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莶

xī xiān [ xi xian]
繁体 豨薟
注音 ㄒ一 ㄒ一ㄢ

词语释义

豨莶 xīxiān

(1) 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形、对生,头状花序,以全草入药,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

Saint Paul's-wort

词语解释

  1. 药草名。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豨薟》:“韵书: 楚 人呼猪为豨,呼草之气味辛毒为薟。此草气臭如猪而味薟螫,故谓之豨薟。” 清 孙枝蔚 《送吴仁趾之秦邮》诗:“ 淮海 诗名大,豨薟酒味醇。”

引证解释

⒈ 药草名。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豨薟》:“韵书:楚人呼猪为豨,呼草之气味辛毒为薟。此草气臭如猪而味薟螫,故谓之豨薟。”
清孙枝蔚《送吴仁趾之秦邮》诗:“淮海诗名大,豨薟酒味醇。”

豨莶的网络释义

豨莶

  • 豨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或毛梗豨莶Siegesbeckia glabrescens Makino的地上部分。豨莶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海南)、台湾、广西、云南等省区;腺梗豨莶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河南、甘肃、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毛梗豨莶分布于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及云南等省,日本、朝鲜也有分布。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利,腰膝无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疟疾,黄疸,痈肿,疮毒,风疹湿疮,虫兽咬伤。
  • 汉字详情

    [xi]
    部首: 711
    笔画: 14
    五笔: EQDH
    仓颉: MOKKB
    四角: 14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猪;大猪

    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墨子》

    (2) 又如:豨突(像野猪一样奔窜);豨膏(猪油);豨首(即豕首。天名精的别名)

    (3) 古代楚人对小猪的称谓

    豨,《字书》云:“东方名豕也。”——《尔雅》

    (4) 象声词。表示叹息声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颸,东方须臾高知之——《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英文翻译

    pig, hog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hi3 [客语拼音字汇] hi1 [海陆丰腔] hi1 hi3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香衣微開平聲開口三等hioi/xioixĭəi
    xiān,liǎn [xian,lian]
    部首: 301
    笔画: 10
    五笔: AWGI
    五行:
    仓颉: TOMM
    四角: 44109

    英文翻译

    vine

    方言集汇

    ◎ 粤语:cim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