瘗缯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代埋缯帛以祭地。
《礼记·礼运》:“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瘞繒,宣祝嘏辞説,设制度。” 唐 阎随侯 《西岳望幸赋》:“奏 咸池 兮罗金石,钦瘞繒兮埋玉璧。”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埋缯帛以祭地。
引《礼记·礼运》:“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瘞繒,宣祝嘏辞説,设制度。”
唐阎随侯《西岳望幸赋》:“奏咸池兮罗金石,钦瘞繒兮埋玉璧。”
瘗缯的网络释义
瘗缯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埋物祭地
有年瘗土,无年瘗土。——《吕氏春秋》。高诱注:“祭土曰瘗。年,谷也。有谷祭土,报其功也。无谷祭土,禳其神也。”
伊年暮春,将瘗后土。——汉· 扬雄《河东赋》
(2) 又如:瘗坎(古代行祭地礼时用以埋牲、玉帛的坑穴);瘗地(祭土地神);瘗玉(古代祭山礼仪,治礼毕埋玉于坑);瘗土(祭土地神);瘗毛血(古时祭宗宙和孔庙的一种仪式);瘗位(设瘗坎之处);瘗埋(古代祭地礼仪之一);瘗缯(古代埋缯帛以祭地)
(3) 埋葬
夭赤子于新安,坎路侧而瘗之。—— 晋· 潘岳《西征赋》
(4) 又如:瘗土(用土埋葬);瘗埋(埋葬);瘗葬(埋葬);瘗藏(指殉葬品;埋葬)
(5) 埋藏;隐藏
瘗,藏也。——《玉篇》
瘗,幽埋也。——《说文》
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史记·酷吏列传》
瘗,幽隐也。——《集韵》
寇准瘗谷敌兵畏。—— 魏源《城守篇》
寇准瘗谷敌兵畏。—— 清· 魏源《城守篇》
(6) 又如:瘗钱(古代葬礼置于墓中陪葬的钱财)
名词
坟墓
埋我,以竹杖柱于瘗上,若杖折,掘出我。——晋· 干宝《搜神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i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zēng
名词
(1) (形声。从糸(
),曾声。本义: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2) 同本义
缯,帛也。——《说文》
杂帛曰缯。——《三苍》
瘗缯。——《礼记·礼运》
赤绨缘缯。——《汉书·匈奴传》。注:“缯者帛之总名。”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滑稽列传》
灌婴, 睢阳贩缯者也。——《汉书·灌婴传》
(3) 又如:缯服(丝织的衣服);缯絮(丝絮。也指丝絮作成的棉衣);缯纩(丝布与丝棉絮的合称);缯帛(丝绸之统称);缯布(缯帛布疋)
(4) 通“矰”。古代射鸟用的箭
治其缯缴。——《战国策·楚策四》
好弋者先具缴与缯。——《淮南子·说山》
缯缴充蹊。——《三国志·袁绍传注》
(5) 又如:缯缴(即矰缴。猎取飞鸟的射具。缴为系在短箭上的丝绳;比喻陷害他人的手段)
(6) 古国名 。姒姓,相传为夏禹后裔
(7) 姓
(8) 另见
zèng
动词
(1) 绑;扎
缯丝为弦。——《新增格古要论·制琴法》
(2)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