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

dòu kē [ dou ke]
注音 ㄉㄡˋ ㄎㄜ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豆科 dòukē

(1) 双子叶植物蔷薇目中一个十分大的科,其中包括草本、灌木、乔木和藤本植物,通常,花高度不规则,果为荚果或节荚,根常具根瘤,内含有固氮细菌。本科被分成几个亚科,但在某些分类中认为是独立的科

Leguminosae;bean family

词语解释

  1. 双子叶植物的一科。约有一千多种,草本、木本都有。果实是荚果。大豆、蚕豆、落花生、槐树等属于这一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主要蔬菜新品种介绍·菜豆》:“菜豆又名四季豆、芸豆,属豆科,为豆类蔬菜。”

引证解释

⒈ 双子叶植物的一科。约有一千多种,草本、木本都有。果实是荚果。大豆、蚕豆、落花生、槐树等属于这一科。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主要蔬菜新品种介绍·菜豆》:“菜豆又名四季豆、芸豆,属豆科,为豆类蔬菜。”

豆科的网络释义

豆科

  • 豆科(拉丁学名:Leguminosae sp.)为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支下的一个科,属于乔木、灌木、亚灌木或草本,直立或攀援,常有能固氮的根瘤植物。模式属为Faba P. Miller 。约650属,18000种,广布于全世界。
  • 豆科在中国有172属,1485种,13亚种,153变种,16变型;各省区均有分布。豆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是人类食品中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
  • 豆科最常见的三个亚科,一是蝶形花亚科,代表植物:国槐(豆科,国槐属。羽状复叶)。二是云实亚科,代表植物:紫荆(落叶灌木,有荚果,花紫色,先叶开放)。三是含羞草亚科,代表植物:含羞草与合欢(乔木)。
  • 豆科造句

    有机运动组织也会嘲笑并说复合肥会被粪肥和豆科绿肥所取代。
    惠勒告诉我,有位研究者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一种新的豆科植物,但到她的文章发表时,这一物种已不复存在。
    他们比大多数人吃得都更素(大部分是绿色和黄色的菜蔬),他们也吃粗谷物,豆腐,鱼和其他豆科植物,很少吃糖,肉,乳制品或鸡蛋。
    根瘤菌已经帮助了数种重要的豆科植物在缺氮的土壤上生长,这包括花生、豌豆、小扁豆和大豆,以及角豆树与合欢树。
    豆科植物尤其是这样。
    对于如橘子、小麦、大豆和橄榄等水果、谷物和豆科植物来说,如果他们生长在干旱燥热的气候中那么他们必须要进行定期的灌溉。
    豆科植物如豆荚和扁豆含有蛋白质、纤维、熨斗和钙,没有脂肪和胆固醇。
    只有动物肉类和乳制品含有胆固醇,而植物为主的食品(所有的谷类、水果、蔬菜、豆科作物)不含胆固醇,饱和脂肪含量低。
    由此,对豆科植物的研究日趋深入。
    天然黄体酮。天然黄体酮萃取自野生山药和豆科植物。一些女性称天然黄体酮能缓解症状。尚无科学研究证明其疗效。
    其中,以蔷薇科、豆科、唇形科、菊科等科种类较多。
    侧重介绍了禾本科、豆科、蔷薇科、菊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中抗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的特点。
    非结瘤豆科植物的表皮细胞排列致密且整齐;而结瘤豆科植物表皮细胞较薄,切片时容易收缩破损。
    种类较多的科有术兰科、樟科、蔷薇科、芸香料,木犀科,豆科等。
    这部分介绍氮如何影响豆科生物固氮过程以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豆类作物对矿质氮有反应。
    豆科植物在群落中所占比例是评价护坡群落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
    瓜尔豆是属于豆科的一年生植物,在半干燥条件下广泛种植一印巴大陆各地。
    除了豆科根瘤菌之外,用其他微生物接种剂改善作物营养还没有被广为应用。
    豆科植物凝集素在对根瘤菌的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尽管花生实际上属于豆科植物,但花生被认为含有同核桃、杏仁及其他树生坚果一样丰富的营养成分。

    汉字详情

    dòu [dou]
    部首: 704
    笔画: 7
    五笔: GK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RT
    四角: 10108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2) 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豆,古食肉器也。——《说文》

    卬盛于豆。——《诗·大雅·生民》

    (3) 又

    于豆于登。

    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尔雅》

    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周礼·考工记》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4) 又如:豆俎(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豆笾(古代宴会和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皿。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

    (5) 古代容器 。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四升为豆。——《左传·昭公三年》

    (6) 又如:豆登(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较浅)

    (7) “豆”假借为“菽”,豆类植物的总称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后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豆》

    (8) 又如:扁豆;黑豆;豆觞(豆肉觞酒的简称);豆腐饭(旧称家常便饭);豆腐牌儿(卖豆腐的布招);豆糜(煮豆为粥);豆苗(豆的幼苗);豆剖瓜分(比喻疆土分裂);豆秧(豆的幼苗);豆藤(豆类植物中蔓生种的茎杆)

    (9) 古代重量单位 。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十六黍为一豆。——《说苑辨物》

    (10) 样子像豆的东西 。如:豆姑娘(小姑娘);豆火(指火小如豆);土豆;豆肉(指一豆所盛之肉)

    (11) 姓

    英文翻译

    beans, peas; bean-shaped

    方言集汇

    ◎ 粤语:dau2 da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eu5 [客英字典] teu5 [海陆丰腔] teu6 [宝安腔] tiu3 [沙头角腔] teu5 [东莞腔] teu3 [梅县腔] teu5 [陆丰腔] teu6 [客语拼音字汇] teu4
    ◎ 潮州话:dau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田候去聲開口一等duh/dowdʰuk
    [ke]
    部首: 505
    笔画: 9
    五笔: TU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YJ
    四角: 24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2) 同本义

    科,程也。——《说文》

    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

    与此同科。——《论衡·幸偶》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

    (3) 又如:科品(种类;等级);科荣(科第荣华);科爵(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

    (4) 法令;刑律

    三仪同科。——《太玄·玄离》。注:“法也。”

    从水之科满。——《太玄·从》。注:“法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科防互设(条律禁令交相设置);科文(法令条文);科令(法令;律条);科戒(修道的戒律、法规)

    (6) 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

    设程试之科,重金爵之赏。——韦昭《博奕论》

    (7) 又如:科分(科举中式之年份);科甲出身(由科举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资格);科法(科举取士之法);科贡(泛指科举)

    (8) 条款;段落

    科条既备。——《战国策·秦策》

    (9) 又如:科段(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科条(科目,项目;条例;谓分类整理成条款、纲目)

    (10) 法式;规制 。如:科式(法式。指宗教仪式);科制(制度;程式)

    (11) 课程或业务的分类 。如:文科;工科;理科;科本(课本,教科书)

    (12) 官署或机关中按工作性质分设的部门 。如:科研所(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科业(指行业中的某一部门);科道(指科道两衙门)

    (13) 指科斗文字。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 。如:科斗文(科斗文字);科斗字(科斗文字);科斗书(科斗文字);科斗籍(古文经籍)

    (14) 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

    鼓三通,锣三下科。——《窦娥冤》

    (15) 又如:打科;笑科

    (16) 草丛 。如:科生(丛生);科藤(藤的一种。可以作杖、编席、制绳索)

    (17) 通“窠”。坎;坑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

    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

    (18) 又如:科子(坑子);科臼(窠臼);科雉(刚出窠之雉;幼雉)

    动词

    (1) 审理狱讼;判刑 。如:科罪(判处罪刑,依律断罪);科半(指依刑律减半判罪);科决(审理判决);科案(审理查究案件)

    (2) 考较;查核 。如:科计(估量;计算);科校(稽核);科问(查问)

    (3) 课税,征税

    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4) 又如:科派(摊派);科差(向官府缴纳的捐税和承担的差役);科敛(聚敛,收取财物)

    (5) 谓参加科举考试 。如:科甲(旧时指科举);科进(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科诏(指关于科举的诏令)

    (6) 修剪枝蔓;芟除芜秽 。如:科柏(修剪柏树。祭扫灵墓);科斧(蚕桑工具之一种。用以砍除桑树繁枝)

    形容词

    空虚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孔颖达疏:“科,空也。阴在内为空。木即空中者,上必枯槁。”

    英文翻译

    section, department, sci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fo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1 [陆丰腔] ko1 [梅县腔] ko1 [沙头角腔] ko1 [东莞腔]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客语拼音字汇] ko1 [海陆丰腔] ko1 [宝安腔] k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kʰuɑkhua/qua

    豆科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