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命

gào mìng [ gao ming]
繁体 誥命
注音 ㄍㄠˋ ㄇ一ㄥˋ

词语释义

诰命 gàomìng

(1) 朝廷颁布的命令

imperial order

(2) 帝王的封赠命令。明清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imperial mandate

(3) 特指有封号的妇人

mandated woman

词语解释

  1. 诰和命;皇帝的命令。

    《后汉书·窦宪传》:“ 和帝 即位,太后临朝, 宪 以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誥命。”《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惟陛下思之,将何圣颜以见 唐 家宗庙?将何誥命以謁 大帝 坟陵?” 宋 叶适 《<谢景思集>序》:“ 高宗 知之,自用为祠曹郎,兼太常少卿,垂赐第,掌誥命矣。”

  2. 明 清 时特指皇帝赐爵或授官的诏令。

    明 归有光 《<纶宠延光图>序》:“不二年而受誥命也,以建储詔。”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会其族人于家庙曰:‘吾父之生也,苦无袜,殁无葬地,岂见有今日乎!’乃聚其所得誥命哭而焚之。”

  3. 即诰命夫人。封建时代受过朝廷封号的妇女。

    《红楼梦》第十三回:“﹝ 尤氏 ﹞惟恐各誥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

  4. 借指诰命夫人的命服。

    天宝宫人 《孽海花》第八幕:“[夫人白:] 彩云 ,我这凤冠霞帔,五花誥命,借你穿戴,好生随侍老爷出洋回来,自有你的金誥。”参见“ 誥命夫人 ”。

引证解释

⒈ 诰和命;皇帝的命令。

《后汉书·窦宪传》:“和帝即位,太后临朝, 宪以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誥命。”
《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惟陛下思之,将何圣颜以见唐家宗庙?将何誥命以謁大帝坟陵?”
宋叶适《<谢景思集>序》:“高宗知之,自用为祠曹郎,兼太常少卿,垂赐第,掌誥命矣。”

⒉ 明清时特指皇帝赐爵或授官的诏令。

明归有光《<纶宠延光图>序》:“不二年而受誥命也,以建储詔。”
清侯方域《太常公家传》:“公会其族人于家庙曰:‘吾父之生也,苦无袜,殁无葬地,岂见有今日乎!’乃聚其所得誥命哭而焚之。”

⒊ 即诰命夫人。封建时代受过朝廷封号的妇女。

《红楼梦》第十三回:“﹝尤氏﹞惟恐各誥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

⒋ 借指诰命夫人的命服。参见“誥命夫人”。

天宝宫人《孽海花》第八幕:“[夫人白:] 彩云,我这凤冠霞帔,五花誥命,借你穿戴,好生随侍老爷出洋回来,自有你的金誥。”

诰命的国语词典

古时朝廷颁赐爵位的诏令。如明制为一品至六品皆授以诰命,清制则为一品至五品授以诰命。

诰命的网络释义

诰命

  • 诰命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ào mìng,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
  • 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
  • 诰命造句

    她没想到的是,东方夫人,一品诰命,居然会陪她一起跪。
    回宫时,更俨然诰命夫人,前有八名太监,掌了大红纱灯引导,远远望去,和御驾一样。
    封诰是明清帝王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诰命,是鲜为人知的藏品,也是黑龙江省博物馆各类历史文物藏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该诰命诏书为卷轴式装裱,正面为绢,背面为宣纸托表,非常精致。
    王木木知道,扈三娘这两天兴奋着呐,扈家庄从罪户变成了皇亲,扈三娘自己也从罪妇变成了诰命夫人,高兴着呐。
    “恩典宜加”并“赐之诰命,以示褒嘉”。
    不料你父亲居然一口拒绝了我,还鼓励我,说大丈夫在世当搏得一个功名,封妻荫子,也为我有这样伟大的母亲而搏一个诰命。
    大胆!老夫人乃是朝廷册封的二品诰命夫人,你这狂徒不仅不跪拜反有如此无礼之问,该当何罪!
    从随母改嫁的富家小姐,到身戴枷锁的罪人家眷,从如履薄冰的内廷侍婢,到清初第一才子纳兰容若的侧室,从年轻守寡的上三旗遗孀,到中年丧子的一品诰命夫人。
    惜乎这一演化没有完成,最后让位于诰命、敕命文种。
    此次展出的封诰是鲜为人知的藏品,即明清帝王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诰命。
    老旦蟒的色彩一般只用黄和秋香色,黄色用于太后,秋香色用于老郡主、老诰命夫人。
    这些经历又与“一门诰命沾恩重”很贴合。
    先看着,让他们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不准露出马脚,否则立即把他们送入官府,我倒要看看背主求荣,谋害诰命夫人的罪名他们担得起担不起。
    真正的豪门贵胄,平常是肯定不会这么穿着打扮的,只有突然间发达了的人,才会这样深怕别人不知她是一品的诰命。
    我就是状元夫人了,像戏词里面唱的那样,子衿要当一品诰命夫人!那多威风!
    父亲姓红名月贵,现任京兆府总兵;母亲杨氏,当今天子亲封诰命夫人;长兄名叫红文秀,至幼书馆读五经,乃文弱书生;小女子名叫红海棠,每天锈楼务针工。
    说罢,就一面开始指点起众人准备受降事宜,一面又让制作了诰命,让李承泽签押交给了杨世达,并做了一番嘱托,让他再跑一趟通告城下凤翔兵。
    从大明开始逐渐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
    此人大有些手段,先抗住了黄巢兵马,后平定了董昌叛乱,当今天子对其也刮目相待,赐以铁券诰命。

    汉字详情

    gào [gao]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TFK
    五行:
    吉凶:
    仓颉: IVHGR
    四角: 347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告声。本义:告诉)

    (2) 同本义,上告下曰诰

    诰,告也。——《说文》。段注:“以言告人,古用此字,今则用告字。以此诰为上告下之字。”

    按,上告下之义,古用诰,秦复造诏安当之。——《说文通训定声》

    伊尹申诰于王。——《书·太甲下》

    后以施命诰四方。——《易·姤》

    告上曰告,发下曰诰。——《列子·杨朱》注

    雅告奥义。——《书·序》

    诰誓不及五帝。——《荀子·大略》。注:“诰誓以言辞相诫约也。”

    至秦又造诏字以当之。——《书·大诰》释文

    (3) 又如:诰命夫人(特指受封赠的夫人);诰授(以诰命授与);诰文(帝王的祷告文字)

    (4) 告诫;劝勉

    近臣谏,远臣谤,舆人诵,以自诰也。——《国语·楚语上》

    (5) 又如:诰毖(告诫);诰教(告诫教育)

    名词

    (1) 告诫之文。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 。古者上下有诰,秦废古制称制、诏。唐称制不称诰。宋始以诰命庶官,凡追赠大臣、贬谪有罪、赠封其祖父妻室,不宜于廷者,皆用诰,通谓之制

    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敕命。——《清会典事例》

    (2) 又如:诰敕(旧制官吏受封的文书);诰券(皇帝任命和封赠的文书);诰策(诰令策书);诰章(诏令)

    颁诰

    诰令

    英文翻译

    inform, notify, admonish, order

    方言集汇

    ◎ 粤语:gou3
    ◎ 潮州话:gau3

    宋本广韵

    mìng [ming]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WGK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MRL
    四角: 806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2) 同本义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 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序》

    (3) 又如:命酌(使充酌酒者);命席(下令安排座位);命酒(命人置酒);命乐(命人奏乐);命官(任命官吏);命材(任用有才干的人);命事(安排职事);命使(任命使者);命将(任命将领);命相(命令三公辅政、行事);命讨(下令讨伐);命教(命令)

    (4) 取名;命名

    今之命师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命名(给予名称,定名);命姓(赐姓;建姓);命爵(赐给爵位、官职)

    (6) 动,用

    欣然命笔。——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序》

    (7) 又如:命旅(出师,誓师,启程);命笔(动笔,使笔);命管(命笔)

    (8) 通“盟”。在神前誓约,结盟

    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名词

    (1) 命令;政令;教令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

    (2) 又如:遵命(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命戒(命令与禁令);命词(诏书;也指起草诏书);命诏(君王的命令)

    (3) 命运,天命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生有命。——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命道(命运);命毒(命苦,命运不好);命快(命运好);好命;苦命;算命;命分(命运;命中给的天分;禀赋)

    (5) 性命,寿命

    命悬于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命如南山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命绝今日。

    皆关民命。——《聊斋志异·促织》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逃命;短命;命犯(有杀人罪的罪犯)

    (7) 生活,生存 。如:命途(生活的道路、经历);命路(人生的路途)

    (8) 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

    赐晋惠公命。(此指服装)——《国语》

    (9) 又如:命士(命夫。受有爵命的人);命禾(天子所赐的嘉禾);命民(受帝王赐爵的平民);命圭(天子赐的玉圭)

    (10) 通“名”。声誉

    时周之命。——《诗·周颂·赉》

    英文翻译

    life; destiny, fate, luck; an order, instru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eng6 mi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n5 miang5 [陆丰腔] miang6 min6 [梅县腔] miang5 min3 [海陆丰腔] min6 miang6 [客英字典] miang5 min5 [台湾四县腔] min5 m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4 min4 [宝安腔] miang3 | min3 [东莞腔] min5 miang3
    ◎ 潮州话:mian7(miāⁿ) mêng6(mẽ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眉病庚三開去聲開口三等mĭɐŋmiengh/mya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