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

zhū gě [zhu ge]
繁体 諸葛
注音 ㄓㄨ ㄍㄜ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诸葛 Zhūgě

(1) ——复姓

surname

词语解释

  1. 复姓。

    三国 吴 有 诸葛瑾 。见《世说新语·品藻》“ 诸葛瑾 ”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2. 诸葛亮 的省称。

    晋 左思 《吴都赋》:“ 公孙 国之而破, 诸葛 家之而灭。” 明 刘炳 《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诗:“ 诸葛 有心扶 汉 室, 包胥 无泪哭 秦 庭。”又如: 诸葛 一生惟谨慎, 吕端 大事不糊涂。

引证解释

⒈ 复姓。 三国吴有诸葛瑾。见《世说新语·品藻》“诸葛瑾” 刘孝标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

⒉ 诸葛亮的省称。又

晋左思《吴都赋》:“公孙国之而破, 诸葛家之而灭。”
明刘炳《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诗:“诸葛有心扶汉室, 包胥无泪哭秦庭。”

如:诸葛一生惟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诸葛的国语词典

复姓。夏、商时诸侯葛伯的后代。如三国诸葛亮。

诸葛造句

刘备得力于诸葛亮的出谋献策,而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诸葛亮施用巧妙的计策打败了曹操。
他料事如神,是我们这一带有名的小“诸葛亮”。
即使诸葛亮,也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时候。
我们要学习“事前诸葛亮”,也要学习“事后曹操”。
诸葛亮筹谋的每个战略,都是瞻前顾后,十分周密,甚至连退路都设想好了,真不愧为一代军师。
在刘备面前,诸葛亮总是直抒己见。
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真是神机妙算啊!
诸葛亮为蜀汉大业操劳一生,是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刚才我的发言是抛砖引玉,现在该轮到你"小诸葛"拿出锦囊妙计了。
诸葛亮真是个神机妙算的军事家。
诸葛亮一生对汉室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瑜陷落计中,让诸葛亮实现了草船借箭的计谋。
传说中的诸葛亮是一位未卜先知的圣贤。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使他常打胜仗。
诸葛亮料事如神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
诸葛亮的深谋远虑,才使得他的空城计得以成功。
经过几番与诸葛亮较量的失败,周瑜已是智穷才尽了。
尽管周瑜用尽心机,但诸葛亮还是棋高一着,借来“东风”,才使火烧赤壁计策得以实现。
扶不起的刘阿斗,诸葛亮硬扶,此乃愚忠,不足为训。

汉字详情

zhū [zhu]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FT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JKA
四角: 347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诸,辩也。——《说文》。按,者亦意辩词也。

诸诸便便,辩也。——《尔雅》

穷研细诸问,岂得信虚辞!——《敦煌变文集·燕子赋》

(2) 又如:诸问(问辩)

形容词

(1) 众;各

诸郡县苦秦吏。——《史记·陈涉世家》

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2) 又

诸将皆失色。

诸越则桃李冬实。(诸越,即“百越”,指两广地区。)——宋· 沈括《梦溪笔谈》

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诸君子,指谭嗣同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率诸少年。——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诸余(诸般;种种);编辑部诸先生;诸恶(各种恶行);诸种(各种;各个种族);诸众(众多);诸相(佛教指一切事物外观的形态)

代词

(1) 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

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与诸乎?——《左传·僖公十三年》

诸人不知,瞒不得你。——《西厢记》

(2) 又如:诸处(别处);诸人(别人);诸方(别的地方)

(3) 作定语,相当于“其”

无效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诸大夫!——《史记·楚世家》

助词

表示语气,相当于“啊”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诗·邶风·日月》

名词

(1) 干果

桃诸,藏桃也。诸,储也。藏以为储,待给冬月用之也。——《释名》

(2) 古地名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

城诸及 防。——《春秋》

(3) 姓。如:诸葛(复姓)

(1) “之于”的合音

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

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谋诸漆工,作断纹焉。(诸:之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

谋诸篆工。

(3) 又

匣而埋诸土。

(4) 又

献诸朝。

献诸抚军。——《聊斋志异·促织》

归而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之乎”的合音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

王尝语 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子闻诸?——《左传》

介词

相当于“于”

宋人资章甫适诸 越。——《庄子·逍遥游》

英文翻译

various, all, thes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宋本广韵

gé,gě [ge]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JQN
仓颉: TAPV
四角: 44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曷( )声。本义:一种植物,纤维可以织布)

(2) 植物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Pueraria lobata ),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根可提制淀粉,又供药用 。如:葛屦(葛制的鞋子。贫贱人家所穿用。一说夏天所穿用);葛屦履霜(冬天穿夏季的鞋子。比喻非常俭啬);葛面(葛粉)

(3) 葛布。指以葛为原料制成的布、衣、带等

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敞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明史·海瑞传》

(4) 又如:葛巾(用葛布缝制的头巾);葛衣(葛布制成的衣服);葛帔(用葛制成的披肩);葛纱(以葛的纤维织成的纱布)

(5) 夏衣的代称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辛弃疾《水调歌头》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 表面有横棱的纺织品,用丝或化纤卡丝作经,棉线或毛线作纬 。如:毛葛;华丝葛

(7) 通“盖”。掩覆 。如:葛沟(古代埋葬尸体的一种方法)

(8) 另见

名词

(1) 姓。如:葛天氏(葛天。传说中的远古帝名。一说为远古时期的部落名)

(2) 另见

英文翻译

edible bea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go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t7 [东莞腔] got7 gok7 [海陆丰腔] got7 [梅县腔] got7 [台湾四县腔] got7 [陆丰腔] got7 [客英字典] got7 [宝安腔] got7 [客语拼音字汇] gad5 go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達入聲開口一等kɑtkat

诸葛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