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喻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见“ 诱諭 ”。
引证解释
⒈ 见“诱諭”。
诱喻的网络释义
诱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秀声。字本作“羑”,从厶(
),从羑( )。厶,同“私”。羑,诱导。本义:教导;引导;劝导)(2) 同本义
诱,引也。——《广韵》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3) 如:诱动(劝诱打动);诱训(诱导教诲);诱进(诱导进取)
(4) 引诱
无诱于势利。——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诱兵(战争时诈败以引诱敌人中计的士兵或引诱敌兵);诱敌(诱引敌人进入埋伏的地方)
(6) 向导,引路
步及骤处兮,诱骋先。——《楚辞·招魂》
(7) 又如:诱接(招引接纳;诱纳);诱协(利诱协迫)
(8) 欺狂,诱骗
彼美郦生,既为交亲,诱袭军印,岂无他人。—— 唐· 吕温《繇鹿赋》
(9) 又如:诱略(诱骗,掠夺);诱狎(诱奸);诱哄(诱惑哄骗);诱巧(以狡猾手段欺骗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俞声。本义:告知,把情况通知某人。同“谕”)
(2) 同本义
喻,告也。——《广雅》
教之以利,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
乃留兵屯 荥阳,使使喻 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 吕氏之变而诛之。——《史记》
(3) 晓喻;开导
前后告喻,曾无悛改。——《三国志》
(4) 又如:喻勉(开导勉励);喻教(开导教育)
(5) 知晓;明白
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皇疏:“喻,晓也。”
单足以喻则单。——《荀子·正名》。注:“喻,晓也。”
以喻客意。——《后汉书·杜笃传》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6) 又如:家喻户晓;喻旨(知晓旨意);喻愿(对某事明白并乐于为之);喻以利害;劝喻;不可以理喻
(7) 比喻
罕譬而喻。——《礼记·学记》
在于早谕教。——《汉书·贾谊传》
不足以喻其美。——《警世通言》
(8) 又如:喻名(比称;形容);喻为“生物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ji5 [梅县腔] ji5 [宝安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裕 | 羊戍 | 以 | 虞 | 去聲 | 遇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jĭu | jyoh/ju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