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逑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祭星的神祠。
《史记·封禅书》:“而 雍 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 风伯 、 雨师 、 四海 、 九臣 、 十四臣 、 诸布 、 诸严 、 诸逑 之属,百有餘庙。”《汉书》作“诸逐”。
引证解释
⒈ 祭星的神祠。《汉书》作“诸逐”。
引《史记·封禅书》:“而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 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餘庙。”
诸逑的网络释义
诸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诸,辩也。——《说文》。按,者亦意辩词也。
诸诸便便,辩也。——《尔雅》
穷研细诸问,岂得信虚辞!——《敦煌变文集·燕子赋》
(2) 又如:诸问(问辩)
形容词
(1) 众;各
诸郡县苦秦吏。——《史记·陈涉世家》
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2) 又
诸将皆失色。
诸越则桃李冬实。(诸越,即“百越”,指两广地区。)——宋· 沈括《梦溪笔谈》
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诸君子,指谭嗣同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率诸少年。——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诸余(诸般;种种);编辑部诸先生;诸恶(各种恶行);诸种(各种;各个种族);诸众(众多);诸相(佛教指一切事物外观的形态)
代词
(1) 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
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与诸乎?——《左传·僖公十三年》
诸人不知,瞒不得你。——《西厢记》
(2) 又如:诸处(别处);诸人(别人);诸方(别的地方)
(3) 作定语,相当于“其”
无效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诸大夫!——《史记·楚世家》
助词
表示语气,相当于“啊”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诗·邶风·日月》
名词
(1) 干果
桃诸,藏桃也。诸,储也。藏以为储,待给冬月用之也。——《释名》
(2) 古地名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
城诸及 防。——《春秋》
(3) 姓。如:诸葛(复姓)
(1) “之于”的合音
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
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谋诸漆工,作断纹焉。(诸:之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
谋诸篆工。
(3) 又
匣而埋诸土。
(4) 又
献诸朝。
献诸抚军。——《聊斋志异·促织》
归而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之乎”的合音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
王尝语 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子闻诸?——《左传》
介词
相当于“于”
宋人资章甫适诸 越。——《庄子·逍遥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求声。本义:聚合)(2) 同本义
逑,敛聚也。——《说文》
惠此中国,以为民逑。——《诗·大雅·民劳》
(3) 匹配
有虞信莫京兮,余可以以为逑。——明· 方孝儒《静学斋赋》
名词
(1) 配偶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关雎》
(2) 如:逑匹(配偶);逑耦(匹偶,搭档)
(3) 相匹敌的人 。如:逑好(夫妻之间的情谊,情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2 [宝安腔] kiu2 [客语拼音字汇] kiu2 [客英字典] kiu2 [陆丰腔] kiu3 [台湾四县腔] kiu2 [梅县腔] kiu2
◎ 潮州话:戈优1(求)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