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圈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豢养猪的房舍,有棚和栏。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七九:“左列牛宫右豕圈,冬烘开学闹残年。”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豕》:“﹝ 青海 ﹞ 汉 人所居土舍,树高栅为楼,下养牲畜,必有豕圈。”
引证解释
⒈ 豢养猪的房舍,有棚和栏。
引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七九:“左列牛宫右豕圈,冬烘开学闹残年。”
徐珂《清稗类钞·动物·豕》:“﹝青海﹞汉人所居土舍,树高栅为楼,下养牲畜,必有豕圈。”
豕圈的网络释义
豕圈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本义:猪)同本义
豕,彘也。——《说文》
六畜蕃息豚豕猪。——《急就篇》。颜注:“豕者,彘之总名也。”
有豕白蹢。——《诗·小雅·渐渐之石》
豕首纵目。——《楚辞·大招》
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吕氏春秋·察传》
(2) 又如:豕心(豕贪食,用以比喻贪婪无厌之心);豕仙(战国时朔人献给燕昭王大豕,此豕年岁已有一百二十年,故称豕仙);豕牢(养猪的房舍);豕突(象野猪一样奔跑乱窜);豕首(猪头似的脸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i3 chi1 [宝安腔] ci3 ci1 [台湾四县腔] cih3 cih1 [客英字典] chi3 [陆丰腔] chi1 [梅县腔] chii3 chi3 [客语拼音字汇] ci1 ci4 si3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弛 | 施是 | 書 | 支A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ɕĭe | sjex/sjee |
详细解释
juān
动词
(1) 把禽畜关在栅栏里
鼻赤象,圈巨狿。——《文选·张衡·西京赋》
(2) 又如:把羊群圈起来
(3) 把犯人拘禁起来 。如:圈闭(禁闭);圈禁(禁闭于空房);圈留(挽留)
(4) 闷在;关闭
我只恨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红楼梦》
(5) 另见
juàn
名词
(1) (形声。从囗(
,表示被围),卷声。本义:家畜的小围栏)(2) 同本义
圈,养畜之闲也。——《说文》
圈属。——《管子·立政》。注:“羊豕之类也。”
登虎圈。——《汉书·张释之传》。注:“养兽之所。”
从行登虎圈。——《史记·张释之列传》
(3) 又如:圈牢(关养家畜的地方);圈槛(圈禁野兽的栅栏);羊圈;猪圈;狗圈
(4) 国,城邑
大圈闳闳,小圈交之。——汉· 扬雄《太玄·交》
(5) 另见
quān
名词
(1) 通“棬”。曲木做成的饮器
毋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礼记》
(2) 注:“屈木所为,谓厄匜之属。”
似圈似臼。——《庄子·齐物论》
(3) 圈子,环行物
天下为之圈。——《淮南子·原道》
(4) 又如: 眼圈;画个圈;银项圈;包围圈
(5) 区域;范围
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天下为之圈,则名实同居。——《淮南子》
(6) 圈套,引诱人上当或受害的计谋 。如:圈围
动词
(1) 形成一个圆环 。如:用木栏把房地圈起来;圈地(圈占的土地)
(2) 用圈作记号
圈去到字。——宋· 洪迈《容斋续笔》
复圈去而改为入。
(3) 又如:圈声(用红笔在句子停顿处加圈);圈占(划定界限并占领之)
(4) 弯曲 。如:把胳膊圈过来;拱着腰圈着腿走路;圈盘腿(向外弯曲的畸形腿)
量词
(1) 计量环形事物 。如:一圈钢丝;打了六圈麻将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n1 [客语拼音字汇] kian1 [梅县腔] kian1 kian5 kwan1 [宝安腔] ken1 [客英字典] ken1 ken5 [海陆丰腔] kien1 [沙头角腔] kien2 [东莞腔] ken1 [陆丰腔] kian1 [梅县腔] kian1
◎ 潮州话:kuang1(khuang) kou1(kho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