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蜺

dú ní [ du ni]
繁体 讀蜺

词语释义

《梁书•王筠传》:“沈约)制《郊居赋》,构思积时,犹未都毕,乃要示其草。

词语解释

  1. 《梁书·王筠传》:“ 约 ( 沉约 )製《郊居赋》,构思积时,犹未都毕,乃要 筠 示其草。

    筠 读至‘雌霓连蜷’, 约 抚掌欣忭曰:‘僕尝恐人呼为霓。’”按,前“霓”,五激反,后“霓”,五鷄反。后以“读蜺”为知音韵之典。 黄滔 《上侯博士圭启》:“伏惟博士曲降恩知,俯迴奬録,不置盖甌之地,爰兴读蜺之言。”

引证解释

《梁书·王筠传》:“约 (沉约 )製《郊居赋》,构思积时,犹未都毕,乃要筠示其草。

筠读至‘雌霓连蜷’, 约抚掌欣忭曰:‘僕尝恐人呼为霓。’”按,前“霓”,五激反,后“霓”,五鷄反。后以“读蜺”为知音韵之典。 黄滔《上侯博士圭启》:“伏惟博士曲降恩知,俯迴奬録,不置盖甌之地,爰兴读蜺之言。”

读蜺的网络释义

读蜺

  • 《梁书·王筠传》:“ 约 ( 沉约 )制《郊居赋》,构思积时,犹未都毕,乃要 筠 示其草。 筠 读至‘雌霓连蜷’, 约 抚掌欣忭曰:‘仆尝恐人呼为霓。’”按,前“霓”,五激反,后“霓”,五鸡反。后以“读蜺”为知音韵之典。 黄滔 《上侯博士圭启》:“伏惟博士曲降恩知,俯回奖録,不置盖瓯之地,爰兴读蜺之言
  • 汉字详情

    dú,dòu [du,dou]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FN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JNK
    四角: 34784

    详细解释

    dòu

    名词

    (1)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唐· 韩愈《师说》

    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其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晋· 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2)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读,诵书也。——《说文》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

    读其书。——《孟子》

    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

    (3)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

    (4) 阅读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 邯郸淳《笑林》

    (5)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风格);读过(读毕);读杂志;审读(审查阅读)

    (6) 说

    读,说也。——《广雅·释诂二》

    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

    (7) 上学 。如:读大学;走读;半工半读

    名词

    (1)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

    题读始于唐,跋书起于 宋。—— 徐师曾《文体明辨》

    (2) 姓

    (3) 另见 dòu

    英文翻译

    read, study; pron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宋本广韵

    [ni]
    部首: 603
    笔画: 14
    五笔: JVQN
    仓颉: LIHXU
    四角: 57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秋蝉,寒蜩

    蜺,寒蜩也。——《说文》

    (2) 通“霓”。在虹的外圈。称副虹。又称雌虹、雌蜺

    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三国演义》

    (3) 又如:蜺裳(蜺做的下裳。比喻彩云);蜺云(一种彩云);蜺帱(彩色的帷帐);蜺字(像彩虹般艳丽的文字)

    英文翻译

    reflection of rainbow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2 [梅县腔] ngi2 [海陆丰腔] ngi2 [客英字典] ng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稽齊開平聲開口四等nge/ngeiŋiei

    读蜺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