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遘

wū gòu [ wu gou]
繁体 誣遘
注音 ㄨ ㄍㄡˋ

词语释义

1.见"诬构"。

词语解释

  1. 见“ 诬构 ”。

引证解释

⒈ 见“诬构”。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AWW
五行:
仓颉: IVMOO
四角: 317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欺骗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诬禄(假冒有功而受禄)

(3)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诬善之人,其辞游。——《易·系辞》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诬去贤使君。

诬太守者。

(4) 又如:诬扳(犯罪的人诬告攀扯他人);诬罪(诬陷使人入罪);诬系(捏造事实,使人获罪);诬良为盗;诬言(诬罔之言。虚伪骗人的言辞);诬罔(诬蔑冤枉);诬诋(捏造事实以诋毁人);诬善(诬陷,欺骗善良)

(5) 抹杀

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隋· 王度《古镜记》

(6) 冤屈

其刑矫诬。——《国语·周语》

英文翻译

make false accusation; def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宋本广韵

gòu [gou]
部首: 306
笔画: 13
五笔: FJGP
五行:
仓颉: YTTB
四角: 353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冓( gōu)声。本义:遇,遇见)

(2) 同本义

遘,遇也。——《说文》

遘厉虐疾。——《书·金滕》

夫何予生之不遘时!——《楚辞·严忌哀时命》

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遘屯(遭遇困难);遘时(逢时,遇到好的机运);遘难(遭遇灾难);遘慝(遭遇灾祸);遘愍(遭遇忧患);遘时(遇到好时机);遘辰(遇到好时机)

(4) 通“构”。构成,造成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王粲《七哀诗》

(5) 又如:遘祸(构祸,造成灾祸);遘患(作乱);遘扇(构扇。挑拨煽动)

英文翻译

to meet; to come across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u5 [客英字典] geu5 [客语拼音字汇] geu4 [梅县腔] geu5 [台湾四县腔] kieu5 [宝安腔] giu5
◎ 潮州话:哥乌3(购)同构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候去聲開口一等kuh/kowkəu