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昔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畴昔;从前。谁,发语词。《诗·陈风·墓门》:“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孔颖达 疏引 郭璞 曰:“谁,发语辞。” 朱熹 集传:“谁昔,昔也,犹言畴昔也。” 宋 司马光 《祁国长公主特进封卫国长公主制》:“宠光之盛,谁昔而然。” 清 钱谦益 《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母安氏加赠宜人制》:“ 瀧冈 之表,未艾于今; 介山 之封,有光谁昔。”
引证解释
⒈ 畴昔;从前。谁,发语词。
引《诗·陈风·墓门》:“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孔颖达疏引郭璞曰:“谁,发语辞。”
朱熹集传:“谁昔,昔也,犹言畴昔也。”
宋司马光《祁国长公主特进封卫国长公主制》:“宠光之盛,谁昔而然。”
清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母安氏加赠宜人制》:“瀧冈之表,未艾于今; 介山之封,有光谁昔。”
谁昔的网络释义
谁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shéi
代词
(1) (形声。从言,隹(
)声。金文字形,象鸟在叫。①基本义:什么人。《左传·隐公元年》:“其谁曰不然?”②什么。《说文》:“何也。”)(2) 哪个人或哪些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3) 又如:那是谁;站在门口的人是谁;这个单位谁当政;你把书给了谁?谁承望(谁想到);谁家子(谁,何人);谁子(谁氏,何人);谁当(谁人,何人)
(4) 某人 ——用以泛称。如:有谁能帮我就好了
(5) 每个人 。如:大家比着干,谁都不甘落后
(6) 表示疑问。指事物,相当于“什么” 。如:谁生(什么。生,后缀);谁肯(哪里会);谁寻(何处寻求);谁数(哪里数得上);谁行(何处);谁家(哪一户人家)
(7) 另见
shuí
(2) ——“谁”(
)的又音。(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象残肉日以晞之,与俎同意。本义:干肉)
(2) 同本义
昔,干肉也。——《说文》
(3) 假借为“昨。”从前;过去(与“今”相对)
二曰昔酒。——《周礼·酒正》。?
昔之人无闻知。——《书·无逸》
自古在昔。——《诗·商颂·那》
昔者,圣王之作易也。——《易·说卦传》
昔栾武子。——《国语·晋语》
昔人已乘黄鹤去。—— 唐· 崔颢《黄鹤楼》
昔自郡城。——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抚今追昔;今非昔比;今胜于昔;在昔(过去,从前);昔来(往日以来);昔士(古之贤人)
(5) 昨日
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孟子·公孙丑下》。赵岐注:“昔者,昨天也。”
(6) 傍晚
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庄子·齐物论》
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谷梁传·庄公七年》
其乐非特朝昔之乐也。——《史记·楚世家》
(7) 通“夕”。夜晚
通昔不寐矣。——《庄子·天运》
昔,夜也。——《广雅》
夏四月辛卯昔。——《谷梁传·庄公七年》
昔昔梦为国君……昔昔梦为人仆。——《列子·周穆王》
为一昔之期。——《左传·哀公四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it7 [陆丰腔]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xid5 [台湾四县腔] sit7 [东莞腔] sit7 [沙头角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8 [海陆丰腔] sit7 [宝安腔] sit7
◎ 潮州话:za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昔 | 思積 | 心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siek | sĭɛ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