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女

zhēn nǚ [ zhen nv]
繁体 貞女
注音 ㄓㄣ ㄋㄩˇ

词语释义

贞女 zhēnnǚ

(1) 有节操的女子或从一而终的女子

贞女不更二夫。——《史记》
chastity

词语解释

  1. 贞洁的妇女。

    《诗·召南·行露序》:“行露, 召伯 听讼也。衰乱之俗微,贞信之教兴,彊暴之男不能侵凌贞女也。” 元 朱德润 《佩巾》诗:“妾闻古贞女,委身期百年;白璧虽重宝,凛焉弗移天。” 闻一多 《死水·静夜》诗:“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2. 指修道院的修女。

    清 无名氏 《毓贤戕教记》卷二:“迫令主教、司鐸、修士、贞女等共三十餘人,同赴 猪头巷 ,随将堂门封锁,骡马一律牵去。”

  3. 石名。

    唐 王维 《过崔驸马山池》诗:“锦石称 贞女 ,青松学 大夫 。” 清 陈维崧 《宫紫玄先生春雨草堂诗序》:“固已石留 贞女 之形,寧徒果得隐夫之号。”参见“ 贞女峡 ”。

引证解释

⒈ 贞洁的妇女。

《诗·召南·行露序》:“行露, 召伯听讼也。衰乱之俗微,贞信之教兴,彊暴之男不能侵凌贞女也。”
元朱德润《佩巾》诗:“妾闻古贞女,委身期百年;白璧虽重宝,凛焉弗移天。”
闻一多《死水·静夜》诗:“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⒉ 指修道院的修女。

清无名氏《毓贤戕教记》卷二:“迫令主教、司鐸、修士、贞女等共三十餘人,同赴猪头巷,随将堂门封锁,骡马一律牵去。”

⒊ 石名。参见“贞女峡”。

唐王维《过崔驸马山池》诗:“锦石称贞女,青松学大夫。”
清陈维崧《宫紫玄先生春雨草堂诗序》:“固已石留贞女之形,寧徒果得隐夫之号。”

贞女的国语词典

坚守节操的女子。

贞女的网络释义

贞女 (汉语词汇)

  • 贞女是指贞洁的妇女,也指修道院的修女,也是石名,永不失身的女性。
  • 贞女造句

    但民众就是有这么怪,最爱在艳星身上找清纯,在贞女身上找淫荡,人性的边边角角都开掘到,他们才觉得满意。石头花园的歌女。
    本文试图以这些贞妇、贞女的守节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明代妇女的贞节观念,并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
    自古明人不做暗事。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从来光磊落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我给你做个钱包留作纪念吧!”妈妈做活儿很麻利,找块布头裁了裁,就一针一针缝起来,并绣上“希贞女儿留念”。
    贞女崖?这名字跟贞洁行动倒很配。
    这是一种补偿的地方,不是惩罚的地方,可是和另外一个地方相比,它更加严峻,更加凄惨,更加冷酷无情。这些贞女们比那些苦役犯更是被狠狠地压得伸不起腰来。
    维斯塔贞女在自己的居所宣誓贞节,其寓所在建筑上和性别上后来都成为了中世纪女修道院和修道院效仿的典范。
    由于火在原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古罗马出现了对灶神维斯塔的膜拜,维斯塔贞女随之登上历史舞台。
    女人在最幸福的环境里,也往往抵抗不了外界诱惑。一旦到了贫穷无告的时候,一尘不染的贞女也会失足堕落。莎士比亚。
    四旦多饰演大家闺秀、中年妇女、皇后王妃和贞女烈妇,如《二度梅》中的陈杏元、《大保国》中的李艳妃、《二王图》中的贺后等。
    一救仁人义士,二救孝子贤孙,三救节妇贞女,四救受苦黎民。
    白素贞女士,求你收手吧,许仙真的不在杭州,杭州都要淹的了,你别找了啊,许仙真不在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台州整个浙江省都没您的许仙,求你到外省找吧!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低头屈膝;世间贞女节妇,进来解带宽裙横批天地正气。
    约瑟夫是个木匠,玛利是个贞女,即将成为约瑟夫的妻子。
    你会去一家贞女培训医院询问计划生育建议吗?
    难道是维斯塔贞女专门挑罗马遇到难关时出去放浪形骸,而在安定时期全都安守本分,在神庙里守护火苗?以常理推之当然是不可能的。
    维斯塔贞女也居住在古罗马广场。
    人们所称之德行,往往不过是大量的、种类各异的行为和利害关系,由天赋机遇或者后天勤奋精妙构成。男人成为勇士并不都是因为英勇,女人成为贞女也并不都是因为贞洁。
    人们所谓的德性,常常只是某些行为和各种利益的结合,又是天赐的运气和自我的精明巧妙地造成。男人并不总是凭勇敢成为勇士,女人亦不总是凭其贞节成为贞女。

    汉字详情

    zhēn [zhen]
    部首: 401
    笔画: 6
    五笔: HM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YBO
    四角: 21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说文》

    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周礼·春官·天府》。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

    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周礼》

    (2) 又如:贞龟(占卜。古人灼龟甲以卜);贞吝(卜问不吉,其事难行);贞卜(占卜;卜问)

    形容词

    (1) 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元、亨、利、贞。——《易·乾》

    厥赋贞。——《书·禹贡》。传:“正也。”

    求永贞。——《周礼·大祝》

    万国以贞。——《礼记·文王世子》

    一人元良,万邦以贞。——《书·太甲下》

    君子贞而不谅。——《论语》

    (2) 又如:贞白(正直清白);贞曜(正光);贞一(心正专一);贞期(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贞明(正大光明);贞确(贞正坚固)

    (3) 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

    言行抱一谓之贞。——《贾子道术》

    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贞亮死节(坚贞忠诚,能够以死殉节);贞亮(坚贞亮节);贞固(能固守正道,坚贞不变,始终如一);贞人(志节坚定不移、能守正道的人);贞毅(坚贞刚毅)

    (5) 坚硬;坚劲

    严霜识贞木。——房玄龄《晋书》

    (6) 又如:贞木(坚劲耐寒,经严冬而不凋的树木);贞珉(坚美可做碑铭石刻的石块);贞悦(坚挺劲直);贞柯(坚挺耐塞的枝柯);贞玉(坚美的玉石)

    (7) 忠;真诚

    慕古人之贞节。——张衡《思玄赋》。注:“诚也。”

    不贰者,则是贞于君也。——《韩非子·难三》

    (8) 又如:忠贞(忠诚而坚定不移);贞臣(廉正有操守的臣子);贞夫(忠直有守的正人君子。也作“真夫”);贞实(忠信诚实)

    名词

    (1) 贞操,节操。旧称女子“贞节”

    清白守节曰贞。——《周书·谥法》

    贞女不更二夫。——《史记·甲单列传》

    一念之贞。——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贞妇(夫死不再改嫁的女子);贞心(坚贞不移的心地);贞艳(有坚贞之节的美女)

    (3) 碑石 。如:贞碣(碑石的美称);贞碑(碑石的美称);贞琬(碑石的美称);贞珉(石刻碑铭的美称);贞刻(石刻碑铭)

    (4) 正轨,正道 。如:贞度(符合正道的法度);贞则(符合正道的准则)

    英文翻译

    virtuous, chaste, pure; loyal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宋本广韵

    部首: 323
    笔画: 3
    五笔: VVVV

    英文翻译

    woman, girl; feminine; rad.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