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达希尔

nuò dá xī ěr [nuo da xi er]

词语释义

在魔兽世界的历史中,有三棵世界之树,分别是诺达希尔与泰达希尔,以及地处诺森德的沃达希尔。

汉字详情

nuò [nuo]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AD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VTKR
四角: 34764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2)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3)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4)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 黄遵宪《述闻》

英文翻译

promise; assent, approve

方言集汇

◎ 粤语:nok6

宋本广韵

[da]
部首: 306
笔画: 6
五笔: D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
四角: 343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2) 同本义。泛指畅通

达,行不相遇也。——《说文》

达,通也。——《广雅》

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礼记·内则》

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国语·吴语》

达四聪。——《虞书》

达于河。——《书·禹贡》

七曰达吏。——《周礼·大宰》

下达。——《仪礼·士昏礼》

天下达道。——《礼记·中庸》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唐· 李朝威《柳毅传》

屋极有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四通八达;达越(疏通瑟底之孔使其声迟重);达乡(相对而畅达的窗户)

(4) 到达,通到

凉州之兵始达 咸阳。——《资治通鉴》

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都护歌》

指通豫南,达于 汉阴。——《列子·汤问》

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

自昏达曙,目不交睫。——《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小麦亩产达千斤;达济(渡水到达彼岸);达标(达到规定的标准)

(6) 通达事理;通晓,见识高远

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都给事中舒化论 瑞迂滞不达政体。——《明史·海瑞传》

(7) 又如:达者(通达事理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达臣(通达义理的臣子);达言(通达事理的言论);达见(洞晓事物的道理)

(8) 通晓事理,理解,明白

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王勃《滕王阁序》

(9) 又如:达心(心里明白通达);达生(能参透人生,了解性命的本质);达权(明白权宜的道理,能临急应变)

(10) 荐举

在位多所荐达。——《后汉书·黄香传》

(11) 又如:达能(举荐有才能的人);达吏(向上举荐官吏)

(12) 将意思表达出来

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13) 又如:转达(把一方的意思告诉另一方);达旨(表达思想);达诚(表达诚挚之情);达善(表达善意);达信(传达消息);达知(通知;告知)

形容词

(1) 通行的;共同的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中庸》

(2) 又如:达尊(天下人公认的尊贵事物);达孝(天下共认的最大孝道);达制(通行的制度)

(3)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看得开) 。如:达节(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

(4) 显达(地位高而有名声)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达遂(显达顺遂);达宦(职位显要的官吏);达官贵人(地位高的官吏和尊贵显赫的人物)

名词

(1) 〈方〉∶指父亲 。如:俺达

(2) 地名 。今四川省达县

(3) 各处 。如:达听(多方听闻)

(4) 姓

形容物体相碰时发出的声响

达、达、达,泥浆直溅。——叶圣陶《寒假的一天》

英文翻译

arrive at, reach; intelligent; smooth, slippery

方言集汇

◎ 粤语:daat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theh/theytʰiei
[xi]
部首: 318
笔画: 7
五笔: QDM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KL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巾,从爻( yáo),象做针线。“巾”,丝织品,“爻”,象针线交错。本义:刺绣)

(2) 假借为“稀”。稀少;罕见

希,罕也。——《尔雅》

怨是用希。又,十世希不失矣。——《论语·先进》。孔注:“少也”

祸希不及身。——《吕氏春秋·原乱》。注:“鲜也。”

鼓瑟希。——《论语·先进》

知我者希。——《老子》

朱华未希。——《文选·曹植·朔风诗》

明星晨未希。——鲍照《咏史诗》

有志乎古者希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希姓(罕见的姓);希言(少言);希疏(稀少);希诧(希罕惊奇);希希罕儿(希罕少见的东西);希有之事;物以希为贵;希世之宝

(4) 稀疏,成员稀少疏落。同“稀”

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孟子》。注:“希,远也。”

地广人希。——《史记·货殖列传》

(5) 又如:希行(稀行。稀客;不常走动)

(6) 寂静无声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

(7) 又如:希声(无声);希夷(空虚寂静,无声无色)

动词

(1) 观望。后作“睎”

希主好恶。——《商君书》

希世用事。——《汉书·董仲舒传》。注:“观相也。”

(2) 仰慕

本无意于希颜,岂有心于慕 蔺。——《隋书·隐逸传》

希望北极中大星。——《周髀算经下》。注:“希,仰。”

仰高希骥。——《后汉书·赵壹传》

(3) 又如:希颜(仰慕颜渊。后泛指仰幕贤者);希天(仰慕上天);希古(仰慕古人);希风(仰慕风操);希贤(仰慕贤者)

(4) 希望

夫希世而行。——《庄子·让王》。司马注:“望也。”

希其光。——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少时陈力希公侯。—— 柳宗元《冉溪》

每日抖擞着精神妆饰打扮,希宠市爱。——《金瓶梅词话》

(5) 又如:希踪禹迹(向大禹学习,希望得到成功);希遂(希望实践);希准时出席;敬希指正;尚希笑纳;希能为力

(6) 希图,谋求

御下者,请谒希爵,一宜禁塞。——《后汉书·卢植传》。注:“希,求也。”

孰有至孤之迹,敢萌希进之心。——宋· 曾巩《谢解启》

(7) 又如:希进(希图升官);希恩(希冀恩宠);希荣(企求名门利禄)

(8) 迎合

希代来贡,作珍皇家。——晋· 傅玄《走狗赋》

(9) 又如:希代(迎合世俗);希合(迎合);希旨(迎合尊长的意旨)

副词

(1) 表示程度。非常;极

你有什么过不去,不要寻他,勒死我倒也是希松的。——《红楼梦》

(2) 又如:希臭膨天(臭气熏天);希辉光号(辉煌闪耀);希脏坌臭(又脏又臭);希嫩(非常嫩);希松(极为轻松平常)

英文翻译

rare; hope, expect, strive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梅县腔] hi1 [宝安腔] hi1 [沙头角腔] hi1 [海陆丰腔] hi1 [陆丰腔] hi1 [东莞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香衣微開平聲開口三等hioi/xioixĭəi
ěr [er]
部首: 338
笔画: 5
五笔: Q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F
四角: 279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2) 同本义

(3) 后引作薾。华盛的样子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诗·小雅》。毛传:“尔,华盛貌。”

(4) 又如:丽尔(华丽的样子)

(5) 近。通“迩”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大雅》

尔上敦黍于筵上右之。——《仪礼·少牢馈食礼》

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仪礼·燕礼》

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周礼·地官·肆长》

士不信悫而有多知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尔也。——《荀子·哀公》

(6) 又如:尔者(近来);尔语(凑向跟前说话)

(7) 浅近

代词

(1) 第二人称代词

(2) 你

尔为尔,我为我。——《孟子》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如:尔当(你);尔躲(你身上);尔汝(尊对卑称;贵对贱称;朋友间的亲密互称);尔济(汝辈,你们)

(4) 您;你们——通常放在关系词“所”之前。如:尔曹(你们大家)

(5) 那

尔夜风恬月朗。——《世说新语》

(6) 又如:尔俸尔禄(那些俸禄。尔:其,那);尔语(那样言语);尔时(那时,彼时)

(7) 这个;此

问君何能尔。——晋· 陶渊明《饮酒》

(8) 如:尔夕(今夕,这个晚上);尔日(当天,这天);尔为(这样,如此)

(9) 如此;这样。

尔毋从从尔。——《礼记·檀弓》

(10) 又如:果尔;乃尔;尔馨(六朝时语词。即如此);尔为(如此);尔许(若此,如许。尔,此也。许,助辞);不尔;云尔

助词

(1) 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论语》

(2) 相当于“了”

非死则徒尔。——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应诺声。相当于“是” 。如:尔尔(应答之词。等于唯唯,是是)

(4) 通“耳”,表示限止用在句末,可译为“而己”“罢了”

唯手熟尔。——宋· 欧阳修《归田录》

英文翻译

you; that, those; final part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i1 ni3 [客英字典] ni3 [东莞腔] ngi3 [梅县腔] ni3 [海陆丰腔] ni1 n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兒氏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njex/reenʑ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