谲怪

jué guài [ jue guai]
繁体 譎怪
注音 ㄐㄩㄝˊ ㄍㄨㄞˋ

词语释义

1.奇异怪诞。 2.诡诈。

词语解释

  1. 奇异怪诞。

    《易·睽》“睽孤” 三国 魏 王弼 注:“至睽将合,至殊将通,恢诡譎怪,道将为一。”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故 韩子 曰:狗马难,鬼神易,狗马乃凡俗所见,鬼神乃譎怪之状。斯言得之。”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四章第四节:“ 刘勰 在《辨骚》一文里,说 屈原 诸作,有诡异、谲怪、狷狭、荒淫四事异于经典,不知道这正是 屈原 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色。”

  2. 诡诈。

    《新唐书·裴延龄传》:“ 延龄 资苛刻,又劫于利,专剥下附上,肆骋譎怪。”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书》:“ 扬子云 闪缩譎怪,欲説不説,不説又説,此最下者,其心术亦略可知。”

引证解释

⒈ 奇异怪诞。

《易·睽》“睽孤” 三国魏王弼注:“至睽将合,至殊将通,恢诡譎怪,道将为一。”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故韩子曰:狗马难,鬼神易,狗马乃凡俗所见,鬼神乃譎怪之状。斯言得之。”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四章第四节:“刘勰在《辨骚》一文里,说屈原诸作,有诡异、谲怪、狷狭、荒淫四事异于经典,不知道这正是屈原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色。”

⒉ 诡诈。

《新唐书·裴延龄传》:“延龄资苛刻,又劫于利,专剥下附上,肆骋譎怪。”
明唐顺之《与洪方洲书》:“扬子云闪缩譎怪,欲説不説,不説又説,此最下者,其心术亦略可知。”

谲怪的网络释义

谲怪

  • 谲怪
  • 解释 谲怪:怪诞。荒诞不稽的言论。
  •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康回倾地,夷羿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日,谲怪之谈也。”
  • 示例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康回倾地,夷羿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日,谲怪之谈也。”
  •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荒诞不稽的言论,常与吊诡组词。
  • 汉字详情

    jué [jue]
    部首: 226
    笔画: 14
    五笔: YCBK
    五行:
    仓颉: IVNHB
    四角: 37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欺骗;诈骗

    譎,权诈也。——《说文》

    譎,欺也。——《广雅》

    而奸臣犹有所谲其辞矣。——《韩非子·定法》

    此人臣之所以谲主便私也。——《韩非子·孤愤》

    (2) 又如:谲主(欺诳主上);谲诳(欺诈诳骗);谲数(诈术)

    (3) 通“决”。判断,判别

    若夫谲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儒效》

    形容词

    (1) 诡诈

    晋文公谲而不正。——《论语》

    (2) 又如:谲计(奸计;诡计);谲怪(诡谲狡诈);谲数(诡谲的权术);谲诡(怪异;变化多端)

    (3) 怪异

    瑰异谲诡。——张衡《东京赋》

    瑰姿谲起。——傅毅《舞赋》

    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王符《潜夫论》

    (4) 又如:谲怪(奇特怪异);谲觚(奇诡不正);谲诡(怪诞,变化莫测);谲诡不经(荒唐离奇而不合常理。也称怪诞不经)

    (5) 婉曲。尤指谏劝时,不直言过失而隐约其词的 。如:谲谏(托辞委婉,不直指过失的劝谏)

    英文翻译

    cunning, crafty, sly, wily

    方言集汇

    ◎ 粤语:kyut3

    宋本广韵

    guài [guai]
    部首: 339
    笔画: 8
    五笔: NCF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EG
    四角: 970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圣( )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怪,异也。——《说文》

    诡于众而突出曰怪。——《论衡·自纪》

    铅松怪石。——《书·禹贡》

    苟床之山多怪石。——《山海经·中山经》

    见怪物——《礼记·祭法》。疏:“庆云之属。”

    奇服怪民不入宫。——《周礼·阍人》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

    嘻,技亦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水经注·三峡》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怪伟(奇特雄伟);怪物相(奇异的样子;轻蔑、难堪的脸色);怪迂(怪异而不切实际);怪谲(怪异任性)

    名词

    (1) 妖精,鬼物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土之怪为獖羊。——《博物志》

    山高必有怪。——《西游记》

    (2) 又如:鬼怪;妖怪;精怪;神怪(神仙与鬼怪);魔怪(妖魔鬼怪)

    动词

    (1) 责怪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怪责(责怪);怪恨(责怪怨恨);怪嗔(嗔怪,对别人的言语行为表示不满);怪得(怪底;怪的。难怪,怪不得)

    (3) 惊异;觉得奇怪

    民怪之,莫敢徒。——《史记·商君列传》

    予怪而问之。——刘基《卖柑者言》

    (4) 又如:怪底(惊怪,惊疑);怪怖(惊异恐惧);怪疑(骇异;惊异疑惑);怪慑(惊异害怕)

    副词

    很,非常 ——用在形容词、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或动宾词组前面,表示程度很深。如:这口箱子怪沉的;经常打扰您,怪不好意思的;怪厉害的;怪似(十分相像);怪热(很热);怪冷(很冷)

    英文翻译

    strange, unusual, peculiar

    方言集汇

    ◎ 粤语:gwaa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wai3 [海陆丰腔] gwai5 [梅县腔] gwai3 gwai5 [宝安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4 guai4 [沙头角腔] gai5 [陆丰腔] kuai5 [台湾四县腔] gwai5 [东莞腔] gai5
    ◎ 潮州话:gu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壞皆合去聲合口二等kruaih/koeykwɐi

    谲怪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