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藤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藤之一种,汁可饮用。
《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 晋 顾微 《广州记》:“藤类有十许种。续断草,藤也,一曰诺藤,一曰水藤。山行渴,则断取汁饮之。治人体有损絶。沐则长髮。去地一丈断之,輒更生根至地,永不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续断》﹝集解﹞引 陶弘景 曰:“ 广州 又有续藤,一名诺藤。断其茎,以器承取汁饮,疗虚损絶伤,用沐头,长髮;折枝插地即生。恐皆非真。”
引证解释
⒈ 藤之一种,汁可饮用。
引《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晋顾微《广州记》:“藤类有十许种。续断草,藤也,一曰诺藤,一曰水藤。山行渴,则断取汁饮之。治人体有损絶。沐则长髮。去地一丈断之,輒更生根至地,永不死。”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续断》﹝集解﹞引陶弘景曰:“广州又有续藤,一名诺藤。断其茎,以器承取汁饮,疗虚损絶伤,用沐头,长髮;折枝插地即生。恐皆非真。”
诺藤的网络释义
诺藤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2)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3)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4)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 黄遵宪《述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艹,滕声。本义: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茎) 同本义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
丹藤翠蔓。——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交加之藤。——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如:藤杯(滕制的酒杯。也特指酒杯藤的花,因可当作酒杯用而得名);藤子(某些植物的匍匐茎或攀援茎,可编制器物);藤牌(藤制的盾牌);藤鼓(鼓的一种。由藤蒙皮制成);藤轮(藤制的靠枕);藤萝(紫藤的通称);藤纸(古时用藤皮造的纸);藤椅;藤床;藤篮;葡萄藤;瓜藤;爬藤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ten2 [海陆丰腔] ten2 [梅县腔] ten2 [台湾四县腔] ten2 [东莞腔] ten2 [客英字典] cit7 ten2 [陆丰腔] cit7 [客语拼音字汇] te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騰 | 徒登 | 定 | 登開 | 平聲 | 蒸 | 開口一等 | 登 | 曾 | dong | dʰə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