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dú jīng [ du jing]
繁体 讀經
注音 ㄉㄨˊ ㄐ一ㄥ

词语释义

读经 dújīng

(1) 朗读、诵读、阅读经典著作或经典文章

study the Confucian classics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讽诵、阅读儒家经典《五经》或《十三经》。我国封建统治者曾以提倡读经宣扬封建思想作为巩固政权的手段。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藉着你的读经和祷告,让神对你说话。
2、事实上,它用环境多于透过我们的读经使我们像耶稣;
3、从那时起,她的“读经班”对那些妇女发挥着一个非正式的医疗所、提供实用性建议、倾听等作用,她们以前从没有被任何人倾听过。
4、《福音频道》自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启播,除新闻报道,还有弥撒、读经和诵念《玫瑰经》,以及一些音乐和娱乐节目。
5、嗨!我看见你正在读经卷。
6、这可能包括定期祈祷或读经,适量运动,与朋友常时间等,这似乎是有效的家长花时间在这些中心或更新自己的方式。
7、那么除了崇敬,祈祷,和读经以外,是哪些“精神”信条在加强一个成熟的天主教徒的信念?
8、你们已经读到过他在《犹太读经》里的短文,在其他的地方他也写过这些伟大的语句。
9、你们有一本书叫《犹太读经》,其中一篇由史蒂芬·盖勒写的文章中就提到了这个区别。
10、这篇文章并没有说到,到底该司铎是否有意最终把读经员、送圣体员以及圣咏团成员都局限于男性。
11、不只试炼和困难能锻炼,加增我们的信心;读经亦然。
12、我信任这是最有才能的读经方式,因为它会迫使学生们去懂得他们在读什么。
13、全文共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1928到1937年湖南尊孔祀孔活动的基本情况及尊孔祀孔与读经的关系。
14、选择一些读经和一段讲道经文,确定一个讲道主题,发展婚礼讲道的大纲。
15、不出所料,大多数复活节读经都很适合葬礼仪式。
16、你听到今天弥撒的读经了吗?
17、在今天的读经中,我们看见上帝恨恶七种事情。
18、这仍是基于特定的读经的“经文式”讲道。
19、信徒沉浸于祈祷读经之中会得到神的能力与同在的保障。
20、会有大量细节要考虑,包括读经和一段讲道经文。
21、在赞美诗集前面有适合读经和讲道经文的全面的目录,148-149页。
22、他信主后生活行为逐渐改变,读经祷告更有意味。
23、讲章经文可能是指定的,或是传道人从星期天的礼拜读经内容里选好的。
24、每个学员都必须要有每天的灵修生活,包含读经与祷告。
25、他仅仅是瞟了一下她的双眼,就完全被攻陷,从奇西克教堂学校长椅到读经台这一路上,心里都像有团熊熊烈火。

读经的国语词典

诵读儒家经典书籍,如五经、十三经之类。

读经的网络释义

读经

  • 读经,中国清末学堂的教学科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规定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每年均设此科。蒙学堂读《孝经》、《四书》,小学堂读《诗经》、《礼记》、《尔雅》、《春秋三传》,中学堂读《书经》、《周礼》、《仪礼》、《周易》。清光绪二十九年末(1904)公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改设“读经讲经”,所读各经大致同前。
  • 读经造句

    镇日读经,何堪国事,终日面壁,愧作须眉。
    其大意是说,豢养在宫闱中鹦鹉,在人们的调教下,不仅能学说普通的语言,而且学会了诵读经文。
    我热烈地读经,尝试实行耶稣的教导,我亦阅读关于传教士的书籍,以此作为看来好像我将来终生事业的灵感泉源。
    中华经典万万千,爱不释手读经典。中华经典精髓美,文化强国精彩见。终身学习好公民,读经诵典破万卷。下笔有神歌盛世,魂系中华一万年。
    你喜欢读经典名著,还是畅销小说?
    孔纬饱读经书,在官场上浸淫多年,虽然还算不上洞察秋毫,但也是阅人无数,孔纬感觉到,今日之皇帝完全不同于高坐在延英殿龙椅上的那位糊涂皇帝。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而将临期的第二阶段,我们则专注于基督在白冷的降生,读经将与以色列及圣母有关。
    诵读经典,泛舟书海;修身律己,培养德才。诚信不能流失,纯朴不能更改;道德不能滑坡,文明不能断代;良知不能泯灭,精神不能缺钙!
    遨游太空胜利归,航天科技扬国威。健儿胸怀凌云志,奥运赛场勇夺魁。锦绣神州今更美,和谐生活人心醉。传承美德读经典,文明火炬放光辉!
    坐定,展开一份朋友来信,暗黄的信笺纸,深红的竖行线,漂亮的毛笔字,写这信的朋友,熟读经史子集,想他一定是儒雅,如玉树临风的。
    学校要求诵经的原因是“校长认为读经能上北大清华,读完学渣变学霸,学霸上清华”。
    修志修德修吾身,律人律己律遵行。读古读今读经典,赋诗赋词赋短信。敬礼敬师敬长辈,爱国爱家蕴爱心。求真求实求创新,传颂传播传文明!
    他通过拼搏取得奥地利国籍,又回到祖国攻读经济法学博士。他的油画和气质将其艺术家的风范显现的淋漓尽至。
    读经典,破万卷;记仁义,明礼谦;泱泱史,五千年;严律己,文明扬;风华茂,作奉献;鸿鹄志,图国强;心心愿,永向前!
    在“七彩铃音读经典”版块,市民可订购“读经典”铃音盒,在来电铃音中聆听唐诗古韵。
    赵明诚酷好金石,在攻读经史之余,对于彝器、书帖、字画,每每刻意搜求。
    他还生动地诠释了解读经典的重要性,旁证博引,双管齐下,始终保持引人入胜的叙述力量。
    这篇文章并没有说到,到底该司铎是否有意最终把读经员、送圣体员以及圣咏团成员都局限于男性。

    汉字详情

    dú,dòu [du,dou]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FN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JNK
    四角: 34784

    详细解释

    dòu

    名词

    (1)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唐· 韩愈《师说》

    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其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晋· 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2)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读,诵书也。——《说文》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

    读其书。——《孟子》

    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

    (3)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

    (4) 阅读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 邯郸淳《笑林》

    (5)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风格);读过(读毕);读杂志;审读(审查阅读)

    (6) 说

    读,说也。——《广雅·释诂二》

    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

    (7) 上学 。如:读大学;走读;半工半读

    名词

    (1)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

    题读始于唐,跋书起于 宋。—— 徐师曾《文体明辨》

    (2) 姓

    (3) 另见 dòu

    英文翻译

    read, study; pron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宋本广韵

    jīng,jìng [jing]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CAG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MNOM
    四角: 27112

    详细解释

    jīng

    名词

    (1) (古字为“巠”。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2) 同本义

    经,织也。——《说文》。按,从丝为经,衡丝为纬,凡织,经静而纬动。

    经,经纬以成缯帛也。——《玉篇》

    毋失经纪。——《礼记·月令》

    经正而后纬成。——刘勰《文心雕龙》

    (3) 又如:经布(来回穿梭织布)

    (4) 南北纵贯的道路或土地

    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大戴礼记·易本命》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

    (5) 又如:经途(南北向的道路);经涂(南北向的道路)

    (6) 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经,常也。——《广雅》

    拂经。——《易·颐》

    武之美经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疏:“经者,纲纪之言也。”

    经也者,常也;权也者,达经也。——柳宗元《断刑论》

    (7) 又如:经权(原则与权宜);经榜(旧时为死者做法事时张贴的榜文);经事(经典规定的常道)

    (8) 经典

    (9) 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

    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白虎通·五经》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李白《嘲鲁儒》

    辛苦遭逢起一经。——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治经为博士。——《资治通鉴·汉纪》

    执经叩问。——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10) 又如:《道德经》;《十三经》;诵经;引经注典;博古通经

    (11) 特指宗教典籍。如:《佛经》;《圣经》;《古兰经》;经纸(写佛经的黄纸);经堂(佛堂);经资(僧道为人诵经得到的钱);经折(折装的佛经小本或用以记事的小本子);经偈(佛经和偈子)

    (12) 指某一学科的专门著作。如:《山海经》;《水经》;《茶经》

    (13) 月经 。如:痛经;经前;经后;调经;经水;经信(妇女月经)

    (14) 中医称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技经肯綮。——《庄子·养生主》

    (15) 又如:经穴;经络

    (16) 中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指儒家经典及小学(文学、音韵、训诂)方面的书

    诸子及经史。——明· 顾炎武《复庵记》

    (17) 中国古地名 。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东北

    (18) 通“径”。小路,途径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邪心胜则事经绝,事经绝则祸难生。——《韩非子·解老》

    动词

    (1) 治理

    经世之条理。——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经邦(治国);经国济民(治理国家,普济万民);经济之才(治理济世的志向);经济之才(经邦济世;治理国家的才干);经维之才(治理国家的才能)

    (3) 经过,经历

    经德不回。——《孟子》

    经日乃厌倦。——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经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其所已经者。——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其所未经者。

    (4) 又如:经练(经历;经验);经涉(途中跋涉);经经眼(过目;看看);经行(行程中经过);经见(经历和见识);经官起诉(到官府起诉)

    (5) 经营;料理

    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经理宇内。——《史记·秦始皇本纪》

    经国之大业。——曹丕《典论论文》

    (6) 又如:经催(负责催收租税);经划(经营筹划);经画(经营筹划);经量(清查丈量,经营规划);经账(旧时出卖田产时,写明田产的亩数、边界、价格等内容的账单)

    (7) 量度;筹划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诗·大雅·灵台》

    古者经井田。——《盐铁论·相刺》

    (8) 又如:经治(筹划治理);经远(长远谋划);经筭(筹划谋算)

    (9) 上吊,缢死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灵王经而死。——《公羊传·昭公十三年》

    经其颈于树枝。——《史记·田单传》

    (10) 又如:经死(上吊而死)

    形容词

    (1) 正常;经常

    其语闳大不经。——《史记》

    (2) 又如:经入(指常规赋税收入);经用(经常用度);经惯(老练,有经验);经赋(常规赋税)

    (3) 另见 jìng

    jìng

    动词

    (1)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韩非子》

    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中国歌谣资料》

    (2) 〈方〉∶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 。如:经纱

    (3) 另见 jīng

    英文翻译

    classic works; pass th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