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子

zhēn zǐ [ zhen zi]
繁体 貞子
注音 ㄓㄣ ㄗˇ

词语释义

贞节的女子。

词语解释

  1. 贞节的女子。

    元 朱德润 《吴兴沉母诗序》:“贞子既归 沉氏 ,夫有疾,扶而导焉,愈敬不衰。”

引证解释

⒈ 贞节的女子。

元朱德润《吴兴沉母诗序》:“贞子既归沉氏,夫有疾,扶而导焉,愈敬不衰。”

贞子的网络释义

贞子

  • 全名山村贞子,经典恐怖形象之一。出自1991年至1999年出版的系列恐怖小说《午夜凶铃》。山村贞子是超能力研究者伊熊平八郎与超能力者山村志津子的长女,继承了母亲的特殊能力,拥有可以控制人类生死的超能力。贞子具有天生的世间罕有的美丽,但是却是个得了罕见遗传病“睾丸性女性症候群”的阴阳人。19岁的贞子加入了飞翔剧团,因为一次观看没有插上插头却有画面的电视机而被人熟知。一次在医院探望父亲的时候,父亲给贞子注射天花病毒,然后被父亲投入枯井里。在枯井里,贞子用怨念制成了生前记忆深处的残像和诅咒,封印在录影带里,每一个看到录影带的人都会在7天后死亡或生产。
  • 贞子造句

    一个盛怒中的鬼魂,贞子,在自己死于井底之时把自己录在录影带中。
    尤其她可以莫名其妙出席今晚的宴会,足见其身份不同寻常,但沈春丽绞尽脑汁,也搜索不出吉永贞子丝毫线索。
    滋阴养血的有熟地、首乌、黄精、阿胶、龟胶、女贞子、旱莲草等。
    “舍友们都说生病状态,美女变中女,中女变丑女,丑女变凤姐,凤姐变……”我没让他变下去,变出“贞子”也未可知。
    视觉和盲感是如何在峠三吉,正田筱枝和栗原贞子关于广岛的诗篇起作用?
    治宜滋阴补肾,用左归丸加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制首乌。
    毕竟鸠山寿行先生是您的客人、朋友,而渡边君在满洲就跟松井君称兄道弟,吉永贞子小姐从第一天报到,就与松井君投缘。
    而楚立明随后从侧面观察到,贞子原本乌黑明亮的那对大眼睛,在她扭过头的瞬间蒙上了一层白翳,紧接着,她似乎轻轻眨了一下眼睛……
    他要自己做到绝对的声色不动!楚立明很清楚,由于力量的过分悬殊,实际上自己在贞子面前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
    为了气血和利水作用,可吃些熟地、首乌、菟丝、肉蓉、女贞子及旱莲草等。
    弱点:贞子她妈,反对怪咖记者或是挖出你的家用录相机,记录下最新的东城故事。
    今年万圣节没特别安排,随便跟阎王下下棋,与僵尸跳跳舞,和贞子谈谈情,与骷髅比比瘦,再和木乃伊相依,吸血鬼亲嘴,也就这么多,你呢,打算怎么过?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神应养真丹、七宝美髯丹、芪贞颗粒、固肾生发汤等,常用中药有首乌、黄芪、茯苓、当归、白术、黄精、旱莲草、女贞子、桑葚等。
    女贞子滋补肝肾;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赤芍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散淤止痛;丹参活血祛淤,除烦安神;三七活血化淤;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
    这是一次明星聚会:贞子、白骨精来了,猪八戒、卡西莫多、范海辛、怪物史瑞克也来了。在一片欢呼声中,你出现了,淡定的微笑挥手。原来,你就是传说中那个所有妖魔鬼怪的偶像。万圣。
    方法运用中药复方组合化学、血清药理学和细胞药理学方法,观察女贞子、墨旱莲系列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对小鼠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
    联组会上,计明南加、艾尼瓦尔·依明、乌恩、阿什老轨、权贞子、马虎成等委员围绕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踊跃发言。
    治宜滋养肾阴,可选用熟地、山药、何首乌、桑椹、阿胶、女贞子、龟甲胶等药。
    所以,六经头痛片治疗部位广泛全面,再加上配有补益肝肾的女贞子、茺蔚子,对于阴虚症状有改善,如常见的女性经期头痛就属于这个症型,效果也是不错的。
    明天就是万圣节了,如果不想贞子从你家电视机里爬出来,不想被僵尸吓的鸡皮疙瘩掉满地,不想午夜被群魔惊醒,兜里就多准备些糖果和我们一起狂欢吧!

    汉字详情

    zhēn [zhen]
    部首: 401
    笔画: 6
    五笔: HM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YBO
    四角: 21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说文》

    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周礼·春官·天府》。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

    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周礼》

    (2) 又如:贞龟(占卜。古人灼龟甲以卜);贞吝(卜问不吉,其事难行);贞卜(占卜;卜问)

    形容词

    (1) 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元、亨、利、贞。——《易·乾》

    厥赋贞。——《书·禹贡》。传:“正也。”

    求永贞。——《周礼·大祝》

    万国以贞。——《礼记·文王世子》

    一人元良,万邦以贞。——《书·太甲下》

    君子贞而不谅。——《论语》

    (2) 又如:贞白(正直清白);贞曜(正光);贞一(心正专一);贞期(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贞明(正大光明);贞确(贞正坚固)

    (3) 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

    言行抱一谓之贞。——《贾子道术》

    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贞亮死节(坚贞忠诚,能够以死殉节);贞亮(坚贞亮节);贞固(能固守正道,坚贞不变,始终如一);贞人(志节坚定不移、能守正道的人);贞毅(坚贞刚毅)

    (5) 坚硬;坚劲

    严霜识贞木。——房玄龄《晋书》

    (6) 又如:贞木(坚劲耐寒,经严冬而不凋的树木);贞珉(坚美可做碑铭石刻的石块);贞悦(坚挺劲直);贞柯(坚挺耐塞的枝柯);贞玉(坚美的玉石)

    (7) 忠;真诚

    慕古人之贞节。——张衡《思玄赋》。注:“诚也。”

    不贰者,则是贞于君也。——《韩非子·难三》

    (8) 又如:忠贞(忠诚而坚定不移);贞臣(廉正有操守的臣子);贞夫(忠直有守的正人君子。也作“真夫”);贞实(忠信诚实)

    名词

    (1) 贞操,节操。旧称女子“贞节”

    清白守节曰贞。——《周书·谥法》

    贞女不更二夫。——《史记·甲单列传》

    一念之贞。——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贞妇(夫死不再改嫁的女子);贞心(坚贞不移的心地);贞艳(有坚贞之节的美女)

    (3) 碑石 。如:贞碣(碑石的美称);贞碑(碑石的美称);贞琬(碑石的美称);贞珉(石刻碑铭的美称);贞刻(石刻碑铭)

    (4) 正轨,正道 。如:贞度(符合正道的法度);贞则(符合正道的准则)

    英文翻译

    virtuous, chaste, pure; loyal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宋本广韵

    [zi]
    部首: 344
    笔画: 3
    五笔: BBB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D
    四角: 174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 同本义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阴也。——《汉书·杜钦传》

    干、 越、 夷、 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3)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4) 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5) 又

    有子存焉。

    (6) 又

    (7) 又

    孙又生子。

    子墨衰绖。(晋襄公的丧服都染成黑色。子,指晋襄公。墨,动词,染黑。衰,通縗,丧服,粗麻布做成。绖,头巾和腰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8) 又如:子党(儿女辈);子道(儿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子姓(泛指子孙,后辈);子辈(儿女)

    (9) 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无子,有女二人。——唐· 陈玄祐《离魂记》

    (10) 又如:子姪(本指子与姪。后用以通称晚辈);子胤(子息,后嗣);子父(父和子);子母(母和子);子客(儿子的宾客)

    (11) 子孙

    (12) 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执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荀子·正论》

    (13) 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石崇《王昭君辞》

    (14) 人的通称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诗·邶风·匏有苦叶》

    (15) 又如:樵子;舟子;子马(人马);子童(后妃或仙女的自称);孤子(年少死了父亲的人);才子(特别具有才华的人);女子(女性);小子(年幼的人;晚辈);内子(内人,即妻子);夫子(旧时对学者的称呼;旧时学生称老师);孝子(对父母十分孝顺的人);游子(离乡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16)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赵彦卫《云麓漫钞》

    (17)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子年少。——晋· 干宝《搜神记》

    而独不足子所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子之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8) 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子曰:学而时习之。——《论语》

    子墨子闻之。——《墨子·公输》

    (19) 又

    子墨子解带为城。

    (20) 地支的第一位

    (21)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子日困敦。——《尔雅》

    (22)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子,又以纪月。——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

    (23) 用以纪日

    不辟子卯。——《仪礼·士丧礼》

    (24) 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西游记》

    (25) 又如:子夜

    (26) 专指女儿

    缵女维莘,长子维行。——《诗·大雅·大明》。毛传:“长子,长女也。”

    曹丞相因念令先君是绝代儒宗,夫人是名公爱子,不忍埋没这白草黄云之外。—— 明· 陈与郊《文姬入塞》

    (27) 又如:子媳(女媳)

    (28) 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此三子者。——《战国策·魏策》

    非郑尹而快孙子。——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程氏子以蠹贫。——《聊斋志异·促织》

    (29) 姓

    形容词

    (1) 小

    时大武军子将 郝灵荃奉使在 突厥。——《资治通鉴·唐纪》

    (2) 又如:子将(小将);子舍(小房);子闩(小门闩);子墙(院落内部的小墙);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

    (3) 嫩的或易咀嚼的 。如:子姜

    (4) 幼小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 曹操《四时食制》

    (5) 又如:子鸭(幼鸭,嫩鸭);子鸡(小而嫩的鸡)

    (6) 属于别人的,受别人控制的 。如:子公司

    动词

    (1) 通“慈”( )。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天迪从子保。——《书·召诰》。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

    子以爱之。——《礼记·缁衣》

    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唐· 柳宗元《封建论》

    (2) 又如:子谅(慈爱诚信);子惠(惠爱百姓);子育(抚爱养育如己子)

    (3) 收养为子

    完母死,庄公令夫人 齐女子之,立为太子。——《史记·卫康叔世家》

    (4) 结果实

    李性坚,实脱(晚),五岁者始子。——《齐民要术·种李》注

    (5) 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副词

    (1) 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睡不稳,子倚着个鲛绡枕头儿盹。——《西厢记诸宫调》

    也子强如你,但衣食。——《刘知远诸官调·正宫锦·缠道》

    子喝一声,那时唬煞。——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2) 又如:子有(只有);子索(只得;只索)

    代词

    (1) 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陈亢问于 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论语》

    英文翻译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 客家话:[陆丰腔] zih3 [梅县腔] zii3 [宝安腔] zu3 [客英字典] zih3 [海陆丰腔] zih3 [沙头角腔] zu3 [东莞腔] zu3 [客语拼音字汇] zi3 [台湾四县腔] zih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里上聲開口三等cix/ziiots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