貤赠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将本身和妻室封诰呈请朝廷移赠给先人。
元 黄溍 《济南高氏先茔碑》:“国朝之制,官七品以上,咸得貤赠其先,所以广孝而劝忠也。”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封赠》:“ 洪景庐 云:封赠先世,自 晋 宋 以来有之,迨 唐 始备。然 唐 世赠典,惟一品乃及其祖,餘官只赠父耳。 长庆 后稍变通, 权德舆 罢相,为检校吏部尚书、 兴元 节度使,请回赠其祖 倕 ,詔不许纳官,而赠 倕 为尚书礼部郎中,此后世貤赠之始也。”《清史稿·选举志五》:“旧例仕宦至三品,幼为外祖父母抚养,其外祖父母殁无嗣者,许依其官阶貤赠,其餘外姻不许貤封。”
引证解释
⒈ 谓将本身和妻室封诰呈请朝廷移赠给先人。
引元黄溍《济南高氏先茔碑》:“国朝之制,官七品以上,咸得貤赠其先,所以广孝而劝忠也。”
清赵翼《陔馀丛考·封赠》:“洪景庐云:封赠先世,自晋宋以来有之,迨唐始备。然唐世赠典,惟一品乃及其祖,餘官只赠父耳。 长庆后稍变通, 权德舆罢相,为检校吏部尚书、 兴元节度使,请回赠其祖倕,詔不许纳官,而赠倕为尚书礼部郎中,此后世貤赠之始也。”
《清史稿·选举志五》:“旧例仕宦至三品,幼为外祖父母抚养,其外祖父母殁无嗣者,许依其官阶貤赠,其餘外姻不许貤封。”
貤赠的国语词典
置官赠爵。参见「貤封」条。
貤赠的网络释义
貤赠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yí
动词
(1) 通“移”。转移;转赠
无所流貤。——《汉书.武帝紀》
(2) 又如:貤典(指朝廷貤赠的恩典);貤封(旧時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給亲族尊长)
(3) 另见
yì
动词
(1) 重叠;重复
兼重貤以貤缪。——晋· 左思《魏都赋》
(2) 又如:貤封(一人得功名,亲戚也都相继得到封赏);貤赏(依次论功行赏);貤爵(屡封官爵)
(3) 通“迤”。延展,延伸
奕世载德,貤于子孙。——《汉书》
(4) 又如:貤衍(流衍延及后世);貤庆(余福流衍并延及后世)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3 [客英字典] ji5 ji2 [台湾四县腔] ji3
◎ 潮州话: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易 | 以豉 | 以 | 支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jeh | jĭe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曾声。从贝,表示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2) 同本义
赠,玩好相送也。——《说文》
何以赠之。——《诗·秦风·渭阳》
凡赠币无常。——《仪礼·既夕礼》。注:“玩好曰赠。”
赠禭所以送死也。——《荀子·大略》
以公命赠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赠大珠四枚。——《汉书·李广苏建传》
歌以赠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赠谥美显。——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赠赆(赠送给远行人的路费);赠仪(赠送的礼物);赠策(赠物以表示心意);赠诗(互相酬答);赠我药石(比喻感谢别人以忠言规劝自己);转赠(把收到的礼物赠送给别人);捐赠(馈赠。赠送)
(4) 送走;逐去
以赠恶梦。——《周礼·春官·占梦》
(5) 又如:赠恨(向人诉说别离的遗憾心情);赠傩(古代送走疫鬼的一种仪式)
(6) 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子熙卒,遗戒不求赠谥。——《魏书·韩子熙传》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主传》
赠太子太保。——《明史》
(7) 又如:赠谥(帝王和大臣死后,依其生前功绩赐赠称号);赠公(帝王时代称官员已死的父亲为赠公);追赠(在人死后授予某种称号);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赠典(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给官员已死父母及祖先的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