——《书·太甲下》
君子贞而不谅。——《论语》
(2) 又如:贞白(正直清白);贞曜(正光);贞一(心正专一);贞期(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贞明(正大光明);贞确(贞正坚固)
(3) 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
言行抱一谓之贞。——《贾子道术》
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贞亮死节(坚贞忠诚,能够以死殉节);贞亮(坚贞亮节);贞固(能固守正道,坚贞不变,始终如一);贞人(志节坚定不移、能守正道的人);贞毅(坚贞刚毅)
(5) 坚硬;坚劲
严霜识贞木。——房玄龄《晋书》
(6) 又如:贞木(坚劲耐寒,经严冬而不凋的树木);贞珉(坚美可做碑铭石刻的石块);贞悦(坚挺劲直);贞柯(坚挺耐塞的枝柯);贞玉(坚美的玉石)
(7) 忠;真诚
慕古人之贞节。——张衡《思玄赋》。注:“诚也。”
不贰者,则是贞于君也。——《韩非子·难三》
(8) 又如:忠贞(忠诚而坚定不移);贞臣(廉正有操守的臣子);贞夫(忠直有守的正人君子。也作“真夫”);贞实(忠信诚实)
名词
(1) 贞操,节操。旧称女子“贞节”
清白守节曰贞。——《周书·谥法》
贞女不更二夫。——《史记·甲单列传》
一念之贞。——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贞妇(夫死不再改嫁的女子);贞心(坚贞不移的心地);贞艳(有坚贞之节的美女)
(3) 碑石 。如:贞碣(碑石的美称);贞碑(碑石的美称);贞琬(碑石的美称);贞珉(石刻碑铭的美称);贞刻(石刻碑铭)
(4) 正轨,正道 。如:贞度(符合正道的法度);贞则(符合正道的准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作“碻”、“塙”。本义:坚固)
(2) 同本义
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庄子·应帝王》
確乎其不可拔。——《易·乾卦》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易·系辞下》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易·乾》
(3) 坚定;坚决 。如:确士(坚贞之士); 确志(坚定的志向);确固(坚定);确然(刚强;坚定的样子)
(4) 真实;符合事实 。如:正确(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确考(确切考证);确指(确切指出);确音(确切的消息)
动词
(1) 通“搉”。敲击
乐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尘尾柄确几。——《世说新语·文学》
(2) 通“角”。竞争
李广才气,天下亡双,自负其能,数与虏确。——《汉书·李广传》
副词
(1) 的确 。如:这样的成绩确没见过
(2) 确定无疑地 。如:确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ok7 hok7 [客英字典] kok7 [台湾四县腔] kok7 ho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學 | 胡覺 | 匣 | 覺 | 入聲 | 覺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ghruk/heok | ɣɔ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