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苓
注音
ㄒ一 ㄌ一ㄥˊ
词语释义
即猪苓。药草名。
词语解释
即猪苓。药草名。
唐 韩愈 《进学解》:“是所谓詰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祝充 注:“ 楚 人呼猪为豨,豨苓乃猪苓也。” 宋 陆游 《闲咏园中草木》:“劝君办取金鸦嘴,不问昌阳与豨苓。”参见“ 猪苓 ”。
引证解释
⒈ 即猪苓。药草名。参见“猪苓”。
引唐韩愈《进学解》:“是所谓詰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祝充注:“楚人呼猪为豨,豨苓乃猪苓也。”
宋陆游《闲咏园中草木》:“劝君办取金鸦嘴,不问昌阳与豨苓。”
豨苓的国语词典
猪苓的别名。参见「猪苓」条。
豨苓的网络释义
豨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猪;大猪
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墨子》
(2) 又如:豨突(像野猪一样奔窜);豨膏(猪油);豨首(即豕首。天名精的别名)
(3) 古代楚人对小猪的称谓
豨,《字书》云:“东方名豕也。”——《尔雅》
(4) 象声词。表示叹息声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颸,东方须臾高知之——《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英文翻译
pig, hog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hi3 [客语拼音字汇] hi1 [海陆丰腔] hi1 hi3
◎ 潮州话:h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hi3 [客语拼音字汇] hi1 [海陆丰腔] hi1 hi3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希 | 香衣 | 曉 | 微開 | 平聲 | 微 | 開口三等 | 微 | 止 | hioi/xioi | xĭə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令声。本义:植物名。苓耳,即卷耳)
(2) 药草名。茯苓、猪苓皆简称苓。茯苓是寄生于松树根下的一种菌类植物。猪苓是枫树苓,生于枫根下的一种植物。二者均可入药
苓,卷耳也。——《说文》
失时者苓落。——《汉书·叙传》
山有榛,隰有苓。——《诗·邶风·简兮》
(3) 又如:苓龟(中药名。即茯苓。因上等茯苓乌龟状而得名)
(4) 猪屎 。如:苓通(喻贱物。猪粪叫苓,马粪叫通)
形容词
(1) 零落。同“零”
得气者蕃滋,失时者苓落。——《汉书·叙传上》
(2) 又如:苓落(草木凋落。同“零落”)
(3) 草木青翠 。如:苓茏(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
英文翻译
fungus, tuber; licorice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n2 [梅县腔] lin2 [海陆丰腔] lin2 [宝安腔]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2 [客英字典] li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n2 [梅县腔] lin2 [海陆丰腔] lin2 [宝安腔]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2 [客英字典] l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靈 | 郎丁 | 來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lieŋ | l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