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尾

bào wěi [ bao wei]
注音 ㄅㄠˋ ㄨㄟˇ

词语释义

豹的尾巴。 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或悬以豹尾,或在旗上画豹文。 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 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 旧时阴阳五行家谓旌旗之象。 比喻乐曲﹑诗文坚劲有力的结尾部分。

词语解释

  1. 豹的尾巴。

    《山海经·西山经》:“ 西王母 ,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生抽豹尾,分裂貙肩。”

  2. 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或悬以豹尾,或在旗上画豹文。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又闻豹尾已建,戎轩鶩驾,陛下将復劳玉躬,扰挂神思。”《晋书·沉充传》:“率兵临发,谓其妻子曰:‘男儿不竖豹尾,终不还也。’” 唐 韩愈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旌节有韜,豹尾神旗,櫜兜戟纛,以长 魏 师。”《宋史·舆服志二》:“ 宋 凡命节度使,有司给门旗二,龙、虎各一,旌一,节一,麾枪二,豹尾二……豹尾,製以赤黄布,画豹文,并髹杠。”

  3. 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

    汉 蔡邕 《独断》下:“ 秦 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也,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车悬豹尾。”《宋书·武帝纪上》:“公亲鼓之,贼乃大奔。 超 遁还 广固 。获 超 马、伪輦、玉璽、豹尾等,送于京师。”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驾诣景灵宫仪仗》:“卤簿仪仗,有高旗大扇,画戟长矛,以五色。介胄跨马之士,或小帽锦绣抹额者……或持竿上悬豹尾者,持短竿者。”

  4. 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

    唐 骆宾王 《王昭君》诗:“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 宋 叶适 《蔡尚书挽词》:“白首参豹尾,后出夸先登。” 清 张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杂纪元韵》:“林外琱戈随豹尾,峰头黄繖傍龙媒。”参见“ 豹尾车 ”。

  5. 旧时阴阳五行家谓旌旗之象。

    《协纪辨方书·豹尾》引《乾坤宝典》:“豹尾者,亦旌旗之象,常居黄旙对衝。其所在之方,不可嫁娶、纳奴婢、进六畜及兴造,犯之者破财物,损小口。”

  6. 比喻乐曲、诗文坚劲有力的结尾部分。

    唐 王勃 《乾元殿颂》:“歌呈豹尾,舞进鳶肩。”

引证解释

⒈ 豹的尾巴。

《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
三国魏曹植《七启》:“生抽豹尾,分裂貙肩。”

⒉ 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或悬以豹尾,或在旗上画豹文。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又闻豹尾已建,戎轩鶩驾,陛下将復劳玉躬,扰挂神思。”
《晋书·沉充传》:“率兵临发,谓其妻子曰:‘男儿不竖豹尾,终不还也。’”
唐韩愈《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旌节有韜,豹尾神旗,櫜兜戟纛,以长魏师。”
《宋史·舆服志二》:“宋凡命节度使,有司给门旗二,龙、虎各一,旌一,节一,麾枪二,豹尾二……豹尾,製以赤黄布,画豹文,并髹杠。”

⒊ 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

汉蔡邕《独断》下:“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也,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车悬豹尾。”
《宋书·武帝纪上》:“公亲鼓之,贼乃大奔。 超遁还广固。获超马、伪輦、玉璽、豹尾等,送于京师。”
宋吴自牧《梦粱录·驾诣景灵宫仪仗》:“卤簿仪仗,有高旗大扇,画戟长矛,以五色。介胄跨马之士,或小帽锦绣抹额者……或持竿上悬豹尾者,持短竿者。”

⒋ 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参见“豹尾车”。

唐骆宾王《王昭君》诗:“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
宋叶适《蔡尚书挽词》:“白首参豹尾,后出夸先登。”
清张廷璐《恭和御制秋蒐杂纪元韵》:“林外琱戈随豹尾,峰头黄繖傍龙媒。”

⒌ 旧时阴阳五行家谓旌旗之象。

《协纪辨方书·豹尾》引《乾坤宝典》:“豹尾者,亦旌旗之象,常居黄旙对衝。其所在之方,不可嫁娶、纳奴婢、进六畜及兴造,犯之者破财物,损小口。”

⒍ 比喻乐曲、诗文坚劲有力的结尾部分。

唐王勃《乾元殿颂》:“歌呈豹尾,舞进鳶肩。”

豹尾的网络释义

豹尾

  • 豹尾一词从古至今有多种解释,现归纳总结六点释义,仅供参考
  • 1.豹的尾巴 2. 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 3. 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 4. 旧时阴阳五行家谓旌旗之象 5. 比喻乐曲、诗文坚劲有力的结尾部分 6. 阴神名,“四大阴帅“之一
  • 【词语】:豹尾
  • 【注音】:bào wěi
  • 【出处】:《山海经·西山经》
  • 汉字详情

    bào [bao]
    部首: 715
    笔画: 10
    五笔: EE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BHPI
    四角: 2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豸,勺声。“豸”( zhì),象形字,本指长脊的野兽。本义:豹子) 同本义

    豹,似虎圆文。——《说文》

    南山兽多猛豹。——《山海经·南山经》

    (2) 又如:豹尾(豹的尾巴;用豹尾做装饰的车或旗等);豹跳(暴跳;躁怒之相);豹隐(喻隐居)

    英文翻译

    leopard, panther;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3 paau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au5 [客语拼音字汇] bau4 [海陆丰腔] bau5 ba5 [客英字典] bau5 [陆丰腔] bau5 [梅县腔] bau5 [台湾四县腔] bau5 ba5 [东莞腔] bau5 [宝安腔] bau5
    ◎ 潮州话:b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北敎去聲開口二等pauprauh/peaw
    wěi,yǐ [wei,yi]
    部首: 327
    笔画: 7
    五笔: NTFN
    姓名学:
    仓颉: SHQU
    四角: 77214

    详细解释

    wěi

    名词

    (1) (会意。从倒毛在尸后。尸,指人。象人长有尾巴。本义:人或动物的尾巴)

    (2) 同本义

    尾,微也。——《说文》

    履虎尾 ,未济,濡其尾。——《易·履》

    (3) 又如:虎尾;牛尾;尾大(比喻臣下势力强大);尾君子(指猴子)

    (4) 末端,末尾

    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运于渤海之尾。

    系于其尾。——《资治通鉴》

    舟尾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首尾;无头无尾;尾末(末尾;尾宿之末);尾句(句尾);尾页(末页)

    (6) 水流的下游 。如:我住在江尾

    (7) 边际,边界

    夫边境者,国之尾也。——《国语》

    (8) 后部

    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方勺《方腊起义》

    (9) 一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六宿,有星九颗。又如:尾箕(尾宿和箕宿的并称)

    (10) 姓。如:尾生丧身(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

    动词

    (1) 尾随;跟踪盯梢 。如:尾其后;尾缀(尾随;跟随在后面);尾衔(相随的样子);尾犯(从犯);尾骑(跟在后面追赶的骑兵);尾尾(一个接着一个的样子)

    (2) 鸟兽虫鱼交配

    鸟兽孳尾。——《书·尧典》

    雄雌在前,孳尾成群。——《列子》

    量词

    (1) 相当于“头”、“条”,计数鱼的头数 。如:两尾鱼

    (2) 另见

    名词

    (1) 指马尾上的毛 。如:马尾罗

    (2) 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 。如:三尾儿

    (3) 另见 wěi

    英文翻译

    tail, extremity; end, 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me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1 mi3 [mi2] [沙头角腔] mui3 [陆丰腔] mui1 [梅县腔] mi1 mui1 [海陆丰腔] mi1 mui3 [mui2] [客语拼音字汇] mi1 mui1 [东莞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1 mi1 mui3 [宝安腔] m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無匪微合上聲合口三等myoix/mvojmĭw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