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

dú běn [ du ben]
繁体 讀本
注音 ㄉㄨˊ ㄅㄣ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读本 dúběn

(1) 教科书,课本

reader;textbook

词语解释

  1. 课本。多指语文或其他文科课本。

    徐特立 《中国历史讲座》:“我们编辑社会科学的读本,首先就要认真把历史编好。”

  2. 指供阅读的版本。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我现在用的是 王先谦 的集解本,这是很好的读本。”

引证解释

⒈ 课本。多指语文或其他文科课本。

徐特立《中国历史讲座》:“我们编辑社会科学的读本,首先就要认真把历史编好。”

⒉ 指供阅读的版本。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我现在用的是王先谦的集解本,这是很好的读本。”

读本的国语词典

多指语文方面的课本。

如:「法语读本」。

读本的网络释义

读本

  • 读本是一个词语,释义为课本。
  • 读本造句

    德育校长季女士表示,她是昨日上午阅读本报时才得知王迪面临的困难的。
    每一个生活漂流者的现实读本,轻便得可以拉来拉去,薄薄的像一本书,让你任意地安插在某个空间的缝隙里。
    “人生伴侣”媒体公司总裁黛安霍尔说:“对那些对王室婚礼和英国王室非常感兴趣的用户来说,这款应用软件既是王室婚礼的初级读本,也是个纪念品。”。
    微博大号、音乐人梁欢本次也将被特聘为现场观察员,解读本届音乐盛典,近距离观摩演出,犀利评点各家艺人风范。
    中下等高考成绩的考生,志愿填报更考功夫,因为填得好,就算成绩上不了本科线,仍然有机会去读本科,前提就是不能轻视不能浪费上下两个批次的所有志愿。
    要更多地了解如何指定设置,请阅读本系列的第二篇文章。
    创立至今,成员们已经为彼此创建了初级读本、视频和指南。
    这套读本共分六册,包括《萝岗文明,共建和谐》、《投资理财,创业兴家》等,内容涵盖了居家旅行、投资理财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推荐使用丽声的我的第一套视觉词,这套有小读本,还有字卡,同时还有写写画画的练习,可以巩固和加强孩子的学习。
    韵语知识读物是古代蒙学读本中数量最大的。
    如果没有变快,阅读本文岂不是浪费时间!
    净业朝暮课诵读本:林博士依陈上师指导而编的净土法门常修法。
    当年我所经历的一次工作调动,虽历经近半个世纪总是难以让人忘怀,就因为它有着这样的读本作用。
    起首感激您在百忙之中抽暇阅读本人地自荐信。
    不明飞行物过永川?原是探空火箭重庆晨报永川读本讯。
    学生可以同时报读本校及另选津校。
    如果你正在阅读本文,那么你很有可能是在线视频的老主顾,或者是使用录制电视节目、在广告处按下快进的老手。
    请申请人认真阅读本表末页的填表说明。
    读本封底附程度级数、类别、简繁版本的对照表,方便读者选读适合的读本。
    “这让我想到读本科的时候,悉尼科技大学每学期的期末考试都有很多科目在学校旁边的赛狗场售票大厅进行”。

    汉字详情

    dú,dòu [du,dou]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FN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JNK
    四角: 34784

    详细解释

    dòu

    名词

    (1)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唐· 韩愈《师说》

    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其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晋· 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2)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读,诵书也。——《说文》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

    读其书。——《孟子》

    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

    (3)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

    (4) 阅读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 邯郸淳《笑林》

    (5)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风格);读过(读毕);读杂志;审读(审查阅读)

    (6) 说

    读,说也。——《广雅·释诂二》

    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

    (7) 上学 。如:读大学;走读;半工半读

    名词

    (1)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

    题读始于唐,跋书起于 宋。—— 徐师曾《文体明辨》

    (2) 姓

    (3) 另见 dòu

    英文翻译

    read, study; pron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宋本广韵

    běn [ben]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S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M
    四角: 50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形容词

    (1) 原来的;本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动词

    (1) 执掌,统辖 。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代词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量词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副词

    原先,本来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文翻译

    root, origin, source; basis

    方言集汇

    ◎ 粤语:bun2
    ◎ 客家话:[梅县腔] bun3 [宝安腔] bun3 [客英字典] bun3 [海陆丰腔] bun3 [东莞腔] bun3 [陆丰腔] bun3 [客语拼音字汇] bun3 [台湾四县腔] bun3 [沙头角腔] bun3
    ◎ 潮州话:bung2(pú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2(pń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忖上聲合口一等puonx/puoontʰɑu

    读本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