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憎

yì zēng [ yi zeng]
注音 一ˋ ㄗㄥ

词语释义

暗中憎恨。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暗中憎恨。

引证解释

⒈ 暗中憎恨。

汉字详情

[yi]
部首: 626
笔画: 17
五笔: ATD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ESM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羽,嫛( )声。本义:用羽毛做的华盖,舞具)

(2) 同本义

翳,华盖也。——《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以羽覆车盖,所谓羽葆幢也。”

(3) 病证名

(4) 指引起黑睛(角膜)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的疤痕

(5) 凡眼内、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视线影响视力的症状皆可称翳

(6) 起障蔽作用的东西 。如:云翳;氛翳

(7) 鸟名 。如:翳鸟(五彩神鸟。相传飞行时其翼可蔽一乡)

动词

(1) 遮蔽,掩盖

翳,障也。——《广雅》

百神翳其备降兮。——《楚辞·离骚》。注:“翳,蔽也。”

石嵯以翳日。——刘向《九叹·远逝》。注:’翳,蔽也。”

翳,掩也。——《方言十三》

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裔执翳而搏之。——《庄子·山水》。司马注:“执翳,执草以自翳也。”

树林阴翳。——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翳景(障蔽日月之光)

(3) 隐藏,藏匿

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韩非子》

英文翻译

shade, screen; to hide, screen

方言集汇

◎ 粤语:ai3 j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5 [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5 [梅县腔] j5 [宝安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ʔieiqe/ei
zēng [zeng]
部首: 339
笔画: 15
五笔: NULJ
五行:
仓颉: PCWA
四角: 9806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曾声。本义:憎恨厌恶) 同本义

憎,恶也。——《说文》

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

盗憎主人。——《国语·晋语》

秦甚憎 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憎人(可憎恶的人);憎妒(憎恨妒忌);憎命(憎恶命运);憎毒(憎恨痛恨);憎恨(厌恶怨恨);憎毁(憎恶诋毁);憎爱(憎恨与喜爱);憎怜(憎爱);憎丑(憎恶。憎恨厌恶);憎愤(犹愤恨)

英文翻译

hate, detest, abhor; hatred

方言集汇

◎ 粤语:za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en1 [海陆丰腔] zen1 [客英字典] zen1 [东莞腔] zen1 [客语拼音字汇] zen1 [台湾四县腔] zen1 [宝安腔] z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作滕登開平聲開口一等cong/zongtsə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